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红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备课也是一种预设,是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因此,要想在阅读教学课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有效的收获,就需要教者细致而全面地思考,备课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不同身份解读文本
从文本建构角度去思考,就会以作者的身份、读者的身份、教者的身份去解读文本。
1.以作者的身份。以作者的身份来教学,是“求其真”的过程。探求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原初本义为何。“我是作者”就是把呈现文本的文字还原成作者的本义,去探究作者由外而内的情感信息。
2.以读者的身份。学生是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主要阅读对象。儿童的阅读心理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他们重直觉把握,重感性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解读文本主体观,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文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心理。
3.以教者的身份。以作者的角度易于挖掘文本原始的意义,以孩子的角度易于领会学习对象的情感、心理状态,以教者的角度解读是一种专业的解读。学生阅读文本的心理活动、情感状况,在阅读过程中采用什么阅读方法,会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这样的备课预设都是提高教学有效度的。
二、以不同角色创构文本
1.以信教徒的角色。做一个忠实的“信教徒”,是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是礼遇作者的智慧,在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文本最真实的情感动向,达到有深度、有厚度、有宽度解读文本的目的。
2.以反思者的角色。如果说“信教徒”是“入”,那么“反思者”就是“出”。对教师来说,了解文本只是备课的前提,如果能做到研究文本,反思文本,创新重组建构文本,那才是备课的高境界。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允许争执与反叛。如此,那么解读《斑羚飞渡》就会有新意:“为了种族的延续,面临抉择的时候,必须牺牲一部分来保存另一部分。”教师以“反思者”的姿态走进文本,才能备出有效课堂的智慧。
3.以设计师的角色。教材是静态的,课堂是灵动的。备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教材文本揭示注重后天的教育,可是我们再细心探究另一篇《孙权劝学》,联系两篇得出一个论题“二人的结局,谁之过,谁之功”,就会激发学生的思维,链接生活本真。
三、从不同招数展现文本
1.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体味。阅读教学如果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少了对语言文字的玩味与细嚼,那课堂就显得苍白无力。比如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就可以预设从不同角度去品读,第一种是一般性的朗读,注意停顿、节奏、重音、语气、语调,这样的朗读或许激发不了学生的激情,也无法与学生的生活相连接;第二种可以预设这样的语气,当别人遭遇困难,陷入绝境,运用劝导式的口吻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然后转化为读,就会有另外的激荡;第三种当自己的双肩无法承载生活重担的时候,自我鼓励、内心独白式地朗读。
2.从不同的维度去鉴赏共鸣。可以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框架细部加工,也可以把语言文字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环境,塑造出一个新形象,建构新的价值和意义。人教版八年级中的《台阶》,“父亲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希望受人尊重,不惜劳苦”这是文本最初呈现的主题思想。可是我们再细读文本,从不同维度去探讨,一个是用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来解读,就会探究出“跨越式”的精神追求让人生的选择成为两难,这个跨越还可以理解为超前;另一个维度,“跨越式”的追求不一定能够使人享受到相应的精神愉悦,《台阶》中的父亲,台阶造高了,也不见得地位提高了,受人尊重了,然而父亲却老了,不能再劳动了。再看现实社会,多数人为房、为车、为钱所累。学生很容易将教材与社会联系起来。把《看云识天气》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备课,有些枯燥,若把其中每种云的情况设置成简短的小诗或小散文,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3.从不同的层次去积累丰富。备课的另一思考点,就是从不同的层次去丰富去深化,包括音像、电子、绘画,也包括古今中外的材料,去补充拓展,让教材由薄到厚,学生的积淀由浅到深。还可以进行同一类别不同方面的深化拓展。比如教学《桥之美》,从说明文角度学习完本文后,不妨做这样不同层次的备课预设:在画家眼里,桥别有韵味,那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又被赋予怎样的情感,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又会是怎样的情调,同一单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又是如何呢?同样是“桥”,在画家眼里,在诗人眼里,在桥梁专家眼里,不同的载体承载不同的情感。贴近学生生活去发散,去挖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