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交互过程

2014-08-28 16:09崔道江
南北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交往倾听沟通

崔道江

【摘 要】现代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交互”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和互动,就需要一种心灵和思维的沟通,而沟通能否达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倾听和倾听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关键词】课堂教学 交往 沟通 倾听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80

《现代汉语词典》对“倾听”的释义是:细心地听,多用于上对下。这是社会交往中基于沟通的倾听,因此,究其本质倾听实际上是交往过程中实现沟通的重要技能。事实上,在沟通过程中倾听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花费在接受上的各种方式中,倾听占用的时间,要超出其他沟通方式许多,美国学者曾做过统计:书写9%、阅读16%、交谈35%、倾听40%。

不仅如此,MBA核心课程《管理沟通》还认为:倾听必须是人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必须思考、接收、理解,并作出必要的反馈。同时,倾听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因此,倾听是以视觉、听觉为媒介,吸收和理解对方思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可见,倾听不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听”,而是一种主动吸收和积极参与的动态过程。

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本质属性是师生的交往。既是交往、互动,就需要沟通,那么“倾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当然不容忽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也在“倾听”,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教师的“倾听”只是一种静态的、预设的听,教师只是在等待学生的答是不是在自己的预设之中,而忽略或放弃了倾听本应获得的丰富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这样的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学生,使学生失去生成与建构的可能,从而扼杀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课堂教学中,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师生之间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和互动。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和互动,就需要一种心灵和思维的沟通,沟通能否达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倾听和倾听的质量。

我们知道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现代教学过程,常常要借助“对话”来实现。这里所说的“对话”,当然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这种“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建构“意义”的过程。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从“传话者”、“独白者 ”变为“倾听者”。

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究竟要倾听什么?我们认为应该倾听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与方法;倾听学生在学习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具有倾听意识的教师往往在倾听中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则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善于倾听的教师总能点燃那一支支亟待点燃的火把,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

倾听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学生思维的轨迹,进而可以让我们适时地调整策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意义建构和知识生成。学生提出的方法有时是教师始料不及的,但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稍加转换,使得利用中间值1比较大小的方法思路自然形成,这样的教学不是在灌输,而是在点燃,是师生思维在倾听中迸发出的灿烂火花。

倾听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种理想的沟通,进而创造一种民主、和谐、激情涌动的课堂。教师在倾听时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一个小小的赞赏的动作或等待,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被理解的欢欣、一种被尊重的满足,进而就可能焕发出强烈的进取与自主的精神。李芒教授在《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一文中强调:“学生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明确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产生了希望表现自己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学生迈向未知经验领域的意志源泉。如果学生没有试图尝试新经验的意志或心向,教师的任何帮助都是无济于事的。”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应该是以促进交往与互动、促进生成与建构的动态倾听,这才是课堂教学中目的明确的有效倾听。但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有效倾听?我们认为首先是教师倾听的态度,即倾听人对对话者应有足够的尊重,并由衷地承认其潜在的价值,此时,教师应对学生采取接受的态度、注意学生的话语和行动,在讲话人讲话时,应注意倾听,投入地倾听,并跟随讲话的思路,而非自己的思路,同时反馈给学生必要的信息,给其必要的鼓励、尊重。课堂中的有效倾听还应该做到,目光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接触且保持身体前倾并用点头等方式做出必要的反馈等等。这些方式往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一种良性的沟通,从而使倾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显示出强大的教学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在一次谈“教师课堂交往的微技能”时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技能,应该具备认知与情感沟通的技能。学会倾听,掌握倾听,尤其是善于有效倾听也应该是当代教师的一项“教学微技能”罷。

参考文献

[1]《管理沟通》44、45页.申明、姜利民、杨万强编著.

[2]《发生认识论原理》第一章“认识的形成” <瑞士> 皮亚杰著.

[3]《从系统论到关系论——论信息社会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李芒.

猜你喜欢
交往倾听沟通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会用“耳朵”与学生沟通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