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与电影批评的命运

2014-08-28 12:57陈旭光
艺术评论 2014年8期
关键词:微时代媒介时代

陈旭光

“微时代”的来临与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是一个以网络媒介的日常化为特征的全媒介时代的产物。微时代的命名是一种约定俗成和众望所归,不是某一个人的命名。当年美国学者丹尼尔 ·贝尔曾经断言我们已经从印刷文化时代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令人震惊。我觉得现在,视觉文化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概括这个时代,如网络并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的问题。我们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就曾有过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喧嚣,蓦然回首,发现那其实是理论先行,是“赶时髦”,现在,我们发现这个时代的消费性、多元性、去中心化、破碎性等特征恐怕才是当年超前性预言的那个后现代社会的真正来临。这就是我们的微时代、微文化。

与微时代或微文化相关的命名,最早可能与微软、微博、微电影等的深入人心相关。在电影领域,微电影的名称胜出“网络电影”、“电影短片”,微时代胜出 “多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全媒介时代”等名称,也隐喻了“微时代”来临的不可阻挡。更有甚者,去年备受争议的电影《小时代》也以片名隐喻了一个以 “小”、“微”为特征的时代或文化的来临。

微时代最为重要的媒介是网络。互联网的介入,对电影的制作、传播、产业均带来根本的改变。这种多媒体或全媒介的电影生态对电影的影响有内、外两个方面。“内”会影响到电影的叙事和美学形态;“外”则影响到电影的传播方式。当然,这种“内”与“外”又形成互相影响、互为复杂的因果关系。毫无疑问,在微时代的背景下,电影实际上早已“被传统化”,成为一种传统媒体,无论技术还是美学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电影不仅要与新媒介争夺受众,它也要利用新媒介来传播和营销,打造舆论影响力,同时新媒介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电影的语言表现方式、叙事形态等。同样,电影批评的生态、形态、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功能价值等也都在这个全媒介时代发生着巨变。概而言之,今天的电影批评,正经历着文化批评的落潮、艺术批评的失语、产业批评的尴尬和网络批评的崛起。网络批评的崛起对于电影的生产、传播和生态,电影批评的方式和生态,乃至某些以电影为中心而产生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新变。

电影曾经为现代文化转型以来的大众文化空间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在电视等新媒介崛起之后降低了,其娱乐、工业化作用提升了。而在一个全媒介的微时代,电影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微时代电影传播变化 :从封闭空间转向开放的、破碎的时间性

电影的“影院观赏行为”本是电影的根本条件。但经历过电视传播的冲击后,现又面临着网络的更为猛烈的冲击。现在电影的观看并未在电影结束后停止(甚至也不是从影院观赏开始,被全媒介舆论空间包围的观众可能早已受到影院外其他媒介的耳濡目染),而是在影院外继续进行,在微博、微信、电视、多媒体、大众报刊传媒上,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个全媒介的话语空间中继续进行。电影观赏不再仅仅限于梦幻般的影院观赏,在电视上、网络上、移动媒体上,都可以随时观看,电影形态也不再限于银幕电影,或商业化、广告化,或草根化、世俗化、粗鄙化的微电影也颇为喧闹——种种美学现象让我们想起现代美学中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等新命题的讨论,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被认为是当代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种“充斥于当代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费瑟斯通),这种现象表现为实在与影像,日常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差别已被“内爆”,已不复存在(波德里亚)。在日常生活日趋审美化的背景中,在消费行为与青年文化的大狂欢中,高雅艺术与大众通俗艺术的界限被抹平了,甚至艺术观赏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也消失了,原来的经典的美学秩序与艺术等级遭遇解体。正如费瑟斯通所描述的,“艺术的文化(高雅文化)所涉及的现象范围已经扩大,它吸收了广泛的大众生活与日常生活,任何物体与体验在实践中都被认定为与文化有关。 ”[1]

二、微时代电影艺术品质的降解 :从内部转向外部,电影本体的消散

微时代的一些电影(如被称为“现象电影”的电影),票房、话题性、轰动性似乎不再与电影品质有绝对的、直接的关系。“艺术品质”一般的小成本电影能够“轻易”获取令人瞠目结舌的高票房,甚至公认质量差、无论专家还是普通观众都批评吐槽的“烂片”也能引起轰动,也会有不错的票房。微时代的电影成为一种“低度艺术品质”的大众艺术形态,艺术向文化降解,艺术现象向文化现象扩散。

相应地,电影的艺术批评往往失效、失语。因为它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悖论:电影的艺术性与票房(一定程度上的受众美誉度和欢迎度)常常不成正比,甚至还出现了匪夷所思的“负口碑”营销,越骂票房越好,令专业批评者格外尴尬。比如,批评界认为《失恋 33天》艺术性很一般,几乎没有情节发展,流水账,对话太多,是“电视剧化”的电影,但票房却出奇得高。《人再途之泰》遵循类型电影的创作规则,小人物、小情怀、公路片,在艺术上也难言有多大的创新,却获得了天文数字般的票房,再一次创造了“以小博大”的中国电影票房奇迹。《私人订制》也是如此,一边是“恶评”贬斥不断,另一边是票房屡创新高,成为上映第一周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院线排片量则顺势而大涨,部分院线的排片量甚至提升到 70%。

