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挫折心理及其对策

2014-08-20 04:21权聪良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表现挫折成因

权聪良

摘 要:当前中国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倍增,在关爱的方式上甚至出现过度溺爱,采取很多的过度保护行为和意识。孩子走进小学校园之后面临许多和家庭不同的境遇,从而出现小学校园适应方面的问题,产生挫折心理。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具有一些危害,如,自卑、胆怯、违反校规、自我中心、抵触等不良表现。对此,应该引起小学教育者以及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挫折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正确的认识并开发出相应的对策,对小学生进行恰当的挫折心理教育。就小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成因、危害以及对策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挫折;表现;成因;对策

一、小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生群体主要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照顾、溺爱和娇惯,让学生性格内向,意志薄弱,控制力较差,这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偏差;学校教育偏重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这是学校教育思路的偏差。

小学生挫折心理是指孩子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不能克服,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适度的挫折心理可以增长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验、磨砺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如果挫折心理过于强烈、过于频繁,则容易引起行为偏差,导致种种心理疾病。

小学生尚处于生理和心理未成熟时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心理承受力一般较差,因为知识和经验不足,会对挫折产生不同的适应方式,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可能是消极的,这就容易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因此,小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应该引起重视,应该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小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习、生活和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二、小学生挫折心理表现

小学生在遇到挫折以后会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如,攻击报复行为、自由散漫行为、躲避行为等。

(一)规避行为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像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忽视,或被欺负,就会产生焦虑、疑惑甚至恐惧心理。焦虑紧张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疑惑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如别人,是不是品行不好,不受欢迎,而恐惧是遭遇挫折后因为紧张和怀疑又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产生的一种惧怕心理。因此,小学生表现出躲避,不愿再次面对同一件事。

(二)偏执行为

小学生有做错事的时候,大多情况下,老师都会在初期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有些孩子能够接受并改正,但有些孩子还会再犯,老师会增加些惩罚措施,如果方式不当,如,声音严厉、语言不当,含有变相辱骂或有体罚的情况,小学生当时迫于压力承认错误,但内心并非如此。这样小学生就会因此产生偏执的想法和行为,如固执己见,认为老师不对。这种教育方式就会适得其反,从而让小学生对于挫折产生错误的偏执想法,并做出不良举动。

(三)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经历挫折,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无法接受,会产生对于老师的不满,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于老师攻击表现为内心的不满,情绪上抵触。这种情绪需要一条释放的途径,小学生往往会转嫁到其他小学生的身上,例如,一些弱势的女生或小同学身上,或者做出一些违规行为,如,在班级上课或下课进行捣乱,乱写乱画和破坏公物等。

(四)自由散漫行为

小学生遇挫折之后,心理上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如果没有经过及时适当的引导,就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对于老师和家长的语言行为,尤其是指责无所谓,上课迟到,甚至逃课。

(五)暴躁、情绪失常行为

小学生遇到挫折还会出现失去理智、情绪失常的现象。情绪躁动不安,出了事情或犯了错误责怪他人,甚至是说谎。长此下去,小学生就会性情乖僻,不容易相处。

三、小学生挫折心理成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的片面性是导致小学生挫折心理形成的首要因素。

1.现在的家庭,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让父母拥有了較为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与孩子在一起,这应该是好事。但将这些有利条件变为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分干涉就有弊无利了。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现象很普遍,就更为父母过度呵护孩子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殊不知,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尤其是挫折心理的调适。

2.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这也是孩子挫折心理滋生的沃土。有些家长看起来很关爱孩子,成绩好就非常高兴,给孩子买这买那,主动提出带孩子各地风景名胜游玩,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而一旦成绩出现波动,就变成另一副截然不同的心态。其实,这些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关爱孩子,关爱孩子应该是一种引导和放手。对于孩子的关爱也应该是一种亲子情感的沟通,一次谈话、一个故事、一起做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次看似幼稚简单的亲自游戏,都可以很好地替代家长用多少金钱甚至都换不来的父母关爱。

3.家长乐于包办孩子的学习之外一切事务。这看似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很平静安全舒适的环境,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孩子很难意识到什么是困难,人一定会遇到困难的,当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时怎么办呢?注定只会产生挫折。家长可以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其实,孩子们非常乐意自己去做,去尝试,哪怕会失败,在孩子的眼中,这些失败不是他们所在意的。

