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电影『源氏物語 千年の謎』[1]是围绕藤壶女御和光源氏继母子乱伦事件这个主旨来展开的。作品中的理想女性藤壶女御拥有超越常人的理性,而光源氏身上却弥漫着浓厚的感性色彩。影片中,理性与感性先后两次剧烈交锋。第一次交锋,光源氏被藤壶女御三言两语制服。第二次交锋,理性屈服于感性,继而发生了继母子乱伦的悲剧。
[关键词] 理性;感性;电影;源氏物语
一、理性的藤壶女御
“理性”一词在汉语辞典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能力),一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2]。在日语近义词辞典中,理性的意思是「道理によって考え、判断する能力」[3]//根据道理进行思考、判断的能力;「人間の特性として認識したり理解したりする能力。また感性の衝突を規定する能力」[4]//“人类所特有的认识、理解能力。以及控制感情冲动的能力”,它与“热情、情念”相对。
影片对藤壶女御理性方面的刻画,主要是围绕“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或“控制感情冲动的能力”来展开的。影片中有一组镜头,即光源氏加冠之夜,桐壶帝与藤壶女御亲热的过程中,女御无意中发现即将离宫居住的光源氏站在帘外注视着帘内一幕,她无比惊讶却显得出奇地冷静。礼法森严的深宫,床帏之事被人偷窥,被偷窥者尤其是女性的反应照理是比较偏激的。然而藤壶女御只是满脸的讶异,她似乎在努力隐忍克制着,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来,肢体也没有表现出异常反应,因此桐壶帝没有丝毫察觉。推算女御年龄,其时不过桃李年华,其理性却远远超出常人之上。另一组镜头是藤壶皇后(其时女御已经封后)出家时的理性刻画。从小皇子出生前后桐壶帝的态度及桐壶帝临终托孤的情形分析,藤壶皇后证实了自己先前的判断,那就是小皇子的出生了却了桐壶帝一生的夙愿。因此,在先夫的送葬行列中,她对光源氏说:“我越来越觉得,先皇对我们的罪行都了如指掌。他明明都知道,却还将我们的孩子立为东宫,我要珍惜他这份心意。”在为桐壶帝守孝期满后,藤壶皇后毅然出家。其时她依旧美貌如花,且身处皇后尊位,未来又有东宫太子可以指望,本可享尽俗世荣华富贵。然而虑及先帝为中兴皇室做出的牺牲,念及与先帝之间深挚的爱情,也为了小皇子日后顺利继承大统,皇后义无返顾地削落了一头秀发。尽管光源氏纵马驰往寺院苦苦挽留,理性的皇后丝毫不为所动,她只是平静地看了光源氏一眼,就此遁入空门。藤壶皇后能在风华正貌之时抛舍现世荣华,与青灯古佛相伴,正是理性人物的典型表现。
二、感性的光源氏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感性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最低阶段,即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它的对象是一种纯粹的表象”;日本心理学家三浦佳世说,「感受性」特指“处理多义、暗示性情报时的直觉能力。”[5]汉语辞典中将感性定义为“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能力)”[6]。而日语近义词辞典对感性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接受印象的能力”,二是指“感觉器官受外界刺激产生的活动”[7]。维基百科日文版则将感性解释为“一种认识能力。尤指认识来自评价善与美之印象之内涵意义的能力。”又说“它是一种说不清的、无意识的、直觉的东西”[8]。感性强的人,相对敏感、多情、容易冲动。
影片对光源氏的感性刻画着墨较多。如光源氏新婚之夜的一组镜头。光源氏与新娘葵姬同衾向背而卧。葵姬矜持自重,她所学的礼仪规矩似乎告诉她,新婚之夜不便与夫君过于亲近。而光源氏幼年丧母,对于充满温馨的母爱的缺失,使他与普通人相比,对爱有更深的渴求。葵姬的态度,让他觉得新婚之夜不如想象中温馨、甜蜜。在黎明之前的黑暗中,光源氏自言自语:“夜是多么地静啊!仿佛这世上就只有你我两人一般。”葵姬的脸依旧向着那边,答道“要是那样,就太不方便了。”光源氏问她原因,葵姬说若仅有他们两人,那就无人伺候了,并且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此时光源氏正好打出一个喷嚏。仿佛是为了印证刚说的话似的,葵姬立刻吩咐仆人准备炭盆。光源氏见新婚妻子内心并不象外表那么冷漠,趁势紧紧搂住她说:“不要炭盆。这样子就很温暖。”可是新娘非常害羞,她借口天亮,挣脱身子隐入帐幕中去了。光源氏呆呆地注视着妻子拉下帘帷……与葵姬之间心意不通,成为日后夫妇疏隔的主因。新婚妻子一个小小动作,便成为埋在心中的一颗不幸种子——光源氏即是如此感性之人。又如光源氏夜访婶母六条妃子的一组镜头。六条妃子书法高超,容貌昳丽。光源氏与女主人隔帘对晤。欣赏妃子手书时,发现一处泪痕。询问中得知乃是妃子思念亡夫所致。妃子温柔的态度,感伤的语调,加上室内暗淡的灯光以及手书上的泪痕,使光源氏想起了藤壶女御。
