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龙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0 )
国内普遍实施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由试点高职学院负责牵头,组织中职或技校试点学校,按照“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评价方法”的思路制订并实施贯通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意味着中高职的衔接更加紧密,避免了学生从中职升高职的时候出现学习断层,避免学习内容的重复,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企业角度了解企业真实需求及对中高职学生实习的态度,对规避现存中高职学校实习制度弹性不足、限制过多、实习内容缺乏广泛性解释等问题显得非常必要。企业与中高职学校应共同建构实习目标,深度实施项目式实习制度,企业为学习得工作经验提供条件,为潜在优质员工的获取铺路,协同互赢。
随着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实施,学生的升学渠道进一步畅通,逐步建立起了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务实技能教学,培育各类技术人才,形成了完整的职教体系。中高职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可以促进其对企业的适应性,提早获得工作经验,使人才更符合产业需求,进而达到扎实职业技能、提高合作技巧、强化自我信心、锻炼个性思考、主动自我变革、独力解决问题及善用信息能力等目标[1]。
世界上职教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为中高职学生提供企业实习,如瑞典中高职学生必须接受16周的工作职场师徒制实习,挪威、丹麦、芬兰学生实习期间超过6个月,台湾强调实务与理论兼具的技专人才培育,部分技专(等同大陆中高职学校)将企业实习纳入必修学分。
教育部针对中高职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及自信心和生涯探索期工作转换频繁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于2010年启动职教再造方案,全面要求中高职学生进企业实习,推动职业资格上岗法制化。实施“青年职场体验计划”,为职场新人找工作指点路径。政府鼓励企业提供见习岗位,中高职学生于职场体验见习训练三个月,在专人指导下实践职场工作技能及职场态度。
根据相关实习状况调查资料统计,真正进入企业实习者仅占中高职学生的11.85%,显示出实习制度的推动尚待努力,中高职学生企业实习普及率仍很低。无论是中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或教育部“青年职场体验计划”,能否顺利完成之关键在企业的配合意愿,此为本调查探讨的重点。
了解中高职学校与企业在相互尊重与理解基础上建立项目式实习制度,共同制定中高职学生实习计划的可行性。检视企业提供中高职学生(包含企业导师和辅导人员)实习岗位,成为中高职学校实习制度的协同者的有效推进。
本调查采用访谈法,以问卷形式在广州市选择六家已实施中高职学生实习企业和六家尚未提供实习厂商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访问企业人资主管或企业负责人,探讨企业提供中高职学生实习的意愿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影响实习缘由,为未来中高职学生企业实习给予参考。
本调查针对个案,设计半结构式访谈问卷,采用与受访企业主面对面对话,客观平实呈现受访企业意愿内容,力求内部效度一致性。有关半结构式的访谈问卷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摘要结构表
1.有配合中高职学校推行企业实习的厂商
(1)广州某房地产公司;(2)广州某汽车代理销售公司;(3)广州某纺织产品公司;(4)广州某四星级酒店;(5)广州某食品公司;(6)广州某机械公司。
2.尚未与中高职学校推行企业实习的厂商
(1)广州某上市公司;(2)广州某医疗设备公司;(3)广州某印刷产品公司;(4)广州某电子玩具公司;(5)广州某园林公司;(6)广州某信息咨询公司。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得知,中高职学校欲与企业合作做好实训实习工作,必须建立互动平台,实行全新的项目式实习制度。
受访企业表示,提供中高职学生实习机会没有问题,但对中高职学生实习对企业的实质性帮助表示不乐观。因此,学校、中高职学生、企业的三角关系必须透过多元与多频率的沟通,建立三方共识,彼此清楚了解所应达成的目标。中高职学校应主动指派专人与企业进行接触,定期与不定期到企业查访中高职学生实习状况,构筑中高职学生及企业具有实效沟通功能的桥梁。
校企双方制定实习目标,必须考虑企业条件与能力[2]。学生未到企业前应先了解企业需求与期望,在实习前建立自我学习目标,这对实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图1所示:
图1 学校、学生、企业互动平台
中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是职教贯彻“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办学指导思想的实质表现,但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即便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在接纳中高职学生实习时仍有诸多芥蒂,不打消企业顾虑,中高职衔接情境下校企合作就成为“虚”的行为,学生也不能从实习中获益。
企业最在乎中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是否积极,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是否相符,进入工作状况是否容易,相关的基础训练是否完备。中高职学校在与企业接洽过程中,应考虑企业产业属性是否与中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吻合,以免造成企业对实习的认知落差,增加实习单位困扰。
