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
·临床研究·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张翔
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外科较为常见,是颅脑外伤和病残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中重度颅脑损伤占33%~40%。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发生并发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危及生命[1,2]。我院对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5岁;伤后就诊时间0.6~6.0 h;致病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车祸伤13例,摔伤9例,打击伤4例,其他原因所致伤2例。治疗组:男32例,女12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6岁;伤后就诊时间0.7~6.1 h;致病原因,高处坠落伤16例,车祸伤14例,摔伤10例,打击伤3例,其他原因所致伤2例。90例患者经脑CT和要穿刺检查,提示合并颅脑骨折41例,硬模外血肿34例,脑挫裂伤15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无颅内血肿。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及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抗生素、钙离子拮抗剂、营养脑细胞及降低颅内压的治疗,保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予其他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于伤后第2天给予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脑脊液引流保持在200~300 ml/d。并对新鲜脑脊液留样,并对其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或进行细菌培养。所有患者均每日1次测量颅内压,腰池脑脊液压力>1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颅内压增高。一般选择在利尿剂使用3 h后测量颅内压以减少脱水利尿剂的影响。当颅内压在2次以上连续正常,引流液恢复清亮,红细胞及蛋白含量测量值恢复正常范围时可以终止腰穿或引流。
2.1 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住院时间为(45±11)d较对照组的(55±11)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率为31.1%高于治疗组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45,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存活率77.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45,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于患者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导致蛛网膜受损出血,可能发生的颅内病理生理学改变为颅内内容物增多,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形成,严重者会发生继发性脑干损伤,而广泛性的脑血管痉挛也会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影响大脑功能[3]。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常规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通常采用脱水剂和止血剂联合治疗,或应用脑脊液置换方法,但引流量有限,脑脊液需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换,否则会出现脑动脉痉挛、脑大范围梗死等脑部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4-6]。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遵循脑脊液再生的生理,在接近脑脊液生理压力的前提下给予持续引流,可以避免无菌性炎症的发生[7]。此种方法可以大量置换脑脊液,并使蛛网膜下腔积血尽快得到清除,减少了脑膜刺激,使症状得到缓解;也避免了脱水剂等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时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将颅脑损伤程度降低。结果显示,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对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可以有效的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并发症少,知道临床广泛推广。
1 王建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24:135-136.
2 秦春节.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误诊原因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3,26:25-26.
3 黄世忠.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体会.中华创伤杂志,2011,27:8-10.
4 田登利.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5-66.
5 马军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8:289-297.
6 张庭友.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3,35:1811-1813.
7 单强, 鞠东辉, 陈广宁.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43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5.046
214200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R 743.35
A
1002-7386(2014)05-0750-02
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