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之德

2014-08-30 17:19门头沟区教委
中国德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门头沟区德育课程

德育本身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多要素与结构的结合体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过程具有探究性。当下,人们把德育看成是人与教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德育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德育的特性应与生态系统特性相吻合。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北京海拔最高、草甸面积最大的灵山,北京植被垂直带谱最明显的百花山,以盛产玫瑰而世界闻名的宗教名山妙峰山等宝贵资源。北京母亲河永定河更是用水的和润与灵动,贯穿境内100多公里,滋养着京城大地。门头沟区矿产资源丰富,单列入国家矿产储量表的就有17种54处,是北京的能源命脉;这里地质地貌丰富,有京西大裂谷、马兰黄土,被誉为中国地质工作的摇篮。

这里历史人文灿烂辉煌,是首都重要的文化圣地。潭柘寺、戒台寺,呈现出宗教文化的深邃与厚重;爨底、灵水,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太平鼓舞活跃京西大地,琉璃制作、民居雕刻传承至今。

在这样的生态山水浸润中,德育必然拥有独特的魅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门头沟区教委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提出了“基础教育‘生态山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生态山水”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14-2016》。方案明确了门头沟区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观与培养目标,工作原则与培养模式,清晰地勾勒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着力点:以“面向全体,分层培养;典型引领,分步推进;学生主体,课程核心;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工作原则,依托“凝天地灵气,萃山水精华,承京城文脉”的区位优势,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兼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俱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齐备”的现代青少年。

整体性:三学段统筹育人

生态山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多种生物、植物、环境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人是生态山水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及教育环境也要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兼顾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门头沟区德育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采用三学段整体培养的模式,以基础素养类课程全程贯穿,重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侧重游览体验类课程的实施,兼顾简单的实践制作类课程;初中阶段牢固掌握相应的知识,保持学习兴趣,侧重实践制作类课程的实施,兼顾科学探究类课程,经历简单的科学探究过程;高中阶段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初步形成知识系统,侧重科学探究类课程的实施,经历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峪一小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从最低年级抓起,从课堂抓起,从小事抓起。针对低年级学生,为做好幼小衔接,制作了《新生入学手册》和《好习惯在课间》宣传短片,声情并茂、直观易懂。课堂习惯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常抓不懈。学校采取开发德育课程和发挥家教协会作用的途径,包括:《弟子规》校本课程,“好习惯”活动课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把“说儿歌 养习惯”,作为一年级特有的德育活动课程。学校创编的《好习惯 好孩子》养成教育儿歌集,成为教师的助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工具。学生的卫生、学习、礼仪等好习惯就在儿歌诵读过程中逐渐养成。

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帮助学生处理好生活、学习、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要。大峪中学分校经过科研论证,认为艺术教育对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大峪中学分校首先注重艺术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同时进行艺术教育教科研工作,通过学习、评课、交流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教学水平;第二,重视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有效的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学生学习档案;第三,注意过程性评价与学生的艺术表现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们主动参与其中,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学校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第四,重视艺术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学校的舞蹈队、合唱队早已成为本地区的品牌。近几年来,学校坚持艺术教育与美育、德育相结合,坚持将艺术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另外,门头沟区为推动小、初、高创新人才培养学段衔接,鼓励与支持高中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密协作,突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壁垒,促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相互衔接。

多样性:四类课程协同育人

世界是多元的,正如自然界的生态山水所追求的物种多样性一样,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门头沟区教委将德育着眼于生态山水,着眼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经系统梳理,统筹规划,门头沟区确定了以“生态山水”为核心的区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基础素养类课程、实践体验类课程、实践制作类课程、科学探究类课程四大类。

基础素养类课程。有活力的学科知识是创新的基础。门头沟区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将以学科课程的高质量实施为基础,重点关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其中充分体现实践、探究和创新等特点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组织实施。同时积极开发相关校本课程,保证质量,丰富学生选择空间,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

实践体验类课程。门头沟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山区、革命老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门头沟教委依托各教育基地,开发、拓展校外实践体验课程,最终将形成由一个中心,六个教育基地,七个体验区组成的门头沟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体验圈”。

