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对沿海港口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4-08-21 14:24潘曰雷莫艳霞
2014年19期
关键词:日照港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

潘曰雷 莫艳霞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更好的协调生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以日照港为例,以我国产业调整历史沿革为出发点,分析历次调整对港口业的影响,探索未来港口物流业的走向。重点关注区域经济调整背景下,港口业的重要作用和建设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港口经济;日照港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各产业部门设置是否合理、协调;是否有利于推广应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是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能否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最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等。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总体如下(见表一),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直追第二产业。期间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到7O年代末。这一阶段,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几个五年计划,初步具备工业化基础。第一产业逐渐恢复,第三产业贡献微乎其微。

第二阶段,从70年代末到9O年代。这一阶段,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对外交流增加,工業化进入中期阶段,第一产业逐渐减退,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超过第一产业。

第三阶段,从90年代末初至本世纪20-30年代,该阶段提出建立〖ZZ(Z〗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ZZ)〗,逐步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进入到〖ZZ(Z〗信息化〖ZZ)〗,突出个性化服务。第三产业日渐兴旺。直追第二产业

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既是应对经济发展结构性阻力的必要举措,同时又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二、港口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递进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形成了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沿海地区依托港口形成了特色的港口经济模式。

港口作为物流业先锋阵地,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经济格局新趋势的助推器。每一次产业结构变化,都给港口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沿海港口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的时间起止,与产业结构调整期相吻合,产业结构调整对港口业影响巨大。

1、第一阶段,建国初50年代到70年代末。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港口建设高潮。此时港口的作业和活动的范围很小,主要满足基本的货物装卸和储存,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例如,此时的日照港集团前身之一,岚山港区仅是最简单的小港,只有少量的水泥、硫磺等物资通过。港口行业总体实力弱小。到1979年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才突破2亿吨,但这也足以成为中国港口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第二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港口业进入第二次建设高潮期。沿海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从1979年总数415个,万吨级以上138个,增加到2000年总数1772个,万吨级以上518个(见表二)。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十亿吨。工业向港口区聚拢,并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如环渤海经济区,珠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区等等。大型、特大型散货运输船日渐增多。港口业务范围从单纯货物装卸、储存,延伸至货物加工、包装增值等服务。

正是在这一时期,日照港登上历史舞台。1986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港开放。当年完成吞吐量262万吨,1991年突破千万吨,1999年突破两千万吨。并逐渐建成多元产业结构,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

第三阶段,90年代末至今。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强,我国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项优惠政策陆续出台,这一切促使了第三轮港口建设高潮。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翻番,且间隔时间持续递减(见表三)。港口业务范围急速扩展,运输船舶大型化、特大型化,泊位深水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从追求规模化转向满足个性化、全方位、多层面服务。港口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资源配置枢纽。

以日照港为例,2003年,日照港务局和岚山港务局联合组建成立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此后,集团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由单一装卸业务发展成为集货物装卸、运输、仓储、代理、工程监理、宾馆旅游、物业管理、船舶燃料供应、铁路工程、通信工程、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港口规划岸线延长到28.8公里,2004年吞吐量过5千万吨,2013年突破3亿吨。货种结构,增加了矿石、水泥、粮食、钢材、集装箱等10大主导货种几十个辅助货种的多层次、多结构业务范围。

投资主体、投资方向多元化,广泛吸纳民资、外资等。集团于200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业务上缔结港企、港铁、港港和港航战略联盟。在境外投资铬矿和港口项目,涉足海外市场。有力的带动了临港产业经济、鲁南经济带和铁路沿线、海上航道沿线等区域的经济发展。

日照港已发展成为连接中原、西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国际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国家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三、新一轮产业调整对日照港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

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正在进行。港口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绝佳的机遇。国家陆续出台向好政策,如2009年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3年推进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

机遇难逢,日照港需紧抓契机,全力应对,立足港口实际,发展生产。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扩大转水、陆路、铁路、管道等发运规模;拓宽货源渠道,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生产组织的精细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成本控制的精细化水平,加强风险管控;积极推进资本运营;加强与国际知名港口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港口国际化水平;开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港口。

我们相信,未来的港口在经济格局中必定具备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单位: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兵.港口代际的本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港口2010.5

[2]陆素娟.新形势下港口信息化建设[J].企业经济与管理,2013.6.

[3]朱坚真.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创新.2013.1

[4]日照港报.2013

猜你喜欢
日照港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
山东港口日照港:逆势上扬更坚劲
基于WebGIS的日照港地理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研究
日照港开展海上消防演习
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湖南省的实证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