以上家长的这些做法,让孩子走进小学校园后,与老师、同学或者是路人相处时,容易形成挫折心理。

(二)学校原因

学校是小学生形成挫折心理的另一个原因。学校应该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1.家长对于小学生成绩的追求,其中一个来源是学校。学校在意小学生的成绩,家长才会注重。当然,学校在意成绩源于社会。然而,学校对于成绩的重视源于社会这并不能成为学校可以推卸责任的理由。现如今,全国的中小学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清醒的认识应该是——素质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成绩好固然好,老师家长都喜欢,这没有错。但总有些小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者是成绩差。成绩不好的小学生容易在成绩面前遭受挫折,成绩不好的小学生会害怕考试,害怕考不好受到老师的漠视,被父母批评甚至责打。从而导致学习情绪低落,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为一种负担,最后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2.学校在追求成绩和素质教育的同时,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小学生的心理是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因为小学生心灵不成熟,处于逐步的发展中。小学生对于事物和世界的认识有自身的缺陷性,他们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一件事、一个人。成人眼中很简单的事,小学生做起来咋就那么费劲,甚至有些让人匪夷所思。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只是成人没有走进孩子的世界,所以不理解。小学生心灵单纯,想问题简单直接。这并不代表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简单直接,老师认为小学生错了就应该批评教育,屡教不改就应该惩罚。殊不知,小学生应该允许他们犯错,如果小学生犯错误经过老师教育之后还没有改正,这应该是老师的教育没有成效。可以先从教育小学生的方式方法上入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点。

小学生年龄阶段,孩子们积极、好奇、好动、好犯错、忘性大、屡教不改,这些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特征。老师在教育小学生的时候可以结合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合理的教育方式。注重呵护小学生幼小心灵,而不是掺杂些讽刺挖苦、言语中伤甚至体罚来教育孩子,这些手法看起来很快捷有效,但实际上它却伤害了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心灵,这怎能不让小学生产生挫折心理。

3.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的同伴关系会给小学生带来一些挫折心理。大多数小学生在家里是“唯一”,到了学校,所有的“唯一”到了一起,他就不再是“唯一”,但小学生还是以“唯一”来给自己定位。这就导致小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出现问题,相互不体谅、忍让,那就总有一方会受到伤害,被伤害的一方就会产生挫折心理。进入小学,对于小学生来说,第一节课应该是学会和同学相处,智力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问题。小学生对于自己的玩伴、同桌甚至班级中的其他同学的一些不良表现,如,话多、不讲卫生、拖拉等,小学生会在同学和老师的提醒下讥笑他们,这不利于小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有些小学生会出现不喜欢班级里这个同学、那个同学,不喜欢自己的同桌等现象。小学生在这种同伴关系中就会遇到挫折,产生挫折心理。

(三)个人原因

1.小学生自身也是挫折产生的原因之一。小学生都有一颗好胜的心,尤其是现如今的独生子女。小学生可以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但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表现突出,所以说学校里评选什么“三好学生”“五好少年”,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荣誉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负担,负担不起的小学生,比如好胜心强的小学生,就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2.小学生先天形成的个人性格因素,如,胆小、内向,也容易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一个人的性格中含有一些先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小学生阶段表现较为明显,比如,有些小学生进入小学的班级,老师就发现这孩子活泼,那个孩子文静,这个孩子心细,那个孩子粗心等。胆怯、内向的小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不愿、不敢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意愿,再加上同伴的取笑以及老师的漠视,他们遇事后就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3.小学生自身原因还表现为小学生自己的经历,这在每一个小学生身上表现不同,可以分为发生在小学生自己身上的事和发生小学生身边的事。发生在小学生自己身上的事,如,在小学之前与同伴玩耍争吵落败,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受到伤害,自己经历过可怕的情境等;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事,如,家庭中人际关系很不和谐,父母过多的争吵,父母离异,亲人伤亡或家庭经历其他重大变故。这些都会在小学生脆弱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当他们进入小学后,因为同学、老师、学习、同学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再次重温曾经的害怕,从而产生惧怕的挫折心理。

四、小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

小学生面对挫折也会有一些应对的方式,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积极的一面

1.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学生遇到挫折之后,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想想是不是自己错了,如果是自己错了,就下定决心改正,这样小学生遇到挫折之后就不会灰心丧气了。

2.换位理解。小学生小小年纪,其实也是可以做到换位思考的,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举手发言非常积极,可以一节课发言的机会不多,总会有些小学生没有发言,这些小学生会想“班级这么多同学,不能每个人都发言啊,那不乱了吗?”“老师不是不喜欢我,老师是要给其他同学一个机会锻炼一下”。

3.模仿。小学生遇到挫折时,在老师的教育下会想到一些英雄人物或者班级中表现很好的同学,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不低头,主动模仿他们去面对挫折。

