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2014-08-31 00:42梁俊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溶栓流程脑梗死

梁俊华, 李 娟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湖北 襄阳, 441000)

脑梗死是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恢复梗死灶的血供,减少梗死面积,及时治疗是关键。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及时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建立合理的护理流程,减少患者在诊断、治疗、转运中的时间,对确保患者得到早期治疗和达到预期效果有重要作用。护理流程的应用是以提高护理效率为前提,以改善护理质量为目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率[1]。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30例急性脑梗患者急诊过程中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及MRI确诊; ② 首次发病时间在72 h以内; ③ 均进行溶栓治疗。排除标准: ① 入院后死亡者; ② 合并恶性肿瘤患者; ③ 血管性痴呆; ④ 心、肝、肾严重并发症。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3~74岁,平均(58.3±16.5)岁,病程6~48 h, NIHSS>17分, GCS≤8分;单灶性脑梗死32例,颈内动脉系统梗死19例,腔隙性脑梗死5例,多灶性脑梗死4例。将该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急性溶栓(用尿激酶80~100万U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急诊入院后,由接诊医生做出病情判断,根据医师的不同经验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护士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进行凝血功能、头颅CT等检查,同时给予吸氧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急诊护理流程

1.3 急诊护理流程

1.3.1 成立急诊护理流程小组:由专科医生、急诊预检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影像及检验科人员组成急诊护理流程小组,对全科人员进行护理流程培训,人员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组织、配合能力。在小组成员的共同讨论下根据脑梗死的疾病特征制订护理流程图、等级责任制专职化急救护理模式,要求按照设定的时间、顺序进行护理工作和实施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三班倒: 8∶00—15∶00、15∶00—22∶00、22∶00—8∶00, 保证24 h有护士在岗,由指定的责任护士及专职护士全程负责实施,按照定人、定位、定责(护士组长、责任护士)的模式进行抢救。护士长随机进行检查评价,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1.3.2 急诊护理流程的建立: ① 急诊预检护士急诊后按照初评、早期检查、再评估(根据患者意识、面瘫、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及生命体征等5 方面进行病情评估)的顺序[2],先抢救后挂号,即刻开启绿色通道,及时通知急诊及神经内科医生; ② 急诊神经内科患者启动卒中应急流程,护士协助医师进行诊疗活动,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标本做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检查;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通知CT 室做好准备后迅速转运进行头颅CT检查(影像学护士负责健康宣教); ③ 患者在完成影像学评估后,根据获得的影像学资料和生化检查结果,结合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出血、外伤、接受抗凝治疗等情况,判断有无介入溶栓适应证[3]。在明确脑梗死诊断并有溶栓指征后,主管护士开通第2条静脉通道进行治疗,同时对呼吸、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溶栓后转入神经内科病房或ICU 病房。

1.4 评价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健康知识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采用本院自制的脑梗死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3个方面的内容,共25题,每题4分,满分100分。治疗效果:分为病情稳定(抢救成功,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和24 h内出现严重并发症2种。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包括治疗性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的满分为10分,总分为0~40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2组患者急诊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具有病死率高、复发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中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现代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但在存活的脑梗死患者中有80%以上合并有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及时的治疗对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唯一有效的手段,要确保其治疗成功,不仅需要较短的时间窗,而且需要规范的护理流程来配合。但就常规护理而言,患者就诊过程中需要等待急诊、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再次返回就诊,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溶栓时间窗不能得到保证。有研究显示,实施护理流程可以减少脑梗死患者就诊至溶栓的时间,使患者尽早得到溶栓治疗,提高治疗效果[4]。实施护理流程的目的是减少患者在医疗及相关服务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将时间还给护士,还给患者。本研究显示,通过成立护理流程小组,确定不同护理人员的职责,合理组合与安排每一阶段护理操作的顺序,加强了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的衔接。在接诊之初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识别及处理,入院后迅速进入识别、检查、治疗等环节,极大缩减了等待时间。阶段性时间内尽量量化管理,由2名护士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多部位、多项目的操作,相对于常规护理,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在检查、处理、转运各阶段所用的时间,使抢救开始到确定性治疗的时间最小化,使整个抢救过程最优化[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

[1]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6): 13.

[2]李灵芝.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0): 1826.

[3]王凌云.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9): 63.

[4]朱红霞.程序式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急诊救护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13, 15(6): 928.

[5]王丽华.不同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20): 20.

猜你喜欢
溶栓流程脑梗死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