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国杰 陈志强 王鹏飞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需求和民众的诉求对中学青年教师的能力期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教育探索的实践中,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以文化精神的导向作为切入点,以师徒制度的传承作为支撑点,以实践平台的搭建作为落脚点,通过提供系统校本培训、创设科学研究平台、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全面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帮助青年教师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养;基础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传承;师徒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变革,使得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明确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伴随着人口等因素的催化,基础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急需青年教师的大量补充及快速成长。基于此,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截至2010年底,我国幼儿园和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达1180万,其中,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了主力军。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日渐成为中坚力量和发展希望(3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已占全体教师的50%)。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紧密结合文化理念及时代特征,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持续发展之路。
一、切入点——文化精神的导向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60年的历史积淀中,创造并传承了“人文·自主”的学校文化,形成了“崇尚人文——人文教化、人文修身、人文情怀;求真务实——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自主创新、争创一流”的文化精神,它们渗透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秉承“人本和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并设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品德堪为学生的楷模,行为堪为学生的榜样,学识堪为学生的师表。
为了达成目标,学校始终自上而下地给予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一种“人文”关怀,从青年教师身心的全面发展出发,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以及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成长的需要,给予他们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理解并传承学校文化,学校非常重视岗前培训环节。每年暑期,针对新入职的教师,重点开展“学校文化专题教育”,即每一位学校领导分别就不同的主题做“通识”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例如,曹保义校长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开展《人文自主彰特色传承创新育英才》专题讲座;王华副校长系统讲述《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实践》,全面呈现学校“6+1+1”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及实施方法;申敬红副校长从校风校训、师生发展、欣赏型德育建设等德育工作视角分享《寻找心中的那份热爱》。
在“人文·自主”的熏陶和传承下,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了优越的精神环境。借助文化精神的导向,学校可以快速地凝聚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他们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学校采取全面的激励措施,有效激发青年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自主性和创新精神,逐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促使他们充分发挥潜能,最终达成自我成长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二、支撑点——师徒制度的传承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和家庭的高期望以及社会发展的诉求,需要青年教师尽快胜任工作并成熟起来。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从学生到教师是一个巨大的角色转变。尽管青年教师在人职之前始终与学校保持着十分“亲密”的接触,似乎对于“教师”和“教育”很了解,但实际上对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有效教学策略、新时期学生特点等缺乏深入的认识。结合北京师大二附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应届硕士研究生。他们在知识储备、思想品质等方面都非常优秀。但在实践中,面对13至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青年教师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及心理特点等问题的准确把握上会缺乏经验;面对多元化的特色班级,青年教师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也会遇到诸多的困惑。这些因素都给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和快速成长提出了挑战。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教师之间的同伴合作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基于此,多年来,北京师大二附中遵循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谨务实、传承创新地实施“师徒制”。
为建设高素质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保持学校优良的教学传统,使新教师尽快适应一线教育教学任务,学校针对每一位新教师,由教学处、学生处与教研组共同指定两名业务精干、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导师”(五年教龄以上),分别担任新教师的“教学师傅”和“班主任师傅”。同时,为了适应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给青年教师专门分配一名校级领导干部作为“管理师傅”。在新学年开学后,学校召开教师拜师会,明确师徒关系。“师徒制”的建立明确了导师与新教师之间的责任,即师傅对徒弟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全面负责,严格要求,热忱帮助徒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注重发挥徒弟的优势,指导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徒弟必须尊重师傅,虚心学习,主动工作。在师傅的指导下,徒弟要认真钻研教材,刻苦学习,加速自身的成长。
三、落脚点——实践平台的搭建
一是提供系统的校本培训,在经验性感知中快速锤炼教育教学技艺。
随着学校规模的日益壮大,大量青年教师逐年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校本化训练,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纳入到学校整体的工作安排中,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系列化。
在师傅的以身作则和引领示范下,青年教师不断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教育经验。例如,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传承特色的教学方法,在2013年的新教师拜师会上,身为生物特级教师的曹保义校长,又多了一个身份——新教师的教学师傅。为了避免因为处理繁忙的日常管理T作而耽误对徒弟的指导,曹校长特意安排自己和徒弟一起承担同一个班的教学工作。每节课前,曹校长都会和徒弟一起准备课程的内容设计,课上两人配合完成教学环节的实施,课后针对教学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反馈、徒弟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做深入的讨论,做到节节有指导、节节有交流、节节有收获。师徒之间如此频繁且直面的互动交流实属不易,青年教师也十分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虚心好学,认真钻研,快速成长。
此外,师傅还经常向徒弟阐释学校文化、教学改革理念、管理实践思路等,并提供更多的平台让徒弟去锻炼。这些都体现了学校领导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殷切期望。借助学校提供的系统化校本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逐步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艺水平。
二是创设科学研究平台,在学理性探究中全面深入了解学校发展。
为了促进对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发展等实践的思考,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在科研中不断提高理论素质,进一步掌握相关原理与方法,提升研究能力。
我校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并在研究中适时总结、沉淀自己的理论思考。例如,为了引导青年教师全面深刻地了解学校的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社科特色班、数字化学习特色班等不同班型的改革,常务副校长阮国杰亲自带着青年教师成立课题组,共同探讨学校课程改革历程,聚焦研究问题和视角,对“多元化课程的学生认同度”进行调查研究。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徒弟全面参与文献资料的查阅、调研方案的设计、问卷维度的编排、调查与访谈的实施、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的撰写等过程。研究报告获得西城区第16届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在学校特色班研讨会上进行分享交流,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课题组将诸多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提炼,生成的《普通高中多元化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一以北京师大二附中为例》论文也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11期上发表。
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有了深度的理解,并为后期更好地落实、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在过程性管理中坚定并夯实责任意识。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探索中大胆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平行式的“项目式”管理,在各领域搭建项目管理平台。学校敢于启用青年教师,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同时,学校注重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关键岗位上进行更多地磨炼,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并独当一面。
例如,为了加强对青年管理者的培养,为他们创造机会去熟悉学校系统的管理业务,尤其是相对陌生的后勤领域,学校结合工作需要,成立“固定资产审核管理项目组”,让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授权下相对独立地开展创新性工作。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在强烈责任意识的驱动下,青年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积极请教学校领导、总务处教师和会计,全面了解资产管理的规范程序,并就账实相符以及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盲点进行深度的沟通。青年教师全面参与管理办法的制定、清查步骤的规划、实物与账目的审核、固定资产“购买-登记-入账-调拨-转移-核销-残值处理”等流程的操作、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资料的存档、项目组例会的组织,在项目管理平台中努力提升自己。
在持续的实践中,青年教师领悟到,学校的高速发展需要以规范管理和依法办学为保障,并且离不开高度责任意识的支撑。借助过程性管理,青年教师不断强化角色意识,自我追求的内驱力得以全面激发。同时,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夯实。
在“人文·自主”的导向下,北京师大二附中尊重每一位青年教师的需求,敢于起用新人并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借助“师徒制度”的传承,学校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为他们创造出成长所需的“土壤”和“养分”,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当前,学校的青年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全面投入到特色课程开发与设计、欣赏型德育建设与实施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编写,活跃于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的各个领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追求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成为学校优质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