愿意接纳中高职学生实习的企业,都期望他们在实习期间对企业有所回馈,希望他们提出客观看法与建议供企业改进工作做参考。中高职学生与企业若没有建立互动渠道,学校后续支持介入又不足,会影响企业持续提供实习机会意愿。
调查发现,企业对职校老师来工厂辅导学生实习表示满意,最不满意刚开始实习时中高职学生的低稳定度。调查显示有50%的中高职学生适应性较差。企业希望中高职学生要有较强的工作意愿,将实习当作是生涯成长机会,态度上能配合公司要求,不能随性工作。
企业最希望中高职学校提供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此类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实习环境和工作内容的承受能力强,优秀的实习生留企业工作的机会也较大。
中高职学校在联系企业接收实习的同时,要加强中高职学生实习制度的完善,结合教育行政部门评鉴要求,拓宽学生实习渠道。政府也应针对实习科目相关环境要求制定相宜的政策与补助方案,对企业接收中高职学生实习加大奖励力度。
如图2所示,为增进中高职学生企业实习的有效性,必须了解并尽量满足企业的个性要求,使中高职学生的实习工作平稳有效推进,同时也反向推进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图2 中高职学校与企业配合的关联图
学生态度是影响企业是否愿意持续提供实习的因素,企业希望中高职学生拥有稳定工作情绪及良好服从性,尽快适应企业文化。因此,中高职学校应做好实习学生遴选及实习前教育,过滤好适合企业产业特性的中高职学生,要求学生端正实习工作态度,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3]。
到企业实习的中高职学生应以班级为主,增加人数要考虑相关企业本身的需求,人数过多不利于实习工作的指导。学校应随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随时帮企业进行人员筛选,与企业衔接争取半年在企业上班,半年在学校上课,每半年对学生进行轮换,理论课授受与实习实践交叉进行,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二元的协同配合作用。以班级为建制安排学生的实习,学校可利用此机会,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愿意提供实习的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是其考虑的着眼点之一,希望藉学生实习机会为企业做好优质人力资源储备。企业往往透过学校渠道来获知学生实习信息,因此中高职学校应主动寻求与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沟通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向企业释放中高职学生实习信息,多方位了解、探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可能性。如此,也是对学校的有效营销,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学校在推进学生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可与企业协商为实习学生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既提高中高职学生的实习意愿,也使学生有成就感和喜悦感,还可培养中高职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加学生留企业工作的概率。
在了解了企业的真实需求后,我们认为以下几种项目式实习制度模式,可促进中高职衔接情境下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走向深入。
绩效考核制度模式。中高职学校建立绩效评估的企业实习制度,积极与当地企业寻求合作,让中高职学生获得充分实习机会,考核学校、教师共同关注的实习行为[4]。
市场导向制度模式。中高职学校建立市场导向制度,满足企业实习需求,做好应对措施,适应企业,适应市场行为,引导企业接受中高职学生实习。
态度端正制度模式。中高职学生虽是实习主体,但在实习前,中高职学校应做好沟通与准备,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态度,培育正确的就业观与职业观,适应企业实习的要求,为今后进入职场做好心理准备。
轮动方式制度模式。强化轮动式训练,不同批次中高职学生实习要有重叠。做好中高职学生课业辅导及生活基本规范训练,充分投入职场学习,避免企业成为单一的训练场所。
校企协同制度模式。企业学校化,学校企业化。企业提供实习场所,成为校园的延伸,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弹性政策制度模式。中高职学校应协同教育主管部门设计适宜的政策与补助制度,对企业配合遵守实习设立奖助方案,鼓励企业为中高职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以上项目式实习制度有别于单纯的企教合作。企教合作是中高职学生以半工半读方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提供在学期间的工作机会,让中高职学生赚取学费及生活费。项目式实习制度是中高职学生在五年和三年学业中有一学期参加企业实习,视为课程一部分,并由企业导师评量给予学业成绩,旨在养成中高职学生进入职场前能够具备的正确工作观及所需岗位工作的能力。
项目式实习制度实施是中高职学生在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协同指导下完成的一个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开发及制作的全过程,要求全体学生对实习事务全身心地投入,是一种协作式工作模式,需要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效评判”的良性循环,以此促进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提升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项目式实习制度实施的具体路径可以是多维的。可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策略和职业素质管理制度,明确今后学习和就业的目标;行为强化训练,让学生具备融入社会的基本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工作流程及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实训日报、团队演义和实训报告会,让学生管理自己、展示自我、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团队合作技巧等。
