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林++陈和洲
[摘 要]随着电子通信的高速发展,国内电子通信已经被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国内的电子通信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电子通信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为此本文针对电子通信中较为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策略。希望对电子通信干扰因素有一定的抑制和控制作用。
[关键词]电子通信;干扰因素;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75-01
目前,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线局域网已经得到大范围普及,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方式之一。但是在使用中经常受到一些外在干扰因素的影响,影响其正常工作,因此针对这些干扰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确保其正常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1 同频干扰及其控制措施
首先,在电子通信的同频干扰中,主要有全波段干扰和窄带干扰,二者均对无线局域网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二者在影响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从全波段干扰来说,这一类型不会对无线局域网的控制范围内产生干扰,只是对范围外的部分产生干扰且对频率产生不良干扰,主要以冰箱、电视为主。由于无线局域网并非覆盖整个区域,其覆盖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在覆盖区域范围外,就会受到全波段的信号干扰。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一从家用电器入手,更换老式家用电器,在干扰设备清晰可见及能够移动的条件下,清楚对波部产生干扰的设备,从而有效的对同频干扰进行控制。第二是改变发射频率来有效控制同频干扰。第三就是实施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有着较强的隐蔽性,抗干扰性能也很强,因此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干扰效果。
第二种干扰因素就是窄带干扰。在电子通信传输中,主要是借助自身信道进行传输的,因此只要信息固定到一定宽度的信道上,就可以实现信息顺畅通行,但是这一信道如果信息量过大就会造成严重堵塞,进而产生电子通信干扰。就如同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一样,如果汽车数量过多超过公路负荷,就会产生堵车现象,造成交通堵塞。如果要想确保信号顺畅传递,只要加宽信道即可,提高宽带信号强度就能有效避免窄带干扰的发生,确保信息流畅运行,在拓宽信道宽度后,干扰效果会明显得到改善,通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目前,根据这一原理出现了一种抗窄带干扰的自适应滤波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研制出来的。
2 配置干扰及其控制方式
在电子通信中干扰因素中,还有一种是配置干扰类型,是一种较为常见和经常出现的干扰类型。对于配置干扰主要通过网线检测来进行识别,将网线与无线接入点连接,检查硬件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么无线局域网就显示有问题存在,相反如果没有任何反应,说明硬件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依然存在问题,需要检测接入点的信号,主要用到网络中的测量机制,如果信号无明显变化,且没有设备移动表现,可以推测终端出现了问题,需要对终端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改变频道来进行检测。检测先从小范围开始,再从大范围入手来找出故障所在的位置,以提高检测效率,非常适合配置干扰的控制。如生活中常见的手机、微波炉,实际上这些常用电子通信设备会影响局域网的正常使用。另外如较为常见的是WEP 协议干扰因素,在使用手机及电脑时,只有获取正确的 IP 地址后才能进行网络连接,如果没有连接上有可能是 WEP 配置有问题,所以才无法显示正确的 IP 地址。当然除了这一原因外,还有可能是DHCP 出现错误时,也会产生网络连接问题。DHCP的主要是为无线客户端重新分配地址,不具备相互查找功能,因此静态地址有时无法查找到DHCP,而且IP地址只能分配一次而不能进行二次分配,分配次数太多的话会产生混乱并有可能对网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种状况,就需要在DHCP 完成地址分配任务后,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接入点的再次接入,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多次网络连接产生的混乱状况,确保网络畅通。
3 硬件干扰以及控制方式
电子通信的运行离不开硬件设备,因此硬件设备的质量与电子通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信息通畅的电子通信状态首先需要关注硬件设备的质量和运行状态的良好。在网络出现异常时,首先需要检查硬件设备是否出现问题,从而尽快的发展故障源。
比如在办公室局域网中,所有员工都用一个局域网开展工作进行网络连接,当其中一个人的电脑无法上网时,可以迅速判定是这名员工的电脑硬件出了问题,也就是其电脑的接入点不能进行有效的连接。通过对故障的快速判断从而能够及时进行维修。这种情况只适合使用环境较小时,当环境扩大时,这种方法便很难在适用了。这时需要进行问题的查找工作查明原因所在,首先可以进行硬件设备的检查,查看是不是其设备是否运行良好。可以使用电脑的命令模式进行原因的查找,如果查找没有反应,则说明电脑的网络接入点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维修。但往往这种检测往往是没有问题,还需要进行全面检查,需要在无线的客户端开展接入点测试,检测接入点没有连接成功说明接入点有问题,如果连接成功就说明是硬件设备的问题了。在较大环境中进行硬件干扰情况的检测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做出检测。同时,在电子硬件设施购买和选择时,需要购置质量过硬的产品,来防止意外故障的发生,同时要对硬件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内,从而有效减少和防止干扰问题的产生,确保电子通信的长期、稳定、健康运行。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通信已经深入普及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使用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干扰因素,分析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的根源及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对于确保人们电子通信的正常使用有着巨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蕾.对民航机场通信干扰与对策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5(16).
[2] 张峰,谢振华,程江涛,崔高仑,刘怡君.改进集对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在通信干扰目标威胁排序中的应用[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4(02).
[3] 涂勇辉.有关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17).
[4] 张娜.电子通信系统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分析[J].河北企业.2016(05).
[5] 李婷.浅论未来电子通信的技术发展和主要趋势[J].品牌.2014(08).
作者简介
陈登林,男,(1977-),重庆人,本科,讲师。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