所以,这似乎是一个电影本体消失的年代,电影的外部因素如话题性、时尚性、明星效应等压倒了电影有关艺术、语言、形式等的本体因素。很多时候,看电影已不再是欣赏艺术和表演,而是花钱买谈资,以及年轻人恋爱与社交需要,是一种“伴随性”的生活方式。

微电影、网络剧更是如此,它们与商业关系密切,有的很粗糙,如《万万没想到》。所以,好像是传播大于本体,外部重于内部。

三、文化批评淡出和艺术批评失语

电影批评是电影传播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重要方式。但与电影生态的巨大改变相应,微时代电影批评的生态、形态、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功能价值等也都在发生着巨变。

(一)文化批评的命运endprint

“文化批评”的风起云涌和盛衰沉浮是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界的一个重要现象。 20世纪 80年代堪称中国电影批评的黄金时代,尤其是继电影语言自觉、本体意识觉醒的形式主义批评或艺术批评潮流之后,“文化批评”的风起云涌。

从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化批评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应时应势的必然,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仅仅把电影看做艺术或文本而进行艺术或审美的批评已经远远不够,不能解决诸多迫切的现实问题。如关于“娱乐片”的讨论,就是一个超出了艺术本体而主要关涉功能、受众甚至电影工业本性的争鸣与探讨。

近年来,中国电影批评界和以大卫 ·波德维尔的“大理论”批评为代表的西方电影批评界,涌动着对文化批评的较为激烈的反思潮流。对电影批评的困惑、反思和希图重建,是一个中外皆然、带有普遍性意义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电影批评界对电影文化批评的反思一直在进行,即使在文化批评兴盛之时。的确,当时的文化批评实践还难免存有夹生之嫌,也有着泛意识形态化的趋势,更有着总是以西方话语说自己事的“话语恐慌”感。新中国电影 60年或改革开放 30年后的今天,这种反思仍在进行,而且渐趋激烈,甚至不乏完全否定的看法。如陈山先生曾批评:“这个以西方的尊神命名的中国电影理论新秀的‘独立宣言,公开声明与鲜活的一线创作剥离,走西方纯学院派电影理论之路。事实胜于雄辩,这样的理论‘独立,不但丧失了由前辈电影理论家钟惦

等一代人甚至用生命开创的建立中国原创电影美学的最好时机,也使得一部分富有才情的青年学者在电影观念极其活跃的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前夕集体退场。 ”[2]

文化批评虽已落潮,但并未消失,其方法、精神成为今天电影批评的遗产、传统和有机组成。文化批评的方法更加符合电影的大众文化品性,与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转向,商业化逻辑的进一步强化是合拍的。就此而言,随着大众文化转型的深入,电影文化批评依然具有生命力。

(二)艺术批评的失语

新时期以来,电影批评的第一阶段带有反思和清理地基的性质,关注电影本身,讨论诸如电影与文学性(“电影就是文学”)、电影与戏剧性(“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语言现代化、“声音本体论”等问题,意在强调电影的语言本体、艺术本体等“电影性”问题。此间中国电影理论建设,“廓清自身的属性、功能及创造规范是当务之急。 ”[3]此一阶段的理论建设既是对“文革”以来自身问题反思的必然,也是对巴赞、克拉考尔等外来理论皈依(不乏误读)的结果。此间惟一与电影本体关系不大但意义深远的是从“娱乐电影”开始的关于电影的娱乐“功能论”争议,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而夭折。

在这种情势之下,批评界的困惑不可避免。当时有不少理论工作者在面对张艺谋作品时感到一种“方法论的苍白”,“我们无法找到适合于张艺谋电影的套子或框子,找不到衡器,也就无法确定衡量其价值的标准。 ”[4]“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现成的理论框架和模式来相对完整地讨论张艺谋电影。美学批评? ‘先锋 /大众 对置模式?意识形态批评? ‘作者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学?生命哲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我们面对的是方法论的苍白,在八方搜寻、殚思竭虑之下亲身体验了认知视角和理解基点的失落所带来的困惑迷茫”。[5]在我看来,这种困惑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张艺谋电影发生转向,离开精英知识分子要求的那种艺术电影、“作者电影”越来越远的结果。

