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学习大多是因为考试,而不是因为兴趣,这种教学情况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趣,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全面地推行“学讲计划”,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教学形式的教学改革,推进“学讲计划”,关键词之一就是:自主学习。在践行这个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们探讨。
一、善于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性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参观、讨论、访谈等,突破学习成长中遇到的瓶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适当、适时的点拨既不会阻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下册《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隐私权是相对的,便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受到他人尊重,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可是,如果某人的隐私危害到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时,我们还需要保密吗?为什么?”我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将结果在小组间探讨进行,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因为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隐瞒和包庇犯罪。这样,这个知识点就轻松落实了,而且效果很好。
平时,在执教一些简单的课程内容时,我习惯通过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在关键处进行必要的点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还践行了“学讲计划”的精神实质。
二、追求“实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收获、有成长、有进步。学讲计划注重“智慧”和“实惠”,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处理好“收”和“放”、“实”与“活”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学期,学校组织各学科开展观摩课。我和初一的政治老师选择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好习惯 重在养成》来开课,并设计了“八步走”的教学环节帮助掌握落实重点:出示材料《诺贝尔获奖者感言》谈感想——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好习惯有哪些积极影响”——归纳——用课件展示结论——让学生们在课本中找到后用红笔画下来——用1分钟理解记忆——提问掌握情况——同学们齐读。这八个环节下来,整堂课很“实在”,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每一步都由学生来完成,真正地使学生“动”起来,又加深了他们认识问题的深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三、关注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性感悟
“学讲计划”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深入地了解学生,以掌握学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对此,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要爱学生
老师只有爱学生,才会使学生真正地走进课堂,贴近老师。学校里有一位教英语的孙老师,严于律己,教学严谨,师德水平很高,所以班里很多刚入学时成绩不理想,甚至对英语产生排斥心理的孩子,成绩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多次在“奥英比赛”中一举夺冠,我想这是对“爱生”最好的诠释了。
2.要懂学生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生活艺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来诠释课堂上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在执教《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一课,讨论“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算不算违法行为这一问题时,我笑着说起自己上学期间被父母偷看日记和信件的“遭遇”,在明确偷看孩子日记信件,是不尊重子女隐私的表现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理解父母,让他们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要等学生
既然是自主学习,就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教师要等学生“动起来”。学生本身就存在各种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必须创设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叶圣陶有句名言:“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探索新颖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为他们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树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