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F省产业转移为例

2014-08-24 01:43安增军
关键词:指标体系权重效应

汪 瑞, 安增军

( 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区域间贸易投资活动各相关要素流动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缩小区际发展不平衡、优化地区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产业移出区域还是产业移入区域而言,都能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优势重构。[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如何通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内、外协调发展,并处理好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让资源消耗、环境改善、收入公平等综合指数融入到发展过程中,使得当地经济社会体系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稳健性,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正负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对企业、区域、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科学指导产业转移承接区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产业转移效应,并以F省为例来测评产业转移对承接区的影响。

一、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在对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区域内产业转移效应的整体格局,充分体现产业转移对企业、区域、社会的影响。二是重要性原则。评价指标必须反映产业转移特有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或不可缺少的层面。三是可操作和可迭加原则。所选指标的原始数据可以通过调查、统计等手段从权威机构获得, 且易于定量计算和具有可迭加性。

(二)评价框架模型的构建

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就是产业转移对国家(地区)发展的影响,既包括产业转移的正面效应,也包括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既有对转入区的效应,也有对转出区的效应。对于转出区来讲,有利的方面有:可以规避集群的结构性风险,促进集群的产业升级,延长夕阳产业的寿命,为本地经济做出贡献;不利的方面是:会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随着产业的外移,当地的GDP会出现短期的明显下降。对于转入区来讲,有利的方面有:要素注入效应,增加投资需求,增加就业,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不利的方面是:一是产业转移可能出现非集群化现象,二是环境污染和破坏,三是产业结构失衡[2]。基于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本文从生产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等九个方面,勾勒出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的系统轮廓(如图1所示)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子因素

综上所述,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的构建旨在对图1中各个效应的衡量和测评。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可通过模型结构的9个方面来表现,即转移效应的9个一级影响因素,每个一级影响因素可以用多个维度来表示,如“生产要素注入效应”用“资本”和“知识”2个维度表示,“资本”和“知识”这2个维度又可以用转移产业投资额、区外投资数量、区内资本利用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等多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反映,鉴于这些指标具体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代表程度,最终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转移产业投资额”、“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2个二级指标来衡量生产要素注入效应的大小;“结构优化效应”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4个维度表示,各维度又可以分别用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霍夫曼系数、综合要素生产率、同一产业的进出口比例、不同产业间进出口结构等多个二级指标具体反映,结合各方面要求最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供需结构优化”、“国际投资结构优化”2个维度,“霍夫曼系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个二级指标来衡量结构优化效应的程度;类似地,可从图1逐个提炼出反映区域产业转移效应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图1 区域产业转移效应框架模型

表1 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指标筛选、处理和构建

金碚认为,指标的选择必须满足一些技术性的要求:一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特别是显示性的指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使指标体系尽可能简明;二是数据的可获得性;三是同竞争力关系的显见性;四是数据的可靠性,指标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性;五是要充分考虑到指标计算过程的可迭加性。[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分析发现:区域产业转移效应主要来源于资本、技术、劳动力、政策等因素,由此带来了生产要素注入、技术溢出、关联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就业扩大等多方面效应,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企业、区域及整个社会的调整和发展。

对此,本文遵循指标设计的综合、简明、同竞争力的显见性要求,对图1中生产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政策效应、就业扩大效应、环境影响效应、福利效应、结构优化效应9个一级影响因素精简和归并为7个(见表1),如:将前向关联带动、后向关联带动是纵向关联带动的不同表现方向,属于总分的关系,故将其归并为纵向关联带动,结构优化效应也采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进行了同类归并,确定供需结构优化和国际投资结构优化作为其最终的指标维度;就业扩大效应根据已有研究可以细分为创业、就业、工资、技能四个方面,但考虑到创业、技能方面的数据在现实中数据不完全,所以就只选取了就业和工资两个子因素作为评价维度;对于政策效应、福利效应在此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未表现出来,主要是目前对于这两方面的效应的评价涉及面很广,且很多指标不能量化,所以此次评价体系将其省略,将在后续研究中完备的列出。依据指标设计中数据的可获性、可靠性和可迭加性,对各一级影响因素的维度及其二级指标逐一进行调查、筛选、试运行后再进一步提炼,从多项观测指标中提炼出转移产业投资额、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专利指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14个最具代表的二级指标(见表1)。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对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的筛选、处理,并拟构建出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4~11]。每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在此不再详述。

二、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操作步骤

(一)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是从众多相关联的指标集群中提炼出来的,对于这类涉及多项指标的评价决策问题,多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但是,纵观产业转移的分析理论,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因子并非完全相互独立的,都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例如,知识、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注入,会对区域产业转移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关联带动和结构优化的作用;关联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必然会拓展相关产业链,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产业转移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GDP增长,政府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之中,通过进一步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对提升当地的福利水平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转移效应的各项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影响,相互依存,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解决这类内部非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层次分析法赋权。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用 ANP 方法对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进而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方法操作步骤

网络ANP的元素分为控制层和网络层,控制层元素为Ai(i=1,2,…m) ,网络层的元素组为B1,B2…BN,BN的元素为Ci1,Ci2…Cin。控制层中的每个元素权重都可以由AHP方法确定,网络层中的元素是网状结构,首先要构建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判断矩阵,即对每组元素相对于控制层Ai(i=1,2,…m)准则和Cjl(j=1,2,…;l=1,2,…j)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用得出的特征值来反映其他元素对于其的影响。根据一致性检验,如果上述特征向量满足相容性条件,就是网络层各元素的权重。在确定权重时,一般采用1~9标度标准(1=同等重要,3=稍微重要,5=明显重要,7=非常重要,9=绝对重要,2、4、6、8=上述对应程度的中间值),通过两两比较确定相对重要程度。若元素指标ci与元素指标cj的相对重要程度为wij,则元素指标cj与元素指标ci的相对重要程度为wji=1/wij。运用特征根法求出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将各特征向量组成该层次因素间的权重矩阵。先进行两两比较,然后邀请咨询专家对本层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出评价,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该层次的因素权重。

