黄志萍+彭慧+贺海涛
摘 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有必要禁止或忌讳人们说某些词语或话语,这就是语言禁忌。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禁忌语的主要类型、语用特点及其语用失误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 禁忌语 语用失误 言语交际
1.引言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有时有必要禁止或忌讳人们说某些词语或话语,这就是语言禁忌。它的产生和存在有明显的社会与历史根源,任何一种社会和文化都存在语言禁忌。由于中西方的历史、社会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英汉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笔者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的禁忌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时违反语言禁忌导致的语用失误问题。
2.禁忌语的主要类型
笔者从词汇禁忌和话题禁忌两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的语言禁忌现象进行分析。
2.1词汇禁忌
禁忌词汇广泛存在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从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疾病与死亡,以及表示不雅或同性有关的词语等方面加以介绍。
宗教信仰是禁忌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英语中有一个短语:for christs sake(看在基督的面上),表示请求帮助或厌恶某事,一般情况下禁用这一词语,而用for goodness sake(看在老天爷的面上)替代。
中国人多崇拜神,人们自然对崇拜物产生了诸多禁忌,尤其忌讳提到崇拜物的名字。比如安徽一些地方有以狐为神的风俗,当地人忌讳直呼其名,而改称“仙姑”。
英汉语言中表示不雅或与性有关的词语都要尽量避免使用。如英文中“gay”一词本义为“开心”,但自从它和“同性恋”有联系后,人们就忌讳说“We are happy and gay.”之类的话,以免引起误解而导致语用失误。英语中一些所谓“四字母词”,如fuck(他妈的),damn(该死的)等,在讲礼貌的场合禁忌使用。
表示疾病、死亡等凶祸方面的词汇,在英汉语言中均属禁忌范畴。人们忌讳用“die”(死)这样的词汇谈及去世的亲人,而用“pass away”(逝世)或“see Marx”(见马克思)等词语取而代之。
在种族方面,英汉语言都有禁忌词汇。汉语中,“蒙古大夫”(不称职的医生)这个带有贬低少数民族意味的词显然属禁忌之列。英语中的“nigger”(黑鬼)带有侮辱性,属禁忌语,现在人们称黑人为“blacks”或“colored people”。
性别歧视语言主要指歧视妇女的语言。比如汉语中的“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等反映了男人对女人的轻视。英语中,如果描述男孩子有女相或女孩子举止,就称之为带有贬义的sissy(女里女气);如果女孩子的行为举止像男孩子,就称之为带有褒义的tomboy(女汉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在语言上,对女性的称呼和评价在不断改善,许多轻视女性的语言逐渐成为禁忌语,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使用这些语言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2.2话题禁忌
英语和汉语在话题禁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中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几乎是无话不说的。而英美人强调自己独立的个性(individualism),他们的privacy和private affairs是绝对禁止他人过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称谓方式、年龄辈分、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及政治态度等。因此,同英美人说话时,忌讳涉及这些话题。比如:
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
How much money do you make in a year?(你一年挣多少?)
You look so beautiful!How much did that new coat cost you?(你真漂亮!你的新大衣花多少钱买的?)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3.禁忌语的语用特点及其语用失误分析
3.1语用特点
首先,禁忌语具有相对性。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完全被禁说的话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句话完全、彻底地被禁止了,那么这句话就彻底消失了。其次,禁忌语具有时代性。禁忌语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异。
例如英语中woman(妇女)一词在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代就是禁忌语,意为情妇,后来该词被female取代,19世纪,female又被lady(女士)取代,但lady一词用得时间长了,也变得粗俗了,最后,woman被指称女性(M.R.Schulz1978)。总的说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得越快,禁忌语消亡得越快。在社会的变革、先进生产力的冲击下,很多建立在迷信与愚昧基础上的禁忌语逐渐消亡,也有一些禁忌语演化成为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得以传承。比如民间风俗结婚时,婆家人端一盘不熟的饺子给新郎新娘品尝,并大声地问:“生不生?”当着满堂宾客,新郎、新娘一定得回答“生”,而忌答“不生”。因为此时“生”是一个双关词语,既表生熟之义又含生育的内容,原先禁忌的内容已经淡化,为民间婚俗增添了许多情趣。
3.2语用失误
语言表达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防止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笔者认为,违背语言禁忌是一个引起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因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不了解或忽视说话双方的语言禁忌,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说了,就会造成语用失误。
3.2.1误用禁忌词汇所引起的语用失误
某些领域的词汇属禁忌范畴,犯了忌,就会引起语用失误,导致交际障碍。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一位杰出的黑人社会学家讲述了他青年时经历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旅行,一对白人夫妇对他非常友好、热情,为他提供膳食,但是他们一直叫他“little nigger”(小黑鬼)。尽管他对他们的友善十分感激,但这种称呼依然使他非常不愉快。最后,他鼓起勇气请求他们不要用那种“侮辱性的字眼”称呼他。
“谁侮辱你了,孩子?”男主人问。
“是你,先生,你老是对我用那种称呼。”
“什么称呼?”
“唔,你知道。”
“我没有骂你,孩子。”
“我是说你叫我‘黑鬼(nigger)。”
“嗅,那算什么侮辱?你是黑人,不是吗?”
在上述语言交际中,那个白人在使用nigger这个词的时候,显然没有意识到它属禁忌词汇,造成语用失误。
4.禁忌语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何自然教授指出:“语言交际时,语法错误只表明说话者使用语言不够熟练,而语用失误却说明说话人的品质。”(1988:23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首先,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吃透那些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语,分析指出其英汉文化内涵的异同。其次,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重点说明,哪些属于英美人士忌讳的话题,否则在交流时犯忌会显得唐突无礼,导致语用失误。
5.结语
禁忌语在民间流传已逾千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风俗,它已成为各民族文化发展中一个十分神秘而有趣的文化现象,引起文化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学者们的浓厚兴趣。然而,目前对语言禁忌的研究和描述依然十分薄弱。因此,对研究外语和从事外语教学的人来说,深入对语言禁忌及其语用失误的研究,无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娟.禁忌语琐谈[J].语言与文化论丛,1997(1).
[2]葛校琴.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3]李桂媛.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
[4]李杰.语言禁忌与语用失误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5]梁红梅.用语用的角度看英语禁忌话题[J].邵阳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