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铱丢失”事件 拾取物理课堂缺失

2014-08-28 05:43
物理之友 2014年9期
关键词:放射源放射性高中物理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1)

图1

2014年5月7日上午,南京中石化建设公司工人王某在车间门口打扫卫生时,看到地上有一条链状的物品(如图1),直接用手捡起放在裤兜内,直到中午11时30分回家后才将其丢在自家的杂物堆里.他并不知道捡到的是遗失的放射源铱192,只是想用作钥匙的挂链.至此,王某已经遭到伤害,于12日转移至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右腿出现溃破和脓肿……

此“铱丢失”事件发生后,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笔者内心受到强烈触动,虽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中有“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绝大多数老师只是简单提及,未能着重强调放射性的防护.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高中校园,有多少学生能知道合理防护呢?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线物理教师太看重高考物理的重点知识和解题技能,而忽视了教学中最富有生命的内容.为此,值得所有同行反思.

1 对比课程标准,拾取放射防护的缺失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的危害和防护.建议教师介绍常见的射线防护方法.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伤害,人们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在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止放射线的外泄;用过的核废料要放在很厚的重金属容器内,并深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对那些有放射性的物质要有防范的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图2

现实中,本节教学实况是:教师首先会比较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区别,列举实例讲解放射性的应用,简单归纳利用射线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利用它的射线,二是作为示踪原子.最后,“辐射和安全”大多数教师一句话带过,或者留给学生课后阅读.剩余的时间,用作核反应方程式练习.至于教材“问题和练习”,国际通用的放射性标志(如图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志?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在有这样的标志的场所,应该注意什么?绝大多数师生选择了视而不见……

笔者受“铱丢失”事件启发,深感当初淡化放射性防护的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是有缺憾的.为此,决定以本次事件为素材,利用半节课的时间,拾取放射防护的点点滴滴,就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首先,简述了铱丢失事件,同时介绍了国内最严重的事件:1992年山西张有昌在井口看到一个金属圆柱体,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最后这个金属块导致张有昌父子3人死亡,也伤害了妻子张芳和腹中胎儿,并影响100多人.

其次,介绍放射源流失现状,2004年国家进行了放射源普查,拥有放射源的单位超过10000家,放射源超过14万枚,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目前约2000枚废旧放射源下落不明.同时,中国还有越来越多的放射废弃物无处安放,对国人安全和环境构成威胁.

最后,向学生普及放射防护的基本常识,因为放射源无色无味,在正常的情况下看起来就是一个金属物或者铅罐.对于垃圾、路面、草丛或其他地方的来历不明的金属,以及精美、夜间发光的物体不要随意捡拾.发现可疑放射源拨打环保热线12369.

2 淡化应试教育,关注环境教育的资源

放射性的防护,为什么受到轻视?或许因为物理考试没有文字论述题,或许高考题不会出现:“在有放射性标志场所,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那高考考试说明中“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放射性同位素”考点究竟怎么考?不妨对江苏2008年—2014年的考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

表1

通过表1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升学考试着重考查物理原理和规律,因为考试着重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所以课堂教学将多数时间用于练习,而从未考查放射性防护,使其受课堂冷落.总之,现有的物理课堂受应试教育的牵制现象凸显.作为物理教育工作者,不能自始至终总是被高考试题束缚,课堂教学得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渗透必要的环境教育.

值得肯定的是,初中物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如详细介绍噪声污染,教育学生要有公德意识;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为开发无污染的能源做贡献;着重介绍温室效应、光污染等……

有了初中的铺垫,高中物理在环境教育中还有哪些资源?留意高中教材知识体系,很多环境资源也可以挖掘,比如:

(1)电磁波污染.介绍电磁波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向学生介绍合理放置和科学使用家用电器的常识.

(2)核能的和平利用.它是清洁的能源,目前主要是用来发电.但是,要杜绝原子弹爆炸、核电站事故惨剧的再度发生.

环境是一个由多个领域的相关方面聚集而成的综合整体.从科学认识的角度看,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伦理学、文化、艺术.所以,涉及到环境教育的物理教学内容,物理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把这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

3 研读教材考纲,关注环境教育

从铱丢失事件,笔者觉得教育学生爱惜环境、保护生命,这比高考分数更重要.翻阅教材,扪心自问:除了淡化了环境教育之外,物理课堂还丢失了什么?

笔者惊讶的发现:高中物理教学岂是只淡化了某些知识点,而是舍弃了一些模块.物理考试大纲规定必考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3-2,也规定了选考模块:在选修3-3、3-4、3-5和2-2中选考两个.根据这些规定,在各省的考试说明中,对于选考模块则出现了不少的选择性规定(如表2).

如江苏省南通市区的情况,现在高中物理教学绝大多数选考选择了3-3和3-5两个模块.3-4这本教材考试不做考试要求,加上教学课时紧张,所以学校对3-4教材进行了舍弃.仔细翻阅3-4的教材,对于那么多经典教学内容从课堂无声消失,感到无比的遗憾.

表2

为此,笔者多花一周的时间,以讲座的形式介绍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波、电磁波和相对论.着重介绍实际应用:如共振中播放了著名的布劳顿蹋桥事件图片,还有被风吹倒的“塔科马海峡大桥”的视频,普及避免共振的方法;生活中的多普勒效应介绍了彩超的原理,就是医生向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液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还有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光纤(内窥镜),立体电影的摄影和放映,狭义相对论的尺缩钟慢效应等等.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每个物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提升民族素质,在接受考试制度挑战的同时,要做些大胆的尝试和改革,把教学重心从窄而深转为宽而广,为物理教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渊小春,范中和,王欣.物理学中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5).

廖伯琴.我国选拔性考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物理教学探讨,2013,(1).

猜你喜欢
放射源放射性高中物理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宁夏铱-192放射源辐射事故调查及分析
一起铯-137放射源失控事故应急监测探讨
基于梯度上升算法的丢失放射源搜寻方法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