项目式实习制度实施的结果将使学生实习贴近岗位,提高顶岗实训质量;贴近实际,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能力;激发校企的指导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项目式实习制度的实施,利于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换,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专业技术与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
整体而言,企业愿不愿意提供机会使推动实习制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提供中高职学生实习,是希望将实习作为交流渠道,与联络学校做进一步互动,达其互利互惠之目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但不希望单方面付出,希望来企业实习的学生毕业后留企业工作。希望学校搭好互动平台,既安排学生实习,也替企业慎选学生。希望中高职学生透过实习除学习工作技能外,也能带给企业实质性好处,包含对工作问题的解决及提供改进意见[5]。
调查发现,只要构建起有弹性的实习制度,避免让企业受困于太多在他们看来所谓的规范,企业愿意提供中高职学生实习,太多规范反而降低企业配合意愿。企业最担心花很多时间指导学生实习却得不到任何回馈。中高职学校和企业在考虑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应发展双赢目标。
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可以降低中高职学生将来进入职场的不适感,让中高职学生提早认识职场工作环境,缩小认知落差,建立正确工作态度与职业观[6]。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希望政府主动介入中高职学生实习工作的协调,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们认为,项目式实习制度的完善尤其需要学校一方向内着紧用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中高职学校联企业强宣传。中高职学生利用一学期到企业实习,符合理论与实务结合之目标,学校可定期举办说明会或由行业组织协助,邀请有意愿厂商参与,提高中高职学生的实习机会与选择。
二是中高职学校做媒介定角色。企业有用人差异,中高职学校应主动与企业进行需求确认,厘清企业可提供实习的内容及条件,预先让实习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进一步筛选学生,提高企业持续支持的意愿。
三是中高职学生梳心情调态度。良好工作态度是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的共同要求,中高职学校应教育学生以严谨态度面对,在实习前做好职前教育[7]。
四是中高职学校强过程协辅导。中高职学校应建立学生实习过程的管理机制,扮演好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主动积极解决问题,尽责辅导。同时,督促指导老师成为企业实习中一分子,提高“双师”素质。
五是中高职学校联企业善平台。企业与中高职学校是相互支持的伙伴,学校谨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人才之目的,透过实习机会参与,使学校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发展关系,促进双方持续性联络。企业提供中高职学生实习,中高职学校提供企业所需人力。
总之,推动项目式实习制度的施行和发展,在策略上要做好四个面向的工作。合作平台端由政府自行运作或协助民间建置,提供初期诱因;中高职学校端强调务实致用教育,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供中高职学生奖助,健全实习制度;企业端与中高职学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纳入公司人才培训及引进制度,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端协助建置合作架构,学校实习制度化,优先筛选与产业关联性高之专业,规划必修学分,将中高职学校实习纳入评鉴,政府主动奖助接受实习之企业。
参考文献:
[1] 雷世平,姜群英.我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2(31):23-28.
[2] 陈炳炎,宋劲军,黄永飞.“321”模式下学生赴企业实习管理探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1-63.
[3] 吕汀.企业实习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6):222-223.
[4] 宋凡金,赵斌.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3(1):81-83.
[5] 杨建筑,王秋平,吴延东,等.高职高专学生企业实习课的教学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311-313.
[6] 潘喆.大学生实习问题与对策调查[J].企业导报,2010(6):199.
[7]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再审视[J].重庆高教研究,2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