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应提倡做中学数学、探究中学数学、合作交流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探索。这里我以“圆锥的认识”为例进行概述:
【案例】
课一开始,我先出示一个圆柱,问学生:做一个圆柱需要哪些材料?通过与学生谈话的形式,唤起了学生以前的知识体验。接着,再出示一个圆锥,问学生:你见过这种形体吗?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次谈话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一幅幅圆锥物体的图片。这时,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你们能动手做一个圆锥吗?学生兴趣盎然。我要求学生四个人分成一组,先猜一猜做一个圆锥需要哪些材料?大家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我把准备好的学具(一个信封),里面裝有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猜测,在信封里面拿材料,小组合作,动手做一个圆锥,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看着各小组认真操作的场面,我深有感触:学生不就像是科学家在探究和实践吗?实践之后,让各小组派出代表上台来展示作品,并讲解制作方法,互相评价实践成果。接下来认识圆锥的特征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感悟】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这节课上,我先出示圆柱体,紧接着出示圆锥体,通过唤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知识体验,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圆锥。然后,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圆锥体,再通过屏幕展示了生活中的圆锥体,学生就能够亲近数学。随后出示装有各种平面图形的信封,就像是一只百宝箱,吸引着学生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索,去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二、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主动建构知识
“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以往的教学方式总是先出示圆锥图形或实物,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等到最后做圆锥时学生已经没有兴趣了,或者是这一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例以“做”为中心,放手让学生先做圆锥,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了圆锥的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圆锥特征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三、让学生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体验成功
“做数学”强调儿童自主地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生动过程:先让学生猜一猜做一个圆锥需要哪些材料,猜想是探究的前提,给学生造成了悬念,学生急于探究与发现,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终身难忘的,这样的成功体验是最快乐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知识,更要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是否获得了对数学的认识和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自主地发现与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 安徽省明光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