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健 韩宝勇
·临床研究·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唐志健 韩宝勇
螺旋CT,增强扫描;周围型肺肿瘤;诊断价值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病死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1]。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预后差。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药以及靶向治疗药物出现,规范有序的诊断、分期以及根据肺癌临床行为进行多学科治疗的进步,生存率已经有所延长。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类,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其中周围型肺癌是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约占1/4,多见腺癌[2]。本研究以50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活检病理已经证实确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片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5岁。
1.2 临床症状 胸闷气促28例,刺激性咳嗽12例,咯血痰6例,胸痛3例,体检时发现1例。
1.3 方法 50例均常规扫描+增强扫描,CT扫描机 GE 64排128层排螺旋CT,范围自肺尖至肺底。常规扫描参数:层厚5 mm,间隔5 mm,FOV250~350 mm,120 kV,200 mA,标准算法。薄层重建:2~5 mm。间隔:2 mm。标准算法。高分辨薄层重建:在常规基础上,于结节处采用小视野靶重建FOV200~250 mm(范围包括一侧肺野和纵隔),层厚1.25 mm,重叠30%,标准算法。纵隔窗:窗宽:250~350 Hu,窗位:30~50 Hu;肺窗:窗宽1 000~1 500 Hu,窗位:-700~-600 Hu。
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碘海醇100 ml(300 mgI/ml),经手背静注,注射速率为3 ml/s。扫描开始时间分别为注造影剂后30 S和60 S。
1.4 强化判断 将CT值升高20Hu称为有强化,<20 Hu称为结节无强化。强化程度分四级:CT值升高20~30 Hu称为结节轻度强化,31~40 Hu为中度强化,40~50 Hu为高度强化,50 Hu以上为显著强化。
2.1 增强扫描强化结果 显著强化1例占2.0%,高度强化15例占30.0%,中度强化29例占58.0%,低度强化4例占8.0%,无强化1例,占2.0%。
2.2 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强化特点 腺癌、肺泡细胞癌、鳞癌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增强后最大CT值与平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的强化特点 例
组织类型 平扫值增强值30s60s增强后最大值腺癌(n=32)28±1041±1560±2168±16肺泡细胞癌(n=5)37±742±858±667±9鳞癌(n=13)25±941±1560±2271±12 P值>0.05<0.05<0.05<0.05
周围型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由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浸润周围肺组织并导致反应性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其特点是病灶较小,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CT检查是胸部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计算机后处理功能强大、较低辐射,可提高肺内小结节的检出率。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其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特征肿瘤的生成和生长以及转移的基本条件是肿瘤的新生血管。它是确保肿瘤增殖、营养供应和代谢物排出等必不可少的生理基础。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其新生血管生成的方式和血管数量的多少存在着差异,目前多是通过微血管计数的方法来衡量肿瘤的血管生成。周围型肺癌以腺癌和鳞癌多见,较少见者还有肺泡细胞癌、腺鳞癌等[3]。理论上,结节的增强程度取决于结节的富血管度和对比剂进入血管外间隙的数量。组织的增强形式主要有两种:血管外增强和血管内增强。肺癌组织内的血管有两种:(1)残留于瘤组织内的宿主血管;(2)肿瘤新生血管,这些肿瘤血管发得很不成熟,通透性极高,极易造成对比剂的滞留和溢出。在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扫描中,病灶强化时间-密度曲线的早期变化与瘤组织的单位血流量有关,即以血管内增强为主,后期的变化主要与血管外间质的空间有关,即以血管外增强为主。而且,不同个体之间,肿瘤的血液供应也存在着很大的变异,这就使得肺癌组织的增强表现更加复杂[4]。Swensen等[5]认为增强后CT值增加15 Hu可作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临界点,如小于15 Hu强烈提示为良性。刘士远等[6]认为以增加20~60 Hu为判断良恶性结节指标,其敏感性达80%,如小于20 Hu,则高度提示结核,如大于60 Hu,则提示多为炎症。
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推测微血管密度及对比剂渗透速度等方面具有潜在作用。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技术,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周围型肺癌血液供应的基础病理特征,有助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然而对肺部其他性质孤立性结节的64排螺旋CT动态特征及其与微血管病理的关系尚需更多临床病例资料的总结和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探讨。
1 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98-1799.
2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62.
3 伍建林,李巍,王克礼,等.周围型肺癌CT征象和动态CT增强与微血管密度关系的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03,6:30-34.
4 陈绪珠,安丰新,张通.周围型肺癌的动态增强CT扫描与其血管形成.社区医学杂志,2005,3:15-16.
5 Swensen Sj,Vigano RW,Midthum DE,et al.Lung nodule enhancement at CT:multeenter study.Radiology,2000,214:73-80.
6 刘士远,周康荣,肖湘生,等.周围型肺癌CT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172-172.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5.052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放射科(唐志健);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韩宝勇)
R 445.3;R 734.2
A
1002-7386(2014)05-0757-02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