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坚
摘 要:为了切实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才,必须认真地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自觉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探讨,勇于实践,认真解决在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不断地提高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人才;学生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关键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历史学科应如何具体运用研究性学习也就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历史教师的面前了,这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希望能够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科学选题,注重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由于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科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其课题的可行性是它得以成功开展的关键。而要真正达到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可行性的目的,我们就必须认真遵循下述原则:
(1)选题应具有针对性。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并且是有能力研究的,这就应考虑学生自身的爱好特长、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等因素,以及衡量他们获取资料的可能性与难易性,以避免因无的放矢而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2)选题要有可操作性。由于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有现实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应从学校和社区现有教育资源的实际条件和具体特点出发,特别是一些需要到社会上去调查才能进行的研究课题,更应注意这方面的要求。
(3)选题得突出学习性。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既要符合历史教学的需要,其内容必须是历史课标要求的重点与难点、必须是学生学习的缺陷;还要符合历史课改的要求,能够改进历史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各项能力的发展。
(4)选题还要强调思想性。历史研究性学习要追求良好的社会效果,即选择的课题须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有利于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根据以上所述的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原则,我们就可以灵活地选择以下的课题类型:①学科知识型课题。可以把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为研究课题。譬如,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展开研究。②热点型课题。选择历史课标要求的、学生又感兴趣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的时政热点话题,作为热点型课题。如“大国兴衰与中国的和平崛起”。③社会生活型课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例如,可对“宗法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和所在家族的历史”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重视过程,突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
重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努力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
若从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出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可以设计为“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成果交流与评价”。而在目标定位上,历史研究性学习则指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所以,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思维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也不断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推动自身的认识不断地发展。譬如,在“近现代变化中的中国男女服饰”的课题中,学生就进行了大量的思维探究活动,从一开始的组建课题组,到选择研究角度,再到收集资料、加工处理资料,直至进行交流和评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的虽是“研究的过程”,而突出的却是“探究的能力”。为此,对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我们就必须自始至终地突出其探究性。
三、积极开展,追求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为了有效地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我们就要努力做到以下
几点。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课堂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阵地,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教师应着力学生历史学习的研究过程,少给他们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多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少给他们经验和学法,而多鼓励他们努力探究,从而引导他们在思考探究中学会学习历史。试以学习“梭伦改革”为例,本专题的难点之一是理解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教师应通过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可先让学生阅读梭伦有关“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非法战胜”的诗作,然后让他们思考下述问题:该诗反映了梭伦对当时的社会危机持什么样的政治态度,据此说明他在改革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试图用什么办法又为什么要用这个办法来调解社会矛盾。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密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从启发诱导入手,那么将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意识,进而促使他们在历史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2)以课外活动为推手,挖掘教学资源中蕴含的探究因素。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注意课内,还要充分利用课余。只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并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历史能力的发展,因而可以将历史活动化,即把历史课外活动当作学生探究实践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设置课外活动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走进历史,使他们在角色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去拓展对历史的研究。此外,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而应通过进一步创设模拟情境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从中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和推动他们进行主动思考。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激疑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升华”的形式去组织历史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创设情境”来要求他们各自编排一出能够反映西周前期贵族政治生活的历史剧。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审片”而从中“激疑思考”。在积极讨论中,他们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展开“问题探究”,进而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改进意见,从而“解决问题”并加以“拓展升华”。对整个历史课外活动,教师不能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科书和资料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的探究性因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探究素质。当然,历史课外活动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其关键是要挖掘其中的探究因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学生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人,所以整个历史学习过程无论是选题、设计、研究还是结题,都应由学生自主操作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特别是他们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研究性学习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取历史资料信息,再在此基础上对掌握的历史资料信息进行诸如整理、鉴别、归纳、综合、对比等加工处理,并加以恰当地开发利用来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如让他们从中学会从各种历史资料信息、调研结果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能够进行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学会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等等,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水平,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对于改革涉及的各色人物如罗斯福、银行家、企业家、工人、农民、失业者,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他们,并与其中的“总统罗斯福”展开对话。而要设计相应的对话内容,学生就需积极地收集资料,然后自主地调动相关知识和思维能力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发言的内容能够准确地表达各方的立场和观点。而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历史教学过程也由此转变成为他们发展自主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
(4)以方法为主线,在研究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历史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到具体的历史知识和具备相应的历史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形成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探究方法是指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而这又是进一步推动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就应很好地渗透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中体验科学探索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手段。由于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所以,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应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围绕“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这条主线,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整个探究过程并积极思维。为此,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表述成果,从而真正掌握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进而养成严谨、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强调接受学习的历史教学模式,引发了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新教学理念。其具体表现如下:
(1)历史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以权威的身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于是,师生之间就形成平等交流、商讨协作的伙伴关系,构成互帮互学的“学习的共同体”。为此,学生已转变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是历史学习内容的确定者、组织者、实践者;而教师只能扮演学生历史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甚至也是学习者的角色,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提供必需的指导。当然,历史研究性学习作为全新的学习方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历史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于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学习,因此其学习活动无法再过多地预设和掌控,教师只能根据其生成性强的特性,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历史学习中去,面对随时可能生成的问题,灵活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恰当启发、点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
(3)历史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历史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根本,这就改变了他们以往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促使历史学习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听或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主动求知,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发展了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历史研究性学习也为学生建构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4)历史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的却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其评价的标准并不苛求成果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而是侧重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主要是看学生是否独立地思考,是否有所体验和感受,是否掌握了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科学方法,是否学会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方式,要突出激励与发展的原则、质疑与创新的原则,尤其要注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作出恰当评价。
五、继续探讨,努力解决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无可讳言,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目前尚不能解决。例如,有些研究比较松散,教学进程不易控制;教学课时不足,很难在课堂上将问题充分展开讨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处理尚不到位,依赖性较强的学生还会出现“不学习状态”;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公正、客观、科学尚有困难;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形成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高中历史教学的系统模式。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后续研究去解决和完善。
总之,为了切实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认真地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而要有效地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无论历史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还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探讨,勇于实践,认真解决在实施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大力发挥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