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姣
(海南省妇幼保健院 护理部, 海南 海口, 570206)
手足口病是一种小儿常见感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伴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部分重症患儿若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临床上对手足口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方法,但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为了确保手足口患儿的治疗效果,阻止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儿早日康复,这都离不开有效的护理干预[1]。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持续的、全面性、多方面的护理,旨在降低手足口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对5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开展综合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8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0年版)》的HFMD诊断标准[2];均经病史、体征和血清学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伴有发热(38~41 ℃), 均有皮疹分布于口腔黏膜、双手足及臀部,为红色斑丘疹及疱疹;医学判断标准为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8分;均为普通型;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采血前1 d内均未进行过输血或给予大剂量激素;合并有遗传代谢性疾病、脑损伤等影响神经行为的患儿;患有糖尿病以及家族糖尿病史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岁,平均(3.5±2.1)岁;病程7~14 d, 平均(10.5±1.4) d; 发现双肺有间质变化15例,脑电图异常4例;手足皮疹45例,臀部、肛周皮疹25例,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岁,平均(3.7±1.5)岁;病程为6~16 d,平均(11.2±2.8) d; 发现双肺有间质变化13例,脑电图异常4例;手足皮疹25例,臀部、肛周皮疹18例,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13例。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皮疹分布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患儿入院后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给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肺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患儿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隔离患儿、加强生命体征监护、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尽的护理计划,开展综合护理。
1.3.1 护理计划的制订:科室成立综合护理小组,对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护理需求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导致患儿出现并发症、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和家长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按照主次、先后进行排序,制定护理计划,然后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咨询院内护理专家,提出改进措施,然后讨论措施的可行性,直至最终确定。
1.3.2 护理内容的实施: ① 常规护理:采取隔离、监测出入量、观察病情 (持续监测体温、心肺监护,根据患儿的年龄及具体病情设定各项报警值,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2],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输注液体的量,以每分钟2~3 mL/kg为宜,做好营养护理,随机进行健康宣教。做好患儿用药、呼吸道和发热的护理,体温在38.5 ℃的患儿,遵医嘱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出汗等情况,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 ② 提高营养支持:重症手足口患儿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必须确保能量和营养的补充。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制定并合理分配患儿每日所需的热量、每日进餐次数、进餐量及饮食类别。每日上、下午提供混合奶、匀浆膳各1次(富含维生素A、B、C、E, 增强体抗力),通过鼻胃管喂养[3], 以补充食谱中营养不足部分; ③ 呼吸道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适时按需吸痰,若病情允许可在吸痰前帮助患儿翻身扣背(用空心掌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反复轻轻叩击,叩击10~12次),反复吸净口、鼻、咽分泌物,痰多的患儿给予激素类喷剂。吸氧时,鼻导管一般插入1~2 cm, 防止过深引起剧烈咳嗽; ④ 入院时常规监测血糖,高血糖是判断肺水肿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对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患儿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⑤ 家长参与护理: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建立护士、患儿与家属之间良好的关系。采用图片、录像、口头宣教等方式向家长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病因和治疗方法,指导家长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回答患儿家长的提问,解释工作要耐心细致,语言通俗易懂。教会家长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身体部位的变化,如患儿皮疹、神志、呼吸、胸闷和体温变化等症状[4]。遇呼吸障碍、循环障碍、脑功能障碍征象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教会其口腔、皮肤护理及饮食调理的方法等,同时安慰、劝导家长,解除其不良情绪。允许患儿家长指导护理,增加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5]。
主要症状消失时间(高热、疱疹);并发症;转入ICU的例数;病死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6]: 采用程灶火等[6]编制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取该手册中8个维度中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生活环境、躯体情感、抑郁体验、焦虑体验6个维度进行调查,评分采用14级评分:1表示没有,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对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50例,对照组30例,2组家长一般资料无差异,调查问卷为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包括治疗性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4个方面,每个维度的满分为10分。
观察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转入ICU的例数、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病情恢复时间比较
2组患儿在家庭标分、同伴标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家长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病,传播途径广、速度快,传染性强。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部分重症患儿易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引发呼吸道感染、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心肌炎等,发病迅速,死亡率较高[7]。及时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辅助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帮助患儿早日康复。重症手足口病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护理工作应侧重于有效预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研究[8]显示,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尚无对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的统一标准,护士多根据临床经验实施,缺乏针对性。综合性护理通过预先设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提出预见性问题,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同质性。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前瞻性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有所侧重,减少护理失误,规避护理风险[9-10]。黄笑笑等[11]对42例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症状缓解,而且减少了患儿家长的不良情绪,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科室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开展了综合性护理,通过收集护理问题,对患儿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进行了解,结合专家咨询,经讨论后制定可行性较高的护理方案,并展开全面而有侧重的护理。本研究中综合性护理的开展主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体温、心率、呼吸、血压、CVP、SpO2和血糖的监测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加强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等[12], 侧重于营养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应激性高血糖、鼓励家长参与护理措施。在营养护理中采用鼻饲营养,不仅可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而且能够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增强患儿的抵抗力,调节饮食结构,加快康复[13]。呼吸道护理可以保持患儿在病发过程中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心肺负担,防止并发症发生。血糖的监测能有效预防高血糖带给患儿的应激性伤害。鼓励家长参与护理不仅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病情、治疗、康复情况,也能使家长辅助护士工作,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而且通过知、信、行的干预缓解了家长因患儿得病而产生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其应对水平,和谐护患关系[14-15]。同时,综合性护理的实施,也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护患沟通技巧,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必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主动服务,进而使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综合性护理的患儿病情康复快,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和家属的满意度高。
[1] 蔡云娥, 姜慧敏, 戴洪涛. 7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17): 8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6/201004/46884.htm, 2010-04-27/2011-03-28.
[3] 潘世芹.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9): 720.
[4] 杨丽艳, 龚美红, 宋清艳. 浅析护理干预对60例ICU患儿家属焦虑心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33): 60.
[5] 戴美玉.亲情护理在ICU手足口病昏迷患儿的应用[J]. 当代护士: 专科版, 2011(2): 72.
[6] 程灶火. 高北陵.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手册[M]. 长沙: 湖南医科大学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1999: 3.
[7] 欣怡, 李亚玲, 陈红, 等. 手足口病230例临床治疗分析[J]. 四川医学, 2010, 31(12): 1812.
[8] 杨舒广. 护理干预对重症重型手足口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7): 1169.
[9] 崔琼, 高亚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5): 1003.
[10]郑巧女.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 21.
[11]黄笑笑, 赵仕勇, 王华萍, 等. 手足口病患儿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2): 88.
[12]楼晓芳, 蒋敏, 马美芳, 等. 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3): 245.
[13]邓秋芬, 李飞龙, 吴昊, 等.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全科护理, 2009, 7(1): 68.
[14]杨丽娟.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疾病认知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4): 10.
[15]陈红敏, 王花敏. 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