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端, 郭 琛, 梁 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 神经外科; 2. 门诊, 福建 厦门, 361004)
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或间歇治疗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既能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又能保护其他外周血管,且相对安全经济,是患者的最佳选择[1]。但在临床实践中,传统的PICC置管方法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血栓,且穿刺技巧要求较高,对无法触及血管的患者需行多次穿刺[2]。改良塞丁格技术(MST)结合B超引导可直观显示血管状况,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等特点,已成为国外PICC置管的常规方法[3]。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外科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MST进行PICC置管,以进一步探讨其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厦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需置入PICC的住院患者177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43例;年龄24~83岁,平均53岁;贵要静脉穿刺38例,头静脉30例,肘正中静脉16例;外伤性颅脑损伤32例,脑肿瘤17例,脑血管疾病35例。观察组中男48例,女45例;年龄23~84岁,平均56岁;外伤性颅脑损伤33例,脑肿瘤23例,脑血管疾病37例;贵要静脉穿刺55例,头静脉21例,肘正中静脉1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组(同一操作者)均采用4F PICC导管(美国巴德公司),对照组采用肉眼观察或不借助任何仪器通过手触摸(即盲穿法)行前臂PICC置管,观察组通过B超引导采用MST行上臂PICC 置管,置管手臂均为健肢。
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对照组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3]。患者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45°,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骨关节,然后向下至第3肋间的距离,此为置管深度。常规消毒铺洞巾后穿刺,插入导管,在穿刺点处覆盖无菌纱布,外贴10 cm×12 cm的透明敷料。操作完毕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观察组所用导管和穿刺体位同传统置管方法。利用超声探头探查上臂血管,并选择单一的、血管壁清晰、直径大的位置作为首选穿刺点[4]。一般穿刺范围位于肘上4~10 cm,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安装超声无菌探头和导针器,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进行静脉穿刺,进入血管后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再拔出穿刺针或套管,使用手术刀稍微扩张皮肤穿刺点,将插管鞘(可撕裂型)组件沿导丝送入后同时拔出导丝,留下插管鞘,并通过插管鞘置入PICC到预测量的长度[3-5]。助手行B超检查颈静脉,排除颈静脉异位,X线拍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2个月,观察时间均为置管后2个月内。观察并记录2组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一次置管导管异位例数,穿刺24 h后穿刺点局部渗血情况,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以及2个月内导管破损发生率。
一次穿刺成功: 一次进针见回血好;一次置管成功率: 一次穿刺成功且将导管一次送至上腔静脉下1/3;穿刺点出血量评估:操作前后用于止血的纱布重量差值作为PICC置入过程中的出血量估计,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6]。
按照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机械性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静脉炎评估[7]。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n(%)]
传统PICC置管选择肘部下方2 cm处的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因上述静脉在加压时可视、可触及,易于进行盲穿。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如血管过细、血管充盈度差、水肿等,传统的穿刺方法难度增加,导致多次穿刺,甚至穿刺失败。超声引导下MST可在血管超声辅助下直视血管,直观判断血管的位置、粗细、弹性、分支及走向。同时,由于上臂血管较前臂粗,可通过专用导针器将细针直刺入血管,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殷利等[8]研究表明, PICC置管前应用血管超声进行穿刺血管评估很重要,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为6%~10%,且很难避免[9]。导管异位多发生于颈内静脉。国外研究[10]报道,1654例成功的床边PICC置管中,163例异位,其中同侧颈内静脉异位36%。江群等[11]报道,662例PICC置管发生异位39例,其中颈内静脉异位25例,占64.1%。导管送入过程中需要患者体位配合,防止导管异位。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数有意识障碍、气管切开、颈项强直和肌张力高等,无法根据要求摆体位,更容易导致导管异位。传统穿刺方法在置管结束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末端位置。而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的过程中,助手可将超声探头置于颈内静脉处,施压使颈内静脉闭合。操作者即可顺利将导管送入上腔静脉[12]。此外,还可初步判断导管是否异位于颈内静脉,若发生异位,可立即进行调整。当导管送到预测长度后,超声检查颈内静脉可见血管内有一强回声点,表明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应立即进行调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超声引导下MST可提高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
3.2.1 减少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12]。置管后5 d内多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3]。陈萍等[14]研究表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有关。传统PICC穿刺部位低,置管路径长,血管直径细,分支多,静脉瓣多。在置管过程中,导管摩擦血管,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发生机械性静脉炎。PICC置管穿刺部位应尽可能选择贵要静脉[4]。贵要静脉位置较深,解剖结构直、管径粗,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少,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顶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利于置管的顺利完成,发生静脉炎的概率相对较低。使用血管超声仪可选择上臂贵要静脉穿刺,减少置入导管长度,进而减轻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同时减少因手肘屈曲活动对导管及穿刺血管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置管后,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超声引导下MST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2.2 减少导管破损的发生:传统PICC穿刺常选择肘部下方2 cm处进行穿刺、固定,当手肘部屈曲活动时会出现导管弯曲、导管打折。神经外科常见烦躁不安的患者,肘部下方固定导管在反复弯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导管破裂,甚至导管断管的情况。而使用超声引导进行穿刺的导管多固定在上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导管弯曲的可能,避免因肢体活动过度引发的导管破裂。
[1] Weinstein S M. Plumer'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travenous therapy[M]. 8th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6: 207.
[2] 赵婷, 韩燕玉, 李侠. 微血管插管鞘用于PICC置管的观察[J]. 护理研究, 2010, 24(9): 2315.
[3] McPherson D J.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What you should know [J]. Nursing Critical Care, 2008, 3(3): 10.
[4] 蒋芝英.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04, 19(14): 79.
[5] 陈影洁, 陈春闲, 简黎. 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10): 102.
[6] 张晓菊, 陆箴琦, 戴宏琴, 等. 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 42.
[7] Gorski L A. 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 J Infus Nurs, 2007, 30(1): 20.
[8] 殷利, 肖红英, 江群, 等. 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2): 156.
[9] Amerasekera S S, Jones C M, Patel R, et al. Imaging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 Clin Radiol, 2009, 64(8): 832.
[10] Trerotola S O, Thompson S, Chittams J, et al. Analysis of tip malposition and correction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laced at bedside by a dedicated nursing team[J]. Vasc Interv Radiol, 2007, 18(4): 513.
[11] 江群, 廖丽, 阳静, 等. 662例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研究[J]. 中国健康月刊, 2011, 30(1): 52.
[12] 郑春辉, 王风, 陈强谱.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9): 700.
[13] 杜华. 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12): 8.
[14] 陈萍. B超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J]. 现代实用医学, 2008, 20(7):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