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效锋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诸如此类的词语,在为师者的教育生涯里并不陌生。几乎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认同“换位思考”对孩子主动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在繁琐而具体的日常工作中,不少教师也在积极尝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和理解受教育者经历着的困惑。“儿童立场”、“同感”甚至“蹲下来和学生对话”等等,都是这些概念的衍生品,伴随“人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理念一定会在教育世界里愈加时髦和流行。
然而,“换位”毕竟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绝对的“换位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决不存在。否则,教师的教育生命中哪里还会存在抱怨与愤怒?真正实现了“换位”,我们会更加理解与同情孩子,会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烦恼,而非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那,怎样理解“同感”呢?
比如,我手中拿着一块手表,手表在我视网膜中的成像与在另一位观察者眼中的成像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所站的位置与角度存在差异,手表在我们每个人眼中会有不尽相同的影像。如果我渴望知道这块手表在你的眼中到底是什么样子,那我唯有靠近你,让我与你看手表的角度和方位尽可能相同。除非我和你完全重合在一起,我才能真正感受到手表在你眼中的真正影像。但是,我不是你,我不可能成为你,我只能无限贴近你。因此,同感其实就是一种无限接近对方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世间不存在绝对的同感,即使你愿意放下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取向,愿意暂时搁置自己的即时情感与体验,渴望无条件地接近对方,但由于两颗心灵的轨迹永远不可能重合,因此,你仍然只能是孩子问题的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之人。况且,“经验性”理解呢?
一个学生对着老师大发脾气,嘴里不干不净,有多少当事教师能够把这些侮辱与不敬束之高阁呢?即使个别教师做到了冷静,难道他还能平静客观而又细致耐心地了解孩子如此“反叛”的因由吗?所谓的“同感”,首先就是心情上的认同——假设你是对方,你也会这样想、这样做!让老师在解决问题之前,先体认孩子如此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完全合理”与“非常正常”的,难度似乎很大很大。
不要说绝对的“换位”,即使是基本的“设身处地”,在彼时彼境中都会遇到强烈的来自内心的阻抗。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挂在嘴边的“同理心”与“换位思考”,只不过是美丽高贵遥不可及的谎言罢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通过一个形象的“洞穴”比喻,早就解释过换一种方式看问题的难度了。
有一群囚犯被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以及身后从洞口映射进来的外部世界的影像,由于他们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自己和世界的真相。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看到了阳光下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如果他适于做个有思想的卫国者,他就会感觉到自己肩负重任,必须返回洞穴,把事情的“真相”解释给其他人。他绘声绘色地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嘲弄式地告诉囚犯们看到的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在这里的隐喻我们可以暂时不管,但从这个经典比喻中,我们至少可以领悟到“同感”是多么的困难。有幸逃出的“哲学家”把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告诉同伴,却遭到了他们的嘲弄。人观察事物的习惯以及思维的定势很难改变,即使那些囚犯们愿意听闻哲学家的解释,他们也永远不能真正明白外面世界的原形。很多观念和认识,只有实实在在体验和经历过,才能有所感悟和理解。
“换位思考”的障碍,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我们很难放弃自己固有的观念,不可能让自己如同一张思维的白板一样靠近对方;其二,我们不可能经历对方的成长历程,也就不可能真正准确把握到对方当时当地的独特感受。一不小心成为“哲学家”,满怀发现真相的激动,带着阳光照耀后的眩晕,观察白墙上的影像,反而没有“囚犯们”看得真切和清晰。因此,他已经与之前的同伴们划清了界限,他已经很难再回归从前,感受曾经理解和坚持的“影像世界”了。
同样,我们没有经历过孩子独特的成长历程,没有直面过孩子遭遇的挫折与情感的孤寂,也就很难用孩子的眼睛审视另外一个苍白而单调的世界;相反,我们更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去“规范”和“引导”孩子,稍遇阻抗,不少教师很快就会重拾师道尊严与霸道,去训导和惩罚孩子。
时时秉持“儿童立场”,对于教师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一个教育者往往面对四五十个学生,当然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真正走入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要求教师做到同感和换位思考,无疑于让老师在四五十个人格中漫步,也无疑于让老师步入人格分裂的悲惨境地。如果有人把教育解读为咨询与辅导,显然是浅陋无知。教师没有这么伟大,他们只能面对整体,给更多孩子以指导和引领而已。孩子的父母尚难做到“儿童立场”,更何况教师呢?
但面对班里特殊的学生,我们还是要尝试“换位思考”;虽然充满挑战,我们仍然要积极面对。教育面向全体,所谓的全体,自然包含班级里极个别问题孩子。了解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首先就要做到尽可能地放下自己的情绪情感价值观念,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感受孩子内在的需要,把孩子视为一个受害者,一个问题环境的承载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也唯有如此,你才能慢慢捡起自己业已放下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才能送给孩子成长路途中应该获得的温暖和幸福。
唯有努力跨越上帝为人类设定的“换位思考”的障碍,我们才能真正发现生命的魅力,也才能真正认识和超越自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