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浅析

2014-08-20 12:28朱晶
黑河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欣赏课绘画美术

朱晶

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兒童是爱美的,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做到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

一、小学生美术欣赏习惯及特征

教师要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特点来分析掌握其欣赏习惯和特征。

1.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大树的故事》时,他们全被树上色彩艳丽的小动物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树叶的存在,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

2.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画或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用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农村的学生对绘画作品中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杂乱的石头和柴堆非常熟悉和热爱,却无法体会到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高楼大厦也是一种美。

3.视觉记忆常常伴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美术欣赏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主要形式

1.现场欣赏课。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民间手工艺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如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并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3.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欣赏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三、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

1.结合地方特色,拓展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学习《大冬天》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欣赏我们北方冬天的特有景色,通过多角度的欣赏,开阔学生的眼界。

2.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所以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能达到有声有色、图音并茂、表现主题的目的,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彩陶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不单展示彩陶作品,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文化类型配上背景音乐,悠扬深远的中国民乐与古朴的彩陶作品相结合,容易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作品的背景、内容,将史前文化那独有的魅力展示出来。

欣赏与故事、联想相结合。根据欣赏的内容,介绍作者和创作的知识,或编成故事,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在学习《画家凡·高》时,教师可以把几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凡·高。欣赏凡·高的作品时,让学生指出主题是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画家的生平,加深对主题形象的认识。

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唤起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抒发各自的感想。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能收到良好的欣赏效果。

美术欣赏课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要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欣赏课绘画美术
创意美术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