(二)消极的一面

1.迁怒他人。做错事了,推卸责任,推到同学身上,推到父母身上。在学校错了,到老师办公室或者回家将责任推到同学,甚至父母身上,在父母面前将责任推到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2.妄自菲薄。学习不好,考试没考好,责怪自己太笨,人家怎么学那么好呢?害羞,自卑,把自己想得一无是处。

3.消極回避。小学生一经挫折,就会表现出退却,上课好不容易被老师叫到名字发言,结果回答错了,惹得哄堂大笑,自己羞得无地自容。以后一遇到老师上课提问,自己即使会也不愿意举手发言,生怕再犯错被人取笑。

4.独自哭泣。遇到挫折,独自哭泣是小学生常见的应对方式。哭泣可以掩饰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但哭泣对于所犯错误是于事无补的。在老师和同学,尤其是同学眼中是懦弱的表现,是会被人取笑的。

五、正确应对小学生的挫折心理

(一)恰当的家庭教育

1.家长的挫折教育意识和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有着重大影响。家长的榜样作用给予小学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要让孩子勇敢,家长要表现出面临挫折困境时的勇气和精神。

2.家长学会放手,让小学生自己去完成和开发一些任务,不要害怕孩子不会和做不好,大不了就是重做。当然,这要建立在确保孩子人身安全的基础上。

3.家长淡化对孩子成绩的追求,试问家长是要一个健康的孩子,还是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当然二者兼而有之更好,但当二者必取其一之时,应当以孩子的健康为首选,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4.家长做到和老师的适时沟通,在孩子的挫折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与老师一起,以统一的要求和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心灵成长。

(二)良好的学校教育范围

小学生阶段,孩子们更多愿意遵从学校老师的安排,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挫折教育,学校和老师的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1.学校确立不以成绩为唯一指标来看待学生,正确认识成绩对于学生的意义。让健康的思想意志、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情绪情感和良好的规范意识成为衡量小学生的最佳尺度。

2.老師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同学关系中挫折,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幼稚的心灵,找对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适时的引导,培养他们的不怕困难和失败,干预面对挫折和失落的健康心灵。老师的榜样作用是一个很好的挫折教育渠道,小学阶段,老师的言传身教要远远胜于家长对于小学生的影响。老师还可以用古今中外逆境成才的经典案例鼓励孩子们敢于面对挫折,树立信心,打败挫折。

3.创设“挫折”情境,让学生学会去经历挫折。其实,孩子们不怕经历挫折,怕的是挫折后老师、同学、家长的看法。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创造“挫折”的情境,让小学生身临其境,例如,“当爸爸妈妈今天不在我身边,我独自一人怎么解决中午的一顿吃饭问题”。还可以让小学生利用出外游玩、夏令营等活动经历些挫折,让小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会挫折,做得好的学生要表扬,做得不好的学生要鼓励,并且让同学一起给他加油鼓劲。这些活动方式可以多样化、多元化、开放化,甚至可以尝试放手让小学生自己组队或独立地完成一些活动或活动的环节。

(三)合格的学生心理素质

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学校营造良好氛围,这些是外在因素,要战胜挫折,形成健康的心理,还必须小学生自己努力认识和做好。

1.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小学生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挫折,虽然小学生可能一时会失败,但最终是可以获胜的。信心是战胜一切的源泉,没有信心,一切都是奢望。

2.转移注意力。一个人不是全才,也很难成为全才,所以小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如果一时无法战胜,可以采取转移的方式。小学生在一个方面表现不好,可以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没有必要一直纠缠着一个问题不放手。

3.适度的宣泄。小学生遇到挫折,无法解决,可以选择适度的宣泄,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小学生可以向老师、家长倾诉,当一个人悲伤时和另一个分享,那么悲伤就只剩下一半;而当一个人快乐时和另一个人分享,快乐就变成了双倍的快乐。小学生还可以通过哭来释放,哭泣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是哭泣的年龄,哭泣并不是懦弱的表现。

小学生,他们的心灵是美好的,他们的笑容是可爱的,他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作为珍爱孩子的家长和培育孩子的老师,小学生值得他们倾其所有去呵护,让其茁壮、健康地成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回自信,在校园生活中获得快乐,在童年经历中留下美的印记,长大成材,这难道不正是教育的真谛吗?

参考文献:

[1]赵吉凯.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研究[J].教育与管理,2013(06):88.

[2]张世芳.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4):99.

[3]宋宁.小学生挫折心理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1988(05).

[4]张广仁.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吉林教育,2008(21).

(作者单位 安徽省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猜你喜欢
表现挫折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挫折使我更坚强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