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平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感知,积累数学表象、具化概念,提升实践能力、重视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并重的过渡阶段。形象思维是通过感官进行具体形象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具体性的概念。形象思维能够让小学生在联想和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既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强化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感知,积累数学表象
表象是形象思维构成的基本单位,积累的表象越丰富,越容易形成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图形、实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多方面、多角度对事物进行充分的形象感知,从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出示笔筒、茶叶罐等圆柱体实物,以及圆柱体的模型和圆柱体的框架,可以让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身边有哪些实物形状是圆柱体。为了让孩子自觉、主动地感知圆柱体的表象,我还组织了“校园寻圆柱比赛”,让学生们寻找校园范围内圆柱体,看谁找得又多又准。通过丰富多彩的感知,促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概括性的圆柱体表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载体,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当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形象化练习,让小学生充分直观地感知,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二、具化概念,提升实践能力
具化概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也就是将抽象的数学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数学概念。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就是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这不但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而且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可以说,数形结合是数学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孩子开动脑筋想象: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打开,会是什么体?对于想象力不够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借助手工模型操作。这时,学生就能很清晰直观地发现:“原来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底面的周长。”通过具体转化,学生清楚地知道应当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了。因此,具化概念的实质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图形的处理,揭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表象之间的转化,从而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强化和发展。
三、重视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形象思维的培养,不仅仅需要“表象积累,直观运用”,还要依靠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即利用储存的表象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如图示情景、语言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索,启发他们多看一看、多想一想,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从而不仅使他们在猜想的过程中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充分调动和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强化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既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和谐发展,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情境,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积累感知、具化概念、充分想象,从而强化形象思维,合理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甘肃省通渭县陇山学区任马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