毫无疑问,电影的艺术批评今天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在某些商业大片一味追求视觉奇观、轻忽叙事和故事的今天,对于叙事、情节、结构、电影语言等基本艺术要求的强调是有必要的。但电影是一种以大众文化性为主导的艺术门类,是一种满足观众世俗理想的“世俗神话”。就此而言,艺术形式方面的标准成为一种“弱指标”。那么,以审美、品位、精致、风格、韵味、整体、意义等为宗旨的形式批评、艺术批评有时就难免“削足适履”、“南辕北辙”了。电影还是一种“强视觉艺术”,以画面为主要媒介,声音元素、外在情节、人物的行为动作、尤其是对话语言等,接受过程中则居于次要地位。商业电影长于造型,弱于表现心理,不适合表现诸如个体意识、个人记忆、梦境与幻觉、心灵自传、叙事游戏等“艺术电影”、“作者电影”所擅长的内容,它是面向大众的、通俗化、消费型的艺术。这使得诸如注重故事母题、主题类型、原型人物、类型人物、叙述模式、民间文化智慧等分析的文化批评大有用武之地。因此,电影的纯艺术批评不可能再是显学,其对电影的推动作用明显减弱。但目前占据中国电影市场格局主导地位的大片,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过分追求视觉奇观,重视听刺激、轻故事叙事的问题,对此,我们显然缺乏足够深入细致的批评和反思。在这方面,以分析影片的叙述、结构、镜头、场面调度等方面见长的艺术批评,应该有用武之地。

四、产业批评与网络“微批评”的崛起

(一)产业批评的实用与尴尬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中国电影批评领域的新生力量。不妨说,产业批评的异军突起,恰恰是针对文化批评空泛、封闭、过度阐释的弊病,因此有研究者指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出现早已将 ‘无根的游谈 远远地抛在了后边”。“电影产业对内地电影理论界原有存身基础的震撼也应作如是观。面对陌生的文化产业,整个电影理论的观念、体系和存在方式究竟如何革新,这正是新世纪电影理论家所要正视的课题。 ”[6]

电影批评的产业研究转向是一种客观现实,却凸显了不少问题。诚如论者指出,当下作为显学的产业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电影产业研究应该属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的研究,本质上不属于电影学的本体研究,因此对于电影产业的研究,除了丰富与拓展电影研究的视域之外,也对电影的本体研究造成了戕害,特别是许多对电影的内容与形式缺乏基本了解的管理学、经济学者的介入,在电影产业研究中居然可以丝毫不涉及电影的内容”。[7]因此,如何深化产业批评,是电影理论批评界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endprint

毫无疑问,要进一步解析《失恋 33天》《人再途之泰》《小时代》《天机 ·富春山居图》等的票房成功的奇迹或怪相,除了艺术分析、档期、营销等的产业分析外,还可以进行受众心理、文化心理、象征性、寓言性、原型性、社会话题性、议程设置等的分析。只有多学科地、尽可能丰富立体全面地进行分析解剖,才可能接近真相——那条“现实的渐近线”

展壮大,电影的产业批评迅速崛起,成为(巴赞语)。

(二)“微时代”的微批评趋向

面对文化批评的淡出,“艺术批评”、“形式批评”的失效,和“产业批评”对于电影文本的远离,再加之电影外部环境的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全媒介语境导致的电影传播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批评的崛起是势所必然的。

毫无疑问,在今天以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为载体的电影影评迅猛发展,在新媒介、全媒介的背景下,观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可以发表议论和评价,可以吐槽,而网络影评对票房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甚至有的导演都承认雇佣水军帮助宣传营销,这充分证明了网络影评的不可小觑。

全媒介时代以电影、影院为发端的公共文化空间绝不限于影院,而是一个遍布各种媒介、众声喧哗的跨媒介舆情空间。但电影的网络批评也面临诸多问题。诸如情绪化、谩骂化的非客观公正性,难辨是否水军的非实名制等。如何规范化?要不要规范化?能否真正起到让受众辨别影片优劣、推动电影产业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关注的。

总之,近年来,在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电影批评的形态、功能等都正在发生着巨变。言简意赅、网络体、微博体的影评客观上鼓励用最简括的文字抓住影片最核心的创意问题,直接表达意见(赞!或是衰!),最能抓住眼球。简言之,就是电影批评“微批评”化了。这或许是电影批评在“微时代”,在当下现实语境中秉持的持续开放的态势,更是电影批评葆有生命活力,继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微时代,“大数据”,是无数的“微我”、“无序”和 “小数据”组成的。我们只有不放弃,不抛弃,不自暴自弃,才能进化生成新的电影批评形态和重构新型电影文化空间。

注释:

[1][英]迈克 ·费瑟斯通.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39.[2][6]陈山.回望与反思:30年中国电影理论主潮及其变迁[J],当代电影,2009(3).

[3]远婴.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发展主潮[C],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18.

[4]陈墨.张艺谋电影世界管窥[J],当代电影,1993(3).

[5]应雄.别了,80年代——张艺谋电影论纲[C],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4.1.

[7]林少雄.宏阔的缝隙与错位的对接——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一点思考[C],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三十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6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时代媒介时代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e时代
e时代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