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其他元素的权重,这些权重向量构成矩阵Wij,其列向量即为元素Ci1,Ci2…Cin对Cj中元素的重要程度。所有网络层元素的重要权重组合就是控制层Ai(i=1,2,…m) 准则下的超矩阵。为了反映元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还要对超矩阵做稳定处理,即对加权矩阵取幂,可得到极限超矩阵。将超矩阵中各列元素进行正规化,乘以加权矩阵得到加权超矩阵,就是网络系统各元素的权重,由于ANP评价方法的求解相当繁杂,本文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12~14]最后,将权重矩阵W与每项指标得分指数R相乘,就可以得出综合指数Z,计算的综合指数Z的数值在0~1的范围内,对综合指数进行归档分类,就可以通过等级判断评价产业转移的效应。

三、实证分析

根据F省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选取F省内的A市、B市、C市、D市、E市作为此次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对象,借助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其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根据构建的产业转移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选择2012年度能代表F省承接产业转移不同层次的5个地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构建的产业转移效应评价的指标类型见表2。表2中的各项原始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及相关统计网站,效应评价数据是由原始数据分析、整理、计算得到。同时,为保持可比性和进行最终的综合汇总,对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15]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有极大型指标和极小型指标,极大型指标取值越大越好,极小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

对于极小型指标Cik,令

(1)

对于极大型指标Cik,令

(2)

其中,i为评价指标的个数,k为评价对象的个数。

鉴于有些指标的统计口径不统一,部分指标的样本数据不完整或缺失,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的方式,邀请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究产业与经济领域的专家进行参与。首先,请各位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重要性进行判断,并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运用ANP方法计算出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2);然后,请专家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将各位专家对评价对象的一、二级指标的权重赋值进行整理后,与表2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与修正,最后汇总二级指标的各项得分与权重后,得出评价对象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的大小反映了F省各地市产业转移效应的基本情况,结果见表3。

表2 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类型及权重

表3 F省内5地市的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得分及排名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从表2中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来看,关联带动效应(A3)的权重最大,达到0.228 21,环境效应(A7) 的权重最小,仅为0.020 75,其他指标的权重分布在0.1到0.2之间,其重要性程度依次为结构优化效应(A5)、生产要素注入效应(A1) 、就业扩大效应(A6) 、优势升级效应(A4) 、技术溢出效应(A2)。由此可见,影响区域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的关联带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转移不仅能提升转出地的产业层次,而且能优化转入地的产业结构,尤其在延伸产业链、聚集产业集群上带来更大的升级效应。另外,生产要素注入和就业扩大效应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带来的人才流动对转入地来说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对增强产业创造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一直被学界重视的环境效应在产业转移效应中并不十分突出,这需要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招商引资中注意提高环保门槛,使产业转移带来更多的环境效应。

第二,从表2中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布来看,产业影响力系数(B6)的重要程度达到0.134 53,其次是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B2) 和霍夫曼系数(B9)的重要程度分别为0.116 14和0.105 53。由此可见,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重视转移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提高转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加强现有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要注意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不一定是支柱产业,但通过产业转移,主导产业可以带来巨大的关联效应,尤其在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会产生更多的附加价值。此外,注重科技人才的转移与流动,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加大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支持,当地政府要重视投资环境的优化,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转移区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度,构建产业长效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第三,从表3中F省5个地市2012年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结果来看,A市、E市两个沿海地市的产业转移综合效应明显高于D市、B市、C市三个内陆地市,尤其是E市在生产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结构优化效应、优势升级效应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排在5个地市之首。这主要是由于E市凭借区位优势,深化对台合作,支持台商发展壮大,加强两地产业园区对接合作,在承接沿海和中国台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石化产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等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而A市在承接长三角、中国台湾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显现出很大的带动效应,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百亿产业集群及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但A市、E市在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方面并不理想,相对于B市、C市、D市来说,其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较差,当前要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从构建政策法规体系、严格环境准入、加大环保投入等方面进行合作与探索,以寻求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而B市、C市、D市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要力促环保节能与产业发展同步,产业转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四、结语

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本文旨在对区域产业转移效应的指标体系进行框架性分析,鉴于篇幅有限而对实证案例进行了浅析。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正在进行,将会对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也会给对本文中的实证部分提供更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内容挖掘,以验证本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此外,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分析和对比产业转移中的转出区和转入区的一些主要效应指标,对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推进和产业布局具有指导作用,也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产业转移的效率和效益,规避转移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军,李东方.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商务成本与学习曲线的视角[J].经济评论,2009,(2):65~72.

[2]朱华友,孟云利,刘海燕.集群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的路径、动因及其区域效应[J].社会科学家,2008,(7):43~46.

[3]金 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 2003,(3):5~13.

[4]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7,(3):9~10.

[5]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J].当代经济,2006,(6):6~8.

[6]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浙江105家企业问卷调查报告分析[J].管理世界, 2002,(6):64~74.

[7]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33~42.

[8]聂华林,赵 超.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11~15.

[9]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1):16~18.

[10]羊绍武.论人民币升值的产业转移效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55~57.

[11]陈 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80~82.

[12]THOMAS L..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M].German: Springer,2006.98~123.

[13]TESFAMARIAM D., Lindberg B..Aggregate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Using System Dynamics and ANP[J].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05,(19):98~117.

[14]王莲芬.网络分析法(ANP)的理论与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44~50.

[15]刘 睿,余建星.基于ANP的超级决策软件介绍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8):141~143.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权重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