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
摘 要: 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为多义词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原型范畴理论,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并提出其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 一词多义
一、引言
一词多义作为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一个词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诸义项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一术语是在19世纪60年代,首先由语义学创始人布雷尔提出的,此后,语言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经济性、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性。英语中绝大部分词汇都是多义词,这常常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并探讨其对英语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二、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观点,是由经典理论发展来的。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强烈批判了经典理论,以game范畴为例,提出“家族相似性”概念。他指出game范畴的每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但是每一相似之处并不一定为其他成员所共有,所有成员都是由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的。Wittgenstein通过对游戏这个例子的研究,论证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后,美国人类学家Berlin和Kay对颜色范畴进行了研究,从此开始对原型理论的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语言中都有基本颜色,人们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作为参照点,对颜色进行划分,这些颜色的参照点就是焦点色。同时,美国心理学家Rosch将对焦点色的研究扩展至其他范畴,如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并总结其他学者对范畴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发展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对范畴的认知,就是以原型为参照点,其边界通过范畴中成员的典型程度不断向外延伸,从而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的范畴。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各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这种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使它们归入同一范畴。原型范畴有以下特点:(1)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认知,需要有所变化;(2)特征有中心的、重要的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性的属性之分,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属性相叉;(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4)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赵艳芳,2001)。原型范畴在边缘上是模糊的、开放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边界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使新成员比较容易进入该范畴,成为边缘成员,而不必从根本上改变整个范畴的结构。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汇意义就是一个原型范畴,每个单词都有基本义和引申义。所以,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范畴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范畴,义项具有典型和边缘之分,多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原型义项即词的本义,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首先被认知的,其他义项通过隐喻、转喻等延伸出来,并向外扩展形成一条或多条意义链。大量的研究表明,原型范畴理论在处理一词多义性方面已经显示出十分强大的解释力。Taylor以climb为例,用意义链代替家族相似性,解释多义词各项之间的联系,即意义A与B有关,意义B与C有关,意义C进一步衍生出D,等等。
在语义延伸过程中,除了这种链锁型方式外,还有辐射型方式,即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围绕它派生出其他许多意义,这些义项与原型义项有直接必然的关系,但又互相独立,即综合型方式。如head的基本意义为“头,头部”,在延伸的过程中,围绕这一原型义项,逐步产生多个边缘义项,如头脑、首脑、主管、源头,等等。王寅(2001)提出在词义发生变化时,可能会两种方式兼而有之,从基本义项开始,链锁型和辐射型交替出现,如board的本意是“一块薄木板”,在此基础上辐射出“桌子”、“船边甲板”、“布告牌”等多个义项,而后又通过链锁方式,从“船边甲板”衍生出“上船”、“上车、上飞机”等义项。
不管是链锁型、辐射型还是综合型方式,词汇的多义化过程通常都是人类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认知的过程。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构建了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使人类可以随意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当今时代,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人们一般是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来表达新概念。这种创造性隐喻和转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也为一词多义现象从认知层面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所以说一词多义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经济原则和概括原则。总之,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一词多义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是人类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产物。同时,原型范畴的边界模糊性和成员等级性,对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尽管有学者提出原型范畴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一次多义教学有指导意义。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一词多义不够重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片面孤立地解释多义词在某种语境下的含义,忽视了各义项之间的联系,通常导致学生只是片面地理解多义词的范畴。二是脱离语境,把多义词所有的含义简单地罗列出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也不强调原型义项的核心地位,这往往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无疑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英语中多义词占很大比例,特别是一些核心实义词,义项比较丰富,寻找词义演变的内在规律和词义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繁多的词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前人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前文的理论介绍及对一词多义的解读,下面总结一下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endprint
(一)重视多义词的原型义项。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得知,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有一个意义处于中心位置,即原型义项,其他义项都是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辐射或衍生而来的(谢志辉,2011)。从人类认知规律角度我们知道,原型是最容易被习得和接受的,它对非原型义项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讲解一词多义时,应首先确立原型意义并重点讲解,让学生深刻了解多义词的核心,进而帮助理解和记忆其他义项。
(二)以原型义项为中心,重视原型义项与其他义项之间的联系。
由上文可知,原型义项是多义词的核心,其他义项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各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在讲解一个词的多项义项时,应该从原型义项出发,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多义词不同义项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帮助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理解词汇意义延伸和变化的内在机制,对多义范畴有全面整体的理解,才能减轻记忆多义词的负担,提高效率并正确使用多义词。
(三)重视隐喻和转喻意识的培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隐喻将原本不是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并到同一类别中,由相似性引发联想,产生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任俊莲,2013)。以blood为例,其基本义是“血”、“血液”,基于隐喻认知,衍生出了其他义项,如血统,家世;伤亡;暴力等。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除了隐喻之外,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基于同一范畴中不同事物之间的邻近性,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识别另一个概念实体,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中的其他部分(任俊莲,2013)。既然一词多义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是人类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产物,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意识,提高隐喻和转喻能力,这对于学习英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四)重视多义词的动态变化。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有的词义会消失,有的词义则会兴起;有的词义范畴会缩小,有的则会扩大;有的原型义项会淡化成边缘义项,有的边缘义项则会发展成原型义项。在教学中,要分清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而不是只依赖词典。词典中的词义是静态的,是词的语境意义固化的结果,不能反映各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以动态发展的思维对待词义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义,而不是生搬硬套。
五、结语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种种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充分的理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重点讲解原型义项,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寻找原型义项和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家族相似性;务必重视隐喻和转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词汇发展的动因和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注意多义词义项的变化,切勿机械记忆一词多义词汇。通过这些方式,改变传统的英语一词多义教学方式和机械的学习方式,提高词汇的习得效率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Rosch,E.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3(4).
[2]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2001.
[3]刘晓璇,宫金玲.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4]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4).
[5]卢丽萍.原型范畴理论下的一词多义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
[6]秦晓菲,李瑛.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
[7]宋欣雄,李楚梅.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8]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闻亚兰.语义范畴原型理论视野下的“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3).
[10]谢志辉.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J].长沙大学学报,2011(1).
[1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