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康 贾音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1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健美操学习中产生心理障碍因素的分析,进而探讨教师在教学中怎么样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消除学生学习健美操中的心理障碍,做到育体、育心相结合。
关键词 心理障碍 教学手段 育体 育心
高校作为祖国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体育肩负着培养这些高层次人才健康体魄的重任。健美操是高校体育选修课的热门内容,以其独特的创造性、高度的技艺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以及优良的协调性而吸引着大批大学生的参与。然而,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有别,加上心理素质不过硬,造成健美操学习中的巨大障碍,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
健美操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灵敏素质,这样才能合上音乐做出优美的动作来,有些协调、灵敏素质缺乏而且意志不够的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一旦遇到难度较大的、协调性强的动作,就会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放弃的消极思想,造成学习的心理障碍。
(二)教师教学手段的不科学及教师的主观偏爱
教师为了急于求成,在教学中盲目的增加运动负荷,要求的单一模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一律高标准、严要求,使一部分运动能力差的学生长期遭受失败的困扰而滋生自卑心理导致学生机体的适应性下降,造成伤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又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诱导,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出现心理障碍。
(三)动作难度的变化和技术动作的复杂程度
老师在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分析评价自己学生的技能水平,不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动作结构编排不合理,难度动作和操化动作的跨越太大,学生做起来很难适应这种跨度,导致学生做动作时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加之学生心理素质的薄弱,在做动作时根本不顾音乐节拍,造成动作与音乐脱节,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容易对健美操产生厌倦心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四)训练环境的改变以及观看训练或比赛的人数
有的学生由于对平时上课环境的熟悉技术水平发挥得很好,一旦换了场地就容易造成紧张心理,加上观众的增多,过度紧张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学生在新观众的注视下缺乏自信、自我怀疑,就会产生过度紧张情绪,出现动作失误,心理障碍的产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心理障碍消除的方法
(一)加强基本素质的训练,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基本的运动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灵敏。健美操作为一项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项目,其高度的协调性,流畅的完整性促使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安排适量的素质训练,为基础差生学习技术动作打好基础,基础扎实了,学动作就变得容易,学习信心也会因此得到增强。
(二)教学要循序渐进,难易结合
教師要正确处理难与易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从学生的身体状况出发。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应做到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克服急躁情绪。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能分解的尽量分解,以便于学生掌握。对那些基础差、掌握动作慢和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教师要耐心诱导,逐步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练习的信心。
(三)在教学中做好示范教学,激励和鼓励学生
教师准确、清晰、轻松、优美的示范既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意向,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完成动作的信心。同时,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以鼓励,并在全班做正面教学示范,对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以激励的方式促使其更加努力。
(四)改善场地器材条件,为学生完成教学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良好的场地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感,也是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或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要尽可能地消除体育课上出现的心理障碍,就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器材的有关规定,不断改善体育场地、器材和配套服务设施。
三、结论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激发学生意志、动机、兴趣来增加练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基本素质的训练,在训练中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讲解的规范性,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找到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建立学生正确的训练理念,同时,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场地器材,从而逐渐消除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姚家新.运动心理学[M].武汉体育学院教材.2007(2).
[2] 邹京.健美操教学中基础差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及消除[J].中国体育科学.2008(9).
[3] 门彦阁.对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心理障碍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
[4] 齐慧侠.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
[5] 张武.体育教学中高职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控研究[J].体育科技.2003(1).
[6] 李金芬.体育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5).
[7] 张家平.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学校体育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