雁翅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作为“体验圈”的接待中心,设立素质拓展体验区和农业文化体验区。基地确立了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一二六一二”的课程框架结构,即始终坚持“素质为先、能力为重”这一培训理念;涉及两项课程领域即走进生活、融入社会;六个教育模块即拓展训练、安全应急、军事训练、农业体验 野外生存、亲近自然;十二项教学主题即团队你我他、我的自画像、生存小专家、交通小卫士、火场小英雄、地震小勇士、急救小护士、国防小战士、纪律小标兵、农耕小能手、探访农业园;活动项目七十余个作为支撑起生命教育大课题的“小”抓手,培训效果凸现。

灵溪中小学生态教育基地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生态环保、科普知识、乡土情感等教育的教学实践单位。辐射周边资源,打造“学科学、享低碳、促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体验区。基地把课程教学引入德育教育,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摸索出了一套课程式德育教育新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设计开发不同的实践教学课程,形成课程菜单,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特定的教育实践活动。

斋堂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所处的斋堂川是北京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摇篮。基地以“走抗战路,当八路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围绕参观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川斗争史展览活动、重走抗战路—参观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寻访王家山惨案遗址、探秘神威导弹营等系列教育活动,初步规范了斋堂革命传统教育地方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课程,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基地得到补充、完善和延伸。通过红色主题教育地方课程的实施,基地从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琉璃渠中小学劳动艺术教育基地,依托基地所在的京西琉璃渠村七百余年琉璃烧造历史文化,建设琉璃制作体验区。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极具特色的资源优势,为开展以“弘扬琉璃文化,体验琉璃工艺制作”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地方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技术支持和育人环境。

在上述四个教育基地的基础上,门头沟区教委筹划新建京西古道文化教育基地、丁家滩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古道文化体验区和法制教育体验区。综合教育实践基地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门头沟区将进一步完善建设与运行保障机制,深入挖掘课程和社会教育资源,引导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开展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制作类课程。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逐步获得,项目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好课堂。门头沟区依托独特的区域资源优势,开发山茶加工、琉璃制作、潭柘紫石雕刻、黄芩苷提取、标本采集与制作、水气检测等六大实践制作类课程,打造高端基地,为学生“一展身手”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训练与实践,相信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不仅会学习到知识,还会锻炼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明白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并将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探究类课程。科学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一种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完整的科学探究经历是创新人才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门头沟区的科学探究课程依托专家的高端引领,以培养基地和课程基地为支撑,探究课程内容将涵盖地文、水域、生物、天象、遗址、建筑、名产、人文八大领域。同时研制相应的课程标准,形成科学可行的课程方案,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自选感兴趣的课程,经历课题探究的过程。

以大峪二小为例,学校依托一系列德育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如学校开设“可再生能源”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等行为习惯;创设“红领巾回收站”特色课程等。大峪第二小学参与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题研究、“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社会行动”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研究。先后获得“全国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先进学校”“全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节能减排行动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特色。

在科学探索中,学生将更加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加珍惜与热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更加坚定建设家乡、服务于家乡人民的信念。

总之,通过学、游、做、研,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在生态自然中、在实践体验中、在科学研究中,茁壮成长。

探究性:两大活动实践育人

人类与其他种群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具有自然的生物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们对生态山水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认识、应对、利用、改造自然。生态山水以其永恒的神秘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人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自然的脚步。门头沟人借助“翱翔计划”和“雏鹰建言”两大平台,探索出生态山水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培养出具有区域特质的优秀人才。

“翱翔计划”是在高中阶段实施的以“跨校培养”和“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为主要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导师针对学员的特质和潜能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组织学员立项开题、中期汇报、结题评审,通过实验研究、实践活动,培养学员专业志趣与创新能力。

首先,门头沟区教委支持和完善大峪中学“山谷书院”这一本区“翱翔学员”培养基地建设,利用大峪中学高端“生物科学”实验室,按照“翱翔学员”培养模式,协同或委托项目协作单位,共同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支持和完善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地质摇篮”这一本区“翱翔学员”课程基地,根据自身“地球科学”实验室优势与相关实践基地,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三是与北京科研院所、兄弟区县和我区相关委办局合作,成立区域协作体,根据自身优质资源,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王平中学学园课程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社区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把三级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分为国学园、探究园、艺术园、英语园、体验园、生命园、博学园、体育园八个领域,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例如:学校充分利用周边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等人文地理资源,把马致远故居确定为“致远国学园—元曲课程基地”。每年春暖花开时,学校要组织全体学生穿越京西古道,途径北京市最美乡村韮园,一路走进马致远故居。师生走古道,寻历史;听元曲,扬国学;赏花草,陶情操;看变化,赞家乡。学校还积极利用社区资源,聘请社区民间艺人在学校开设麦秸秆画制作课程,引导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技艺、文化。

