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好课后反思

2014-08-27 19:54:51陈晓宏
考试周刊 2014年52期
关键词:课后反思教学行为教学环节

陈晓宏

摘 要: 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对刚刚结束的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一般更侧重于后者。一堂课如果没有课后反思,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每一节课的课后反思都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反思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教训,有益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本文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题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课后反思。

关键词: 课后反思 教学环节 教学行为 教学效果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特别在新课程实施后,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困惑,自己以前视为宝贵的经验却在现在教学过程中屡屡碰壁,曾经让自己得意的教学方法却在现在课堂上不见效果,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基于此,我们不得不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现在的课堂上,什么才是优秀的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反思应运而生,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课后反思呢?

一、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一看目标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总要求和本年段的教学要求。二看目标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是否符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三看目标是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一是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和贯通性。教师应该反思教材编排体系和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性,多思考本单元和本课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前移或者后移不行吗?二要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课堂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内容太深、课堂费时多,课后占用时间也多,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结果事倍功半。课堂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必须建立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否则,会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是对教材处理和时间分配的反思。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在课堂上临时改变,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二是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反思。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教者应注意哪些问题适合探究,哪些问题适合展示,哪些问题适合实验操作,哪些问题适合讲解。

4.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是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提高教学效率是学校和老师的共同追求。因此,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深刻反思,用新课程理念重新审视课堂评价标准,构建新的课堂效果评价体系。

二、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1.反思教师“讲”的行为。

目前,老师们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表面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及教学实效。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2.反思教师“提问”的行为。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做观察、分析和归纳后,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做“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实际,一味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又缺乏教师的进一步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3.对课堂合作学习行为的反思。

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眼下,我们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效率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二是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三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三、对教学问题的反思

1.对教师、教材问题的反思。

在教学中,每堂课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教材内容处理不妥,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师生活动不够协调等,如果不及时查漏,则无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每次课后都应该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多积累“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地寻找“治疗”方法,使自己今后上同类课时不再出现类似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2.对学生问题的反思。

现在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防不胜防,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百科全书,不要把自己神化,碰到疑难问题时在学生面前无需掩饰,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我不知道”,这远比告诉学生一个错误的答案更好,但如何解决不知道问题的方法,教师必须清楚,告诉学生该如何做。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一起寻找资料,进行验证,解决疑难问题。

总之,一堂课结束以后,静下心来,认真回顾,会发现很多成功与失败之处,如果我们都能及时反思、改进,那么,我们的教学能力会一天天提高,教学效果会一天天增强。

猜你喜欢
课后反思教学行为教学环节
立足新课改,教好高中数学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万丈高楼”由此始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1:06:5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强化学校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45:10
探索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