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视域下的《土生子》译介研究

2014-08-26 19:28谭跃越马瑞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译介

谭跃越 马瑞香

[摘 要] 本文从跨语际实践的角度对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的译介进行研究,从翻译的文化研究切入,解读《土生子》对传统美国非裔文学的继承和超越,揭开《土生子》独特的魅力。在了解“土生子”境遇的基础上,揭开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 跨语际实践;《土生子》;译介

一、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刘禾女士带给我们的译介研究的新方向。刘禾女士在她卓有洞见的学术力作《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和《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中,提出“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因此,“跨语际实践”,是指在跨文化交流历史和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注重考察新的词语、意义、话语和表达模式,因主方语言与客方语言的接触/冲突而在主方语言中兴起、流通并获得合法性的过程。刘禾的研究范式,大大地拓展跨文化研究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正是在文化的边界中竭力争得的。“跨语际实践”是要扩展历史的观念,即把语言、话语、文本(包括历史写作本身)视为真正的历史事件,特别要揭示话语行为在构造历史真实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制造合法化术语的力量,她所针对和极力抵制的是一种思想和语言暴力,即对过去话语史的遗忘,其对思想史和文学关系史研究的意义正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她拓宽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边界”,使边界不再显得单一,不再仅仅具有文化之间的区分、排斥和对抗的意义。

这一富于方法论意义的“跨语际实践”研究范式,对于长期以来大陆主流文学史研究范式有着强烈的解构与颠覆。她的考察与讨论是从翻译的文化研究切入,处理的材料和对象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内容,其方法论上的意义则不仅对于中外思想、文化历史研究,而且对于中外文学关系和比较文学研究,颇具有启发意义。

二、跨语际实践视域下的《土生子》

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是美国非裔文学历史上一个极具意义的里程碑,可以说,《土生子》使美国非裔文学达到了一个高峰。《土生子》 以主人公别格·托马斯的命运为主线,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惊奇与恐怖,用这种被压抑的叙述为手段,升华了种族创伤记忆,再现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揭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把美国非裔文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美国非裔文学是美国文学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美国文学大部分作品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有的作品也只是当时历史背景的反映,但黑人历史并不尽然,黑人同我们一样从古生活至今,它的文学是连续的。早期黑人文学中,黑人形象都定格在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逆来顺受的老实人汤姆叔叔身上。直到 1940年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的发表,以它成功塑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别格这一崭新形象的出现,立即轰动美国文坛。西方评论家一般都认为从赖特的《土生子》出版后,黑人文学才在美国文学中取得地位,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并在大众中产生较大影响。

做为一本在美国20世纪20—30年代,黑人文学“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抗议题材”小说,《土生子》深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lssance)是美国20世纪20-30年代黑人文化的一次勃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活在美国南部的黑人大量地涌向北方的城市,这既是美国城市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黑人转型,完成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由于黑人本身素质的低下和谋生技能的缺乏,大量涌入北方城市的黑人并不能很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加之白人的歧视和愈来愈严峻的隔离政策,黑人被排挤在一个一个的聚居区(ghetto)中,哈莱姆成为了纽约最大的黑人聚居区。伴随着一战后20年代的纸醉金迷和经济繁荣,大量受过教育的黑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涌进了哈莱姆,哈莱姆逐渐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首都。“哈莱姆文艺复兴”是黑人在文化意义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战以后,甚至到民权运动。1929年伴随着美国经济大危机,黑人的文化运动也走入了低潮。经济的萧条影响着文化的衰落。但是这场运动的影响却是真实的存在着。“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过后,白人对于黑人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黑人也在白人掌控话语权的主流社会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文化的胜利超越了种族的界限,这也是这场运动的目的与精髓。

理查德?赖特以其严谨的构思、精湛的文笔、真实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公正客观地塑造了一个出生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群体和个人,受白人种族压迫与剥削的美国的黑人形象——别格·托马斯,而不再是象斯托夫人笔下极度温顺和善的白人牧师式的黑人形象,正如本书的名字《土生子》。南北战争结束一百零六年后,继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近一百三十多年后,这个迟来的不为人知的黑孩子才出生。

这部小说之所以轰动美国文坛是因为黑人作为美国社会中特殊的一类人,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生存状态,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而这部作品恰恰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它以不同的层面探求黑人的出路,展示黑人的生存状态,从书中黑人民族的态度不同展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在《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完全拒绝接受他的黑人文化遗产美国文化传统,他认为那是毫无价值的南方农村的负担。他拒绝所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而选择极端的行为反抗社会。正如埃尔德里奇·克里夫所说:“在所有的黑人作家中,实际上在一切不同肤色的美国作家中,理查德·赖特因其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之深而占有主宰地位。”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到理查德·赖特,确实出现了一个高峰,一个里程碑。美国黑人是一个受奴役的民族,长期在奴隶制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他们在口头文学和音乐等方面虽有古老的传统,在书写文学上却处在幼稚阶段。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黑人名义上算是获得了解放,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所受的压迫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列宁曾把重建时期的美国南方比作一座“解放了的”黑人的监狱。白人统治阶级的压迫,加上棉花连年歉收,终于促使广大黑人群众纷纷迁居北方大城市,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迁移”。黑人大规模集中于城市,生活改善了,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也具备了广泛展开文艺活动的条件。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终于以美国最大的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中心,兴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或称黑人文艺复兴运动)。赖特的长篇小说《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形象,就是在这个运动的影响下创造出来的。赖特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纳齐兹附近的一个种植园里,祖父是奴隶,父亲在种植园里当过工人,后来弃家出走,母亲是乡村女教师。赖特自幼过着贫穷的生活,进过孤儿院,辗转在好几个亲戚家里寄养过,备受虐待和凌辱,也经常受街上和学校中儿童们的欺侮,他为了自卫,往往跟人打得头破血流。他从小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深感自己是受歧视的黑人,又是“弃儿”和“局外人”,对社会、对周围的白人世界怀着又恨又怕的反常心理。赖特的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在他的著名自传《黑孩子》(Black Boy,一九四五)里有生动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说里也有所反映。他在《土生子》里写道,把别格的性格乘一千二百万,就得出黑人民族的心理。

三、结语

亚瑟·戴维斯评价:“《土生子》向全国表明,美国如此对待黑人群众造成了(黑人的)怨恨、无助感、暴力和革命的可能性……(作者)能够用艺术传达出两个信息:在美国做个黑人意味着什么,以及创造了这样一个异类土生子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跨语际实践视域下来解读《土生子》使我们读懂了赖特对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种族压迫的抨击,真正迫使美国社会对黑人文学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Wright,Richard. Native Son. London: Victor Gollancz Ltd.1940.

[2]贝尔,伯纳德.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刘捷等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宫玉波,梁亚平.殉难、复仇、融合试评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嬗变[J].外国文学研究,2003(5).

[4]何文贤.黑人文艺复兴及小说《土生子》的社会启示[J].福建外语,2001(1):60-63.

[5]里查.赖特.施咸荣译.《土生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6]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跨语际实践视域下的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小说译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马瑞香;编号2014lslktzi wx-41。

作者简介:谭跃越(1976—),女,湖南省慈利,汉族,讲师,硕士,1998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现任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马瑞香(1962—),女,汉族,副教授,学士,现任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专长:文学翻译。endprint

猜你喜欢
译介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重视新时期中国图书情报学的译介事业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论清末民初时期莎士比亚戏剧译介与文明戏演出之互动关系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
以介为主 零星散译*——弗罗斯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1949年以前
日本俳句的译介及汉俳的创建——以林林为中心
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三国演义》的译介——以《中国丛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