不同的生态环境铸就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同样作为京西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项目,京西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命名为“京西太平鼓”艺术传承学校的新桥路中学,在校园内普及、推广“京西太平鼓”,把将其安排进学校课程表内。太平鼓走进体育课堂,全校学生共打太平鼓,本校教师自编了太平鼓广场舞,并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自编集体舞。太平鼓表演贯穿了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等方方面面的活动。很好地做到了在青少年中普及、传承和发展,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新桥路中学的金帆舞蹈团也积极创新京西太平鼓古老民间艺术,把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艺术表演带出国门,使之走向世界。

第二个平台“雏鹰建言”的内容和范围包括:科学假说的提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建言形式有文字建言、图形建言、微博建言、作品建言等。平台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为社会良性发展建言行动,以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既是决定一个人品质的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个体素质的重要标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培育青少年的强烈责任感,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柱作用,是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不竭动力与源泉。而目前,青少年责任感缺失越来越令人担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东辛房小学不算宽敞的校园里,写在围墙上的育人目标格外醒目:培养“对自己负责的快乐人;对父母负责的孝心人;对他人负责的爱心人;对集体负责的热心人;对社会负责的文明人”。学校把责任教育放在了德育工作的首位,在“责任立校 科研兴校 美德润校 质量强效 特色亮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中华美德为内容,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以教育活动为依托,以教育评价为手段,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文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责任心。2006年学校开始了以《营造以责任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本着边学习、边研究、边提高、边落实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使研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正如校长谭峰在校长寄语中写道:责任是成就人生的基石,让我们将责任植根于心中,用行动践行责任,扬起责任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铸就人生的美好与精彩!

层次性:三级师资联合育人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生态系统中的任一事物都具有空间与时间特性。门头沟区教委将生态山水的这一特征,运用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注重培养专业领域广、研究水平高、辅导能力强的市、区、校三级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

第一,专家队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形成专家资源库,签定合作与辅导协议。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专家走进基地、深入学校等活动,推动教师与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第二,名师指导队伍。面向全区各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教师进修学校、研修中心等评聘具有学科专长、研究与指导能力的教师,组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名师团队。构建教师“在科学家引导下成长”的翱翔工程专业发展模式,在专家引领下,组织开展“翱翔计划”培养典型案例分析、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研究等工作。

第三,学科教师队伍。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着眼于持续提升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重点关注和培养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生辅导能力以及项目研究能力,保证国家课程高质量的实施。

以育园小学为例。自2006年以来,育园小学以打造学习型的办公室团队、研究型教研组团队两个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创设良好的环境,确立团队发展志向,完善组长机制、研究机制。学校做到敬业引领、专业示范,定时间、定地点,有专题、有课例、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学期末团队进行汇报、展示,组织优秀办公室团队和教研组团队评选,及时发现亮点,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平、和谐、发展、卓越”的教师团队文化氛围,也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此外,门头沟区打造德育名师团队,树立教师榜样,引领学校全体教师参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借助门头沟区第29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之际,在全区近3000名教师中推选出10名德育名师,形成引领和辐射作用,其中有凭着32年的拼搏,在培育我区学前幼儿的辛勤工作中实现教育梦的孕梦教师—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刘洁;有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门头沟山水,用心中的画笔践行人民教师使命的绘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朱德友;有在教育路上不断前行,让老师感受职业幸福,让学生感受成长快乐的追梦教师—大峪二小高海英校长;具有诗人气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育梦人—大峪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孟爱华;孜孜不倦地构建高效课堂,笔耕不辍的学者型教师寻梦教师—特级教师、大峪中学李宗录;有用科学知识给山里孩子插上梦想翅膀的助梦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雁翅中学刘玮;散发着青春朝气,在我区大山深处静静绽放的蓓蕾教师团队炫梦教师—大台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团队。门头沟教委通过弘扬高尚师德,树立师德典范,激励、启发全体教师为铸就门头沟的辉煌教育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的坚定与厚重,水的敏锐与灵动,让门头沟找到了区域创新人才培养之根。门头沟区教育人充分挖掘资源,整合力量,拓展渠道,以生态山水为载体,让孩子们了解山、探寻水的同时,开阔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坚毅自信,成为灵动聪慧的青少年。■

责任编辑/王富丽

猜你喜欢
门头沟区德育课程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