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干扰因素

2014-08-30 21:10:42任得娟鲁学正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7期
关键词:干扰因素

任得娟 鲁学正

摘 要:原子吸收法理论是澳大利亚学者瓦尔西(A.wals)1955年首先提出来,四十多年来,原子吸收法得到广泛地应用。原于吸收法是使被测定的元素处于原子状态而存在于火焰之中,让特定波长的光从其中通过,因原子数目的多少可以影响光被吸收的程度,所以测定光度可以度量出被分析元素的浓度。文章对现今广泛应用的原子吸收分析法做了简洁的概述,主要指出了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较为常见的几种干扰因素,并说明了抑制和消除干扰因素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析法;干扰因素;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电力干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在这要的条件之下原子吸收分析法应用的也越来越广了。然而,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应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越来突出,人们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下面我们就从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定义入手来简要的分析一下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干扰因素。

1 原子吸收分析法概述

原子吸收分析法概述原子吸收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始于六十年代,随着仪器的发展和商品化以及使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已形成原子吸收的环境分析标准监测方法体系。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在重金属的标准监测方法中也加入了原子吸收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可对六十多种金属元素及某些非金属元素进行定量测定,如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其检测限可达10-6,而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则可达到10-9,相对标准偏差约1-2%。原子吸收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与某些其它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相比,其设备费用较低,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但是它的干扰因素不是没有,有时甚至是严重的。这些干扰包括光谱干扰和非光谱干扰两大类,其中光谱干扰属于仪器内部因素,通常可以采用减小狭缝宽度、仪器调零以及利用空白溶液扣除等方法来消除其影响。而在实际使用操作中遇到的大多为非光谱干扰因素,即试样中化学、物理、电离等的干扰,这也是原子吸收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干扰。

2 干扰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2.1 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主要的干扰因素,是指待测元素与它共存组成形成的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未能充分离解,降低了火焰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而造成的干扰。

2.1.1 形成难离解的、稳定的化合物的情况

(1)第一种情况:在溶液中,被测元素与共存元素形成难以离解的化合物,致使参与吸收的基态原子数减少。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改变了实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主要是由于化学元素之间的助燃比的差异以及各种化学溶液之间浓度的不同而造成的。

(2)第二种情况:在火焰中由于火焰温度的作用,被测原子将形成难溶的氧化物或碳化物,从而造成严重的化学干扰。例如,在空气中在一乙炔火焰中测镁,若有铝存在将产生干扰,使镁的吸光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火焰温度的不同而造成化学对象在反应的过程之中氧化程度不同,使得反應效果不充分而造成的差异。

2.1.2 阴离子的干扰效应

在化学反应之中,一般化学元素分为阴离子与阳离子,而对于原子吸收法而言,阴离子会对该种操作带来一定的干扰作用。因为阴离子的不同会改变实验对象的熔点、沸点,从而使得原子分析方法的结果收到干扰。

2.1.3 消除干扰的措施

(1)改变火焰的温度;由于火焰温度的不同,各个元素的化学反映的发生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想减少化学干扰因素就要改变火焰的温度,使之适用于所用原子的发生环境,而背离与干扰元素的发生反映条件,从而减低环境干扰的影响。

(2)加入保护剂;加入保护剂;顾名思义就是在原子吸收分析法的进行之中加入一种对所反应的原子具有保护作用的溶剂,这样就可以减少其的氧化等作用。

(3)加入释放剂(或称抑制剂);这是与加入保护剂类似而有所不同的一种方法,上述方法所加的溶剂主要是针对于反应原子而言的,而该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于干扰元素而言的,加入这种释放剂之后就会是这种溶剂与干扰元素进行中和反应,这样就会减小化学干扰对于原子吸收分析法的进行了。

(4)加入缓冲剂;这是一种加入保护剂方法与加入释放剂方法的综合运用,该种方法主要是在原子吸收分析法的运行中加入一种化学试剂,是指与元素产生中和反应,减少元素的干扰作用,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原子吸收法的运用,并提高其准确度。

2.2 电离干扰

火焰中一些元素被解高为基态原子后,还可继续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这些离子不产生吸收,而原子吸收分析是测定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部分基态原子的电离,减少了被测基态原子的浓度,是被测元素的吸光率降低。火焰温度越高,元素的电离电位越低,电离度就越大,干扰也就越严重。对于电位低于6eV的元素,容易被电离。碱金属、碱上金属的电离电位越低,在火焰中这些元素的电离干扰就越严重。

电离干扰的消除,常用以下两种办法:

2.2.1 降低火焰温度

火焰温度的不同,电离基态原子的反应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根据火焰温度与电离基态原子之间的关系,要想减少电离干扰的程度,就要较低火焰的温度,当然也不能没有下限的降低,对于火焰的最低温度应该把握在原子吸收分析法所要求的最低温度之上,这样就可以提高该种方法的准确度了。

2.2.2 加入消电离剂

加入消电离剂是对于解决电离干扰而言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为便捷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在原子吸收分析法的运行之中加入具有消电离作用的一种溶剂,通过该种溶剂的运用就可以大大的减少阴阳离子的干扰,从而可以大大的提高原子吸收法的准确度。

2.3 物理干扰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溶剂不同时,则溶液的表面张力、粘度等物理性质必然存在差别,所以溶液被雾化的效率及原子化效率都因此而变化,对吸光度的测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是物理干扰。其中,物理干扰因素的来源主要是标准溶液与样品溶液之间的差异。当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就会出现物理干扰,最终造成原子分析法的不准确,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原子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就要排除物理干扰因素,经过相关专家以及科研人员的调查,找到了消除物理干扰的方法,其中最为普遍的有两种:配置与样品溶液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或采用标准加入法,是消除物理干扰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样品溶液中含盐类或酸类浓度过高时,可用稀释的方法将样品溶液稀释至其干扰可以忽略为止,但应使特侧元素仍能测出为前提。

3 结束语

原子吸收方法对于环境领域是一项较为准确的、科学的方法,为此,要不断的客服它的干扰因素,使其真正的为人们所用,从而使得环境越来越好。因此要不断地发展经济,以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以新的技术水平和科学理论成果来改进技术,同时还要不断的革新技术以及干扰因素的研究,不停留在原地,在这一领域一直追求进步,最终使原子吸收分析法技术得到发展与进步,真正为社会所用。

参考文献

[1]叶忠进.浅析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干扰因素[Z].

[2]浅析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干扰因素[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猜你喜欢
干扰因素
电子通信中常见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TJ—II钻孔应变观测资料浅析
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干扰因素分析
浅析电子通信干扰因素及控制策略
结合科学课堂实践谈谈教师如何选材
考试周刊(2016年50期)2016-07-12 09:24:15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常见干扰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雨衰现象对卫星信号传输的影响研究
浅谈电测仪表测量不稳定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教学的方法探讨
学生篮球裁判员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