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规律的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的适切性研究

2014-08-26 01:27陈义胜
考试周刊 2014年51期
关键词:物理规律发现学习高中物理

陈义胜

摘 要: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发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接受学习学习效率高,更能适应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为了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要不同的教学手段相互配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物理规律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一、发现学习

在现代物理教学中,发现学习是指运用数学方法(定量演绎推导)和逻辑推理(定性判断选择)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物理定律、物理规律的学习方式。对于中学生而言,不是要求学生发现未知的定律,而是让学生通过老师及相关教辅资料,通过推理和演算得出相应结论。

发现学习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首先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贮备,物理发现学习并不是原始的观察和实验,而是在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是从一个知识层次向另一个知识层次渗透的过程,如果基础知识层次不清楚、不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那么便没有向下一个层次深入的可能。其次,物理发现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掌控。发现学习不是让学生大海捞针似的发现,而是老师有意地引导并营造一种研究氛围,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掌控进程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反馈。

发现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减少对老师和课本的依赖性,从而加深对物理定律、物理规律的理解,达到自主运用的目的。

二、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教师通过系统传授,让学生接受现在已经存在的知识是一种陈述性的教学,也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材,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传播对象,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学习。接受学习有高效率、增进师生间感情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缺点,接受学习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强硬地灌溉知识,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制约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者之间存在互补互助的关系。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虽然成效显著,印象深刻,但是效率较低,而这一点接受学习刚好可弥补不足。发现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相应的理论和概念的准备,在基础层次的理解下才能对下一层次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接受学习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概念和理论。物理世界宽广而博大,短时间内的“发现”对学生而言过于困难,在学生阶段,物理学习更趋向定向性、定量性,即使在发现学习过程中,也要对学习方向和学习范围进行掌控,教师也要在必要时给予帮助,也就是接受性学习。

就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而言,发现学习较接受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就接受效率而言,接受学习是优于发现学习的。

物理规律所指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理论规律、实验规律和理想规律三大类。其中理论规律是指经过大量的实验,不断推理,抓住主要因素,在理想环境下可以实现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向学生展示各种规律的具体含义,如探索、演示、验证等方法。

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讲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了解不同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地讲解规律的意义,清晰各种规律的使用范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融会贯通。

三、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适切性探讨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适切性是指在物理规律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协调统一程度。这种协调统一程度是指教学方法能否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当今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高考取得良好的成绩,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材,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完相应的教学内容,接受学习是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状态。但是接受学习相对发现学习来说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不能熟练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概念,使物理课堂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不同特点,应将二者有机结合,即在进行一定的接受教育之后,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然后进行发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当物理现象在可达到的条件下可以清晰表现时,具备进行物理实验的条件,在教师确定基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之后,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发现学习,通过自己的实验结果观察推理出相应的物理规律,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加深记忆,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灵活运用。有些物理定律,如浮力、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光的反射与折射等规律,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学习。

物理定律中存在理想定律,这种物理现象需要在绝对理想的环境中实现,而在物理课堂上,甚至有一些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理想状态的,如牛顿第一定律、相对论等理论,是无法进行清晰明了的实验的。若由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挫败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与发展。

相较于枯燥的理论讲解,中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实验,但是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实验固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不深刻理论分析,任何物理规律都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教师应该就动手与理论研究方面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题的性质和教学的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一个方向,及时掌控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方向,防止出现方向混乱或者超出范围的现象。

针对不同的课题性质,应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前提,只有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开始发现学习。在必备的理论和概念学习之后,根据课题性质和规律特点,决定是否应用发现学习的学习方法,即使是在发现学习状态下,仍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范围进行掌控,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处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教学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律特点,有机结合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种学习方式,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猜你喜欢
物理规律发现学习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浅谈认知发现理论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比较法”教学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方法
实验操作对理解物理规律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