三、“理性”与“感性”的交锋
藤壶女御理性之强大,完全可以驾御光源氏这匹感性的烈马。影片中,通过光源氏两次夜闯三条宫邸,“理性”与“感性”先后两次剧烈交锋。第一次交锋,光源氏被藤壶女御三言两语制服。光源氏得知女御正离宫归宁,夜闯女御寝殿。女御惊诧万分,她一反被偷窥时的不作为,旋即奔出寝室想把光源氏拦在走廊上。一段精彩对白反映了女御如何用理性制服光源氏的过程。光源氏拉住急欲脱身的女御说:“请放弃挣扎。我无论做什么都是会被允许的,这是由我自己的心决定的。”女御立即大声反驳:“为何口出如此大逆之言?!我可是你的母亲!”可是光源氏不依不饶,先否认“母亲”一说,接着将心底的爱慕与痛苦一一倾诉,并且强行拉扯女御。女御毅然挣脱,她转身俯伏在地板上,冷静而严肃地和光源氏讲道理:“你为什么就不明白,为贪一时之欢,会让你一生饱尝背叛的痛苦?”可是光源氏置若罔闻,依然不肯放弃非分之想。女御只得进一步开导他:“你深陷错觉之中。你之所以对我有这种想法,只因我是你父帝的妃子。若是可以轻易到手的女子,你绝对不会起这种念头。”女御字字句句透着冷酷,好似给光源氏兜头一盆冷水。自一路狂奔至三条宫邸,直至闯入寝殿,光源氏被多年来的单相思折磨得丧失了理智。然而,当他听到女御无情地道出“错觉”“绝对不会”等词句后,大脑渐渐冷静下来——原来,自己在女御心中竟是那样不堪。毕竟,光源氏是富有教养的人,他不愿意女御误解他心中“纯洁”的爱情,不愿被自己最爱的人当作卑俗的猎艳之徒。他开始垂头丧气。稍顷,无精打采地问道:“您是那么想的吗?”说完就悻悻地离开了。女御如释重负。在这一场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倘使藤壶女御不具备高度内敛的理性,或者其理性在光源氏张扬的感性面前稍稍示弱,俱不可能将感情冲动的光源氏制服。
第二次交锋,理性屈服于感性,继而发生了继母子乱伦的悲剧。葵姬去世之后,紧接着六条妃子又决定赴伊势,光源氏深受刺激。回思一切不幸的根源,乃是自身对于母妃的不伦之恋,于是光源氏决定趁女御再度归宁,当面做个了断。他冒着大雨夜赴三条宫邸。女御也听说了葵姬和六条妃子的事。她将光源氏让入厢房,静静地听他倾诉。“我为什么这么爱您?我想起来了。在宫里与您相遇,我们一同读书,抚琴至天明……我明知无法与您结合,但一直保有这份爱是我的宿命。如果我够强大,可以独自承担这份痛苦,就不会伤害任何人了。”“我是专为告诉您这些才来的,不会再有下次了。”光源氏将压抑多年的恋情一番倾吐之后,长舒了一口气,冲动的情绪亦渐归平静。他疲累、沮丧,打算转身离去。剧情发展至此,理性依然占据上风。假如藤壶女御不加挽留,任他就此离去,继母子乱伦的可悲事件便不会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光源氏的银幕形象和小说是有出入的。小说中的光源氏,既有浓厚的感性色彩,亦有鲜明的理性印记。与女御私通一事,并非出自纯粹感性。和藤壶女御一样,他也深深了解、同情桐壶帝的痛苦,更多的是为了达成父帝心愿、为了中兴皇族而做出不伦之举。与六条妃子之间,也并非单纯感性冲动,而是怀有政治目的的交往。电影情节和小说亦有不同。如小说中冷泉帝先于夕雾出生,桐壶帝驾崩之时他并非襁褓婴儿,而是垂髫之年的童子。而电影中恰好相反。电影也好小说也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等均为各自的创作意图服务。人物形象与情节的改动正好也给读者或观众注入新的思考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变动有着新一轮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源氏物语DVD中日双字[www.spp5 4.com].rmvb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695.358.
[3][4][7]大野晋.浜西正人.類語新辞典.株式会社角川書店.昭和56.559.7 00.400.
[5][8]ウィキペディア「感性」.
作者简介:蔡荷(1967—),女,湖南益阳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化暨日本文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