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诗歌能紧密联系社会、时代,成为进军的鼓点、号角。诗是文化信仰的灵魂,但是由于当前诗歌信仰的缺失,前读者有意识地拒绝了诗,诗歌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新时期,只有重新拾起诗歌,重新拾起我们的信仰,才能使我国的文化精神更加强大。
[关键词] 诗歌;灵魂;信仰
一、诗是文化信仰的灵魂
中国其实是一个像蒲草一样的国家,看似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从古代到近代建国大业的使命完成,正是因为有着像陆游一样病榻落帐前尚不敷鸿毛,稀薄着声息仍用颤抖的手写下壮志悲歌的志士;有着像林则徐一样高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人;有着像邓稼先一样纵览全局,心系祖国,在黄沙漫天的恶劣环境下奋斗了近二十年的奉献者,中国才能在广袤的世界森林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其实很固执,总是坚定不移的认为像他们这样人有着这样的信念,有着这样的决心,都在于他们耳濡目染了多年一脉相乘传下来的文化信仰。
二、诗歌信仰的缺失
自从与国际友人的接触有了由量到质的转变,大家就开始对中国古雅的建筑不怎么能提起太多的兴趣了,相反的对于富丽堂皇的欧式宫殿青睐有加,过了几年,我们的餐桌上从摆放着的木色筷子和瓷碗脆勺,忽然摇身一变,成了闪烁着银光,用金丝镶边的刀叉,再后来,春晚也已经没有那么必要看的激情了,格莱美的盛宴,奥斯卡的光辉早已掩盖了春晚的光芒。我们从因为离开家乡而感到寂寞与难过,到收拾行囊踏上通往西方求学的路,再到现在为了一张绿卡绞尽了脑汁,祈图在充满金发碧眼的世界里苟且,草草度过此生。
不过就目前看来,我们好像是没有信仰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将珍贵的文物与人文财富付之一炬的同时,也间接地摧毁了我们守护百年的信仰。在当时看来,人们好像也没有再去寻找它的打算。所以,在“经济第一”的狂轰滥炸下,当没了思想的中国人在提倡高效率机器高科技发展高收益产业的时候,“钱”就在中国人的心里扎下根了,我们或许是因为明白了现实巷闾烟火的不易,或许是因为浮世的炎风蒙着了我们的眼,或许是因为城市已喧嚣扰攘,长街闹市里的锱铢必较也不绝于耳,又或许是在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官场里锣鼓钲镗,管弦嗷嘈让人学会逐臭争利。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现在为何大家都对海外这么情有独钟了,可能是因为海外的环境更好,适合颐养天年,又可能是因为海外的商业竞争少了官家的横插一脚更加公平,或更有可能是因为国人已无暇顾及祖国的繁荣昌盛或是寂暗荒芜,他们在当今关心的只有自己的未来,他们与我们,都已然没有了信仰,在心灵上也都没有了束缚可以为所欲为。
而正和我们相反的是,在《<菊与刀>:日本人为何对天皇“死忠”?》里有段话是这样的:“天皇是现代日本国家神道教的中心,假如我们彻底挑战并摧毁天皇的神圣性,那么敌国日本的整个国家结构就会崩溃。”“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非常清楚,没有什么比任何的蔑视天皇或者公开攻击天皇的行为更能刺痛日本人的心灵,鞭策起日本人的士气了。”显而易见,天皇早就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了,日本人在骨子里就已经把对天皇有着难以言喻的崇拜变成了一种信仰。
三、重拾诗的信仰
青石街板,绿水长桥,区区数字,就已能将历史中亘古不变的江南美景完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其实中国的诗歌给予我们的也并非那五言七言的寥寥数字,它的字里行间里分明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思想。以本人的愚见,把诗歌作为我国的一种信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林语堂先生曾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于丹在《重温最美古诗词》的序言中也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诗歌本身就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以艺术的形式流传下来,让在富贵脂粉的牢笼中生活的人们或许在某一瞬间看上某一篇诗文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悸动。”这都无疑是对诗歌能够影响人们感化人们的一种肯定。但是我说把诗歌作为一种信仰,并不在于一定要把它写出来,也不在于追随它的人或多或少,它或许并不能成为我们现实中锋利的武器去斩断人生路上遍地的荆棘,虽然它只是心灵的定海神针,但是我们永远不能拿掉它,也永远不能拿它去换取别的安乐。我们只用怀揣着它,就可以四海安详。不用管那些红尘喧嚣,也不怕它浊浪淘天。
我们都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都知道眺翻空白鸟,看照水红藻,知道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也明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只是或许我们没法达到那种清净无争的境界,但我们至少也该有着一颗心,一颗没有被市廛的红尘污浊了的心,这颗心或对祖国的爱浓烈炙热,又或是面临磨难时有着从容的气度,对生活充满热爱。
四、总结
钱本来就不可能是唯一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诗歌,它不仅能时时刻刻无形或有形的满溢着最纯善的思想支撑引导着我们走完一生,同时还可以温柔着被世俗伤害的亦或是伤害世俗的所有人,也温柔着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杨永贵.从抗战诗歌看当代诗歌的精神缺失[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6-57.
[2]刘谋健.论语文教育与人文信仰[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8):104-105.
[3]余俊光.海子的现代性焦虑与诗学信仰维度[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79-80.
作者简介:晏子盈(1997—),女,江苏江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