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教材 促进有效教学

2014-08-20 02:38何丽敏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解读教学

何丽敏

摘 要: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教师必须正确解读教材,从整体与细节,多元与学情,作者与编者等方面入手,做到深、活、准,才能把握教材的内涵,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正确;解读;有效;教学

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解读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确解读教材是首要的一环。只有正确深入地解读教材,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准备,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灵活地实施教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解读教材就要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要素,明确构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等,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一、教材的解读,要深,忌浅尝辄止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对深入解读教材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地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要深入挖掘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才能上出带有语文味道的课。

1.从整体上把握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应考虑它在教材中内容编排体系上的目的和意义,善于将它放置于这一单元、整册书的内容编排体系中甚至这一学段中来审视。

教材编写有其很强的系统性,知识积累和训练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呈螺旋式上升的。教师把握住了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了解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就等于抓住了教材的根本,授课时就知道哪些知识应该讲、应讲透、应拓展、应延伸,上课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的放矢,讲为学用。

如,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课文《飞夺泸定桥》和《桥之思》都与桥有关,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有关桥的词句和古诗)“畅所欲言”(说说著名的桥、想象的桥)“开卷有益”(阅读历史名桥及桥的故事)“初显身手”(搜集资料,了解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了解最新的建桥技术)“笔下生花”(写写有关桥的习作)的内容也与桥有关,从“有形的桥”到“无形的桥”,从认知到实践,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因此,老师解读教材时,应该整体把握单元内容,确定教学重点篇目,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2.于细微处斟酌

解读教材,不仅要在宏观上对全套教材有所了解,更要从微观上作深入研究。在完成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后,接着便要“钻”进教材之中,集中精力仔细研读。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等等,都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

如,《燕子》一课写道:“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这里的“痕”用得好,刚下过雨,电线细而高,天空淡蓝,“痕”显得那么朦胧淡远,若有若无,富有诗意。如用几“根”,则显得平实,缺少韵味。

又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窦桂梅老师对“好好儿活”这一句话的深入解读使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母爱是那样真实朴素而意味深长,触动心灵!

二、教材的解读,要活,忌生搬硬套

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并不认真地研读教材,而是急于看教学参考书,上网查找教案进行参考,甚至直接搜集一些名师的优秀教案就去上课,导致上课有时难度偏大,有时容量偏多,有时意图不明,照搬照抄,后果是没有自己的深入研究,随心所欲,甚至稀里糊涂,有时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很低下。

现代教材的解读不再是狭义地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而是对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解读,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方向。它需要的是灵活机动,要独立钻研,要结合学生学情,不可生搬硬套,盲目跟从。

1.多元解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对语文教材的多元解读,体现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独特体验感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杨九俊教授曾说过:“教师可以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时,首先就应多方面、多角度思考。

比如,《为了他的尊严》一课,可以解读为赞扬老妇人的睿智、爱心、善良与用心良苦,还可解读为赞扬独臂乞丐获得尊严,用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精神,还可以解读为“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只要尝试去做,认真去做,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等道理。当然,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生发,天马行空,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2.结合学情

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他们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不一样,因此,在解读教材时要熟悉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所教班级的群体特点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差异、思维特点等,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才能找准最近发展区,做到有的放矢,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五年级的“马”对于南方的孩子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南方的农村孩子,有的学生对马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因此,教师解读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精心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设计。

又如,五年级上册教材要求学生就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向学校写建议书、就家乡环境问题向当地政府写建议书,教师在备课之前就要对学校周边环境问题做一些分析。

此外,我们要带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即合理整合、优化内容、超越教材,真正达到熟练地驾驭教材。

三、教材的解读,要准,忌偏离中心

教材里的每篇文章均是经过筛选的,篇篇文质兼美,传情达意。“意”在文章中起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此,解读文本时,就要深入理解,挖掘文意,透过表面找出隐藏在语言后面的内涵,要找得准,理解得透,要尊重文章主旨。

1.了解作者意图

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以是一种情感,一种理念;也可以是一种直白,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偏离中心。

例如,《麻雀》一课,作者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由于老师自己把握不住文章中心,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差时,教师不知所措,没有及时纠正错误,甚至推波助澜,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低效和负效的。

2.了解编者意图

作者意图和编者意图不完全相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意图通常比较唯一,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某种感受。但是编者把这篇文章编到教材里的时候,他要考虑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这篇文章在这个单元当中的地位,这篇文章在这册教材当中的地位,所以许多时候,编者意图往往要大于或多于作者意图。然而很多老师却往往只考虑作者意图,而忽略了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安排在这里。这样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不利的。

笔者听过一堂语文课《牛和鹅》,这是五年级下册“角度”主题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要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遗憾的是,授课老师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的写作范文来上。整堂课大部分在画动作词、神态词,评析、品味并加以表演,并让学生进行有关段落的仿写,而有关“角度”的文章主旨(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揭示却只字未提。因而,作为单元中的一课,教学目标根本就没达到,更别谈效果如何了。

总之,正确解读教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与保证。只有深入、灵活、准确地解读好教材,才能优化课堂设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前店南山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