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琴
摘 要:兴趣教学是教师教好书的毕生追求,兴趣学习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动力引擎,兴趣是个人对课题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因此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情促学,以趣激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兴趣培养
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有待提高。所以必须把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也是当前课堂模式要达到的目的。因此,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兴趣,是我们每位化学老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仅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的主要大原因是化学知识零散,有些内容之间跨度较大,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常常感觉素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学。导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长时间下去,学生会感觉自己一天认认真真在学,可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渐渐就丧失了化学学习的兴趣,由开始学不会到最后干脆不学了。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有了正确灵活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知道怎么学,就会有学习兴趣,就能学得会,能学得会,就会爱学,就会乐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比如:在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时,我进行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并验证水电解后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后,我教了学生三种方法记忆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相应的气体名称和体积比。方法一:父亲正痒,即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之意。方法二:父亲体积大,即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更大之意。方法三:父亲正想儿毕业,即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之比是2:1。实践证明,这样有趣的记忆学习方法,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景, 特别是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我们甚至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问题自主探究,在讨论中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使学习目标以问题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去掌握消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问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兴趣小组”的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如“为什么在冬天有雾的早晨,一妇骑着摩托车停在一交通路口等绿灯,而她的前面也停有很多汽车,突然,该妇女昏倒了。试分析她昏倒的可能原因”这种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对汽车尾汽的污染加深认识,从而对改变汽车燃料有更新的探究要求。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和化学联系密切的课外活动,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通过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中的化学现象联系起来。凭此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所带来的乐趣也自然而然的在胸中腾涌。能开展的与化学相关联的课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无外乎是以办黑板报或办专栏的这种形式。可以结合书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与化学有关联的突发热点新闻,来宣传、研讨、答疑、解惑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化学的小制做,诸如“魔棒点灯”、“清水写红字”,“测定常见物质pH”等,实践证明这些课外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功勋卓著的。这些有趣的活动无疑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深入到社会实际中去,来了解社会实际中与化学有关联的知识,同时对学生来说还兼有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放怀天下的意味。每当此时,学生个个欢呼雀跃、兴趣陡增自不必说。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形成学习动机,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最终目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科学的对学生实施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头寨镇三百户小学,甘肃 白银 7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