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香
在高中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中,很多学生认为哲学是最难学的,哲学给他们的感觉是既高深莫测又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其实,哲学常识的抽象和晦涩,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魅力呢?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发散思维,认真探索教法,充分释放哲学的魅力。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上好哲学第一堂课,让学生感受哲学的“趣味美”
高二第一堂哲学课一定要上好,要精心备课,要形象生动,假如第一堂课没上好或讲得很抽象,那么,在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下,就会给学生一道有形屏障,使学生排斥哲学,从而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因此,笔者在上高二第一堂课时就没有教授新课,而是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曾讲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假如把一只小船放到大海中,上面有一个人和一头猪。大海上狂风恶浪,小船眼看就要被浪打翻。此时,船上的人惊慌失措,而猪呢,只要有猪食吃,安之若素。所以,皮浪认为:人不如猪!学生一听到这就笑了,于是笔者立即抛出问题:“为什么猪不惊慌?痛苦的人与快乐的猪,你愿做哪个?”学生在笑声中展开讨论,笔者不时地加以点拨,最终引导学生答出:“猪是没有意识的,它的快乐是短暂的,当掉到水里时,人还可以求救或自救(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猪就只有等死了。”第二个是幽默故事。在古希腊有甲乙两个人,甲向乙借了钱,过了一段时间,乙问甲还钱,甲回答说:“借你钱的是过去的我,非现在的我,与现在的我何干?”乙很气愤,遂把甲揍了一顿。甲来到法官面前状告乙的行为,要求法官主持公道,这时乙回答道:“打你的是过去的我,非现在的我,你要抓就去抓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可没有打你。”最后这场官司只好不了了之(故事体现了物质世界
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事一讲完,学生欢快的笑声又回荡在教室里。故事说明的哲理或许学生还不是很懂,但是笔者相信,通过这些故事能很快拉近他们与哲学的距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哲学的趣味。
二、充分调用“几语”,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抽象美”
列宁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很多充满哲理的成语、俗语、谚语、诗词,教师若能注意搜集这“几语”并将其引入哲学课堂,就一定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来说明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用“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来说明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用“入乡随俗”“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山腰点桐,山下务农”“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等来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用“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来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原理……这样不但把抽象的原理通俗化,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哲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广告语,那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总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引用澳柯玛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可能有最好,承认最好,实质是否认发展的静止观点。因此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只有承认更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不断地实现突破。学生听完后更是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感,原来广告语也有哲理啊!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好这“几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有利于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哲学理论的“抽象美”。
三、联系实践,让学生感受哲学的“活力美”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这句格言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实践性,做到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是哲学的活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哲学课的可信度和认同感。比如在讲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笔者先让学生填空:红色+蓝色= 色, 黄色+蓝色= 色, 红色+黄色= 色, 红色+蓝色+黄色= 色。这些问题对于不是美术班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答出的,于是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调色板和颜料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现场实验。学生看到有机会亲自参与实践,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最后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示,色彩搭配的结果跃然纸上(分别是紫色、绿色、橙色、黑色)。教师此时无需多讲,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活动就是对教材内容的最好阐释,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由此可见,把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哲学的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哲学的“实用美”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并不是哲学家们自我欣赏的阳春白雪,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管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之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笔者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就结合了数学学科的知识。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矛盾的普遍性)。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矛盾的特殊性);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矛盾的特殊性);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矛盾的特殊性)。学生一看这些哲学知识能跟他们的数学学科相结合顿时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教学内容。
再拿高二学生选科为例,选择什么科目,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选择的,而这正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联系地看问题的哲学观点。还有在讲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一哲理时,让学生分析“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合理性。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利用来自于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哲学课有内容、切实际,能入耳、更入心,这样更能消除他们对哲学的神秘感,使他们欣喜地发现慎思明辨的哲学原来是无处不在的。
总之,在高中哲学的教学中,教师如能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注意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那么哲学的魅力一定会得到无限释放的。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