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图像 破解难题

2014-08-28 05:43
物理之友 2014年9期
关键词:物块定值加速度

(山东省宁阳实验高级中学,山东 宁阳 271400)

物理图像是形象描述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有力工具,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手段.近年来,物理图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的是解图像题,有的则是要用图像来解题.在高中阶段的实际教学中,为了深化对图像问题的认识,老师常常会总结认识理解图像的规律:“轴、点、线、面、斜、截”,穷尽了图像信息.而正确合理使用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题,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难解的题,若能与函数图像相结合,则可变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让解题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1 定性分析,图像独辟蹊径

图1

例1 如图1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解析:对于选项A,只要系统在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就对系统做正功,使其机械能增加.对于其具体运动情况:设x为弹簧形变量,初状态:aA=F/m,aB=0,此后,对于A:F-kx=maA,由于x不断增大,所以aA不断减小.对于B:kx=maB,由于x不断增大,所以aB不断增大.

在这一过程各物理量不是变大就是变小,比较混乱,若用图像解释则比较清晰.作速度图像和加速度图像(如图2),粗线表示A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细线表示B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a-x图像的横轴是用弹簧的形变量的变化来表示的,注意交点、x=xm点及x=0点的含义.t1和t3对应A、B速度图像上点的切线斜率相等,即加速度相等,t2和t4是两物体速度相等的点,A、B两图线与t轴构成图像面积之差表示位移之差,在t2时刻达到位移差最大,在t4时刻位移差为0,0到t4时刻完成了一个周期,接下来重复这个周期的运动.B、C、D选项正确.

图2

图3

例2 如图3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由于Q=μmgscosα,且μ1>μ2,P点距A端较近,无法确定两过程中Q的大小,选项B错误.

图4

由于前一过程加速度a1逐渐增大,后一过程加速度a2逐渐减小,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在前一过程较长,作出速度图像如图4所示.让两者与横轴构成面积相等,即位移相等,则时间可以确定,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选项D正确.

利用物理图像时要根据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上定性地或者定量地画出相应地函数图像,根据图像的交点、斜率、截距、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进行分析、推理、计算.

2 定量计算,图像架起桥梁

例3A、B两汽车站相距60km,从A站每间隔10min有一辆汽车匀速开向B站,车速大小为60km/h.若在A站正有汽车开出时,在B站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向A站,问:

(1)为了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最多,B站的车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后多久出发?

(2)在途中,从B站开出的车最多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车?

解析:以A站为参考点,每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的s-t图像(如图5)为一排与t轴成锐角的倾斜直线,为了遇到的车最多,B站的车至少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后50min出发,根据B站汽车的s-t图像与A站汽车的s-t图像有11个交点,所在途中最多能遇到11辆汽车,利用此s-t图像,还可以比较容易地求出任意两车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图5

图6

例4 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如图6所示的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

(1)请根据图6,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7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图7

(2)若电压表的读数为U0,则I=.

(3)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如图8),由此可知电池内阻(填“是”或“不是”)定值,短路电流为mA,电动势为V.

(4)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如图8).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8

解析:(1)实验器材连接情况如图9.

图9

(3)路端电压U=E-Ir,若r为定值,则U-I图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由曲线a可知电池内阻不是定值.

当U=0时的电流为短路电流,为295μA;当电流I=0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E,为2.67V.

(4)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U1=1.5V时,电路中电流I1=0.21mA,连接a中点(0.21mA、1.5V)和坐标原点,此直线为此时对应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外电路电阻(定值电阻)的U-I图,和图线b的交点为实验二中的路端电压和电路电流,如图10所示,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97μA、U=0.7V,则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UI=0.068mW.

图10

当直接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试用图像法就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求解外电路消耗功率时,无法直接用欧姆定律计算接入工作电流及电压时,将电源的伏安曲线与外电路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同一个图像上画出来,找出两曲线的交点,即电源和灯泡的工作点,然后再求解功率.

总之,物理公式能严谨、准确地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则形象直观地表达了物理过程和规律,形象地反映了两个物理量间的依存关系、变化规律,巧妙地利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思路清晰、灵活,可迅速突破难点,提高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白莉,徐文萍.让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

张敏娟.利用图像法巧解物理问题.学苑教育,2011,(9).

俞贵玲.用物理函数图像法解物理题例说.甘肃科技,2005,(4).

胡颖毅.巧用图像法解2011年高考物理压轴题.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5).

马广平.图像法在解决高中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2012,(11).

猜你喜欢
物块定值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