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游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走向高效的思考

2014-08-20 20:58:29孙建儿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游戏

孙建儿

摘 要:体育小游戏一直以来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体育游戏的元素,体育游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还能加强体育训练的趣味性,营造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令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能够促使小学体育教学走向高效率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小学生普遍爱玩,性格活潑且好动,而体育游戏能够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身体,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教学生学”,课堂气氛严肃紧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的不良情绪。而游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快了吸收和掌握体育运动项目的技巧,因此,应将游戏纳入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将游戏引入体育课堂的意义

追根溯源,体育自游戏中诞生。如今,将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有必要的。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身心,同时还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强壮体魄的作用。小学生大多处于7~12岁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爱玩的时候,因此,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将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小学体育游戏贯穿在体育教学之中,不仅能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提高学生的肢体灵活度,使得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

二、在体育课上渗透游戏的价值

1.有助于学生的体格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包括前期的准备活动、体育技能的教授、学生的反复练习三个阶段。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往往会因为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重复的肢体活动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摆摆动作简单了事。渗入体育游戏后的体育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灵活多变的体育小游戏中慢慢主动地融入体育课堂,学习了体育知识的同时又愉悦了身心。

2.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体育课上引进游戏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一直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首要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健康保障。在融入体育小游戏的现今体育课堂上,不仅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壮体魄为目标,更以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人脑智力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体育游戏不同于单纯的体育运动,除了必要的肢体动作外还融入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思考。体育游戏作为外界输入信息,在动手、动腿、动眼、动耳的游戏过程中刺激大脑对肢体学习信号和思考信号的接受,从而促进脑部发育和智力成长。游戏离学生并不遥远,在课间十分钟时学生都可以自己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进行。例如,大多数人在孩童时期曾经玩过“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欢乐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而现在可以根据时下学生间流行的元素来进行游戏的改编创作,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将体育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对提高教学效率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在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操作的注意点

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体育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宜的游戏方式。融入游戏的体育教学并不就是单纯的胡乱瞎玩,而是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还应该注意到一些因素。在游戏过程中大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安全

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安全是第一要素。体育老师在游戏类型的选择上应该慎重,选择一些危险系数较低并适合小学生体育运动的游戏种类,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的发生。例如,可以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借鉴或自创一些小游戏,不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能降低游戏的危险系数。

2.体育游戏要具有丰富的趣味性

体育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来选择适合此智力阶段的体育游戏。低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简单而且有趣味性的游戏,难度大的游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容易参与进去,难以完成,甚至有时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教学效率反而会起反效果;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智力的体育小游戏。但无论是针对哪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制订的体育游戏都应该本着“趣味性”的要求,达到游戏的特殊效果,学习了体育知识,同时又享受到了体育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游戏教学的目标。

3.游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教师在游戏的选择上应该注意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觉得好玩,并能够融入进去的游戏,才是成功的游戏。所以,体育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游戏的趣味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以此作为游戏选择的参照数据。简单、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的游戏更加适合小学生,同时也可以在游戏结束时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4.开发符合体育特征的游戏运动

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体育老师可以开发挖掘同一项游戏的多种不同功能,将多项教学目标、多种功能、力量的训练或运动的技巧等等因素综合、归纳、融入一项游戏内,利用丰富的游戏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及时更换体育游戏,以免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的情绪,失去了游戏的兴趣。

5.体育游戏要具有针对性

体育游戏对“针对性”的要求较高,首先,体育游戏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相应的辅助性的小游戏。由于体育教学多在室外环境下进行,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季节或者气候的不同,选择恰当的体育游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另外,体育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选择来进行不同智力阶段的体育游戏。

6.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多施行“室外教学”制度,对室外环境的合理利用是体育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根据运动场地的地理特征,结合课程目标制订适宜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增添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除此之外,由于地区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各地学校的体育设施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达到全国统一的教学目标,学校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弥补体育器材匮乏导致教学质量不达标的现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另外,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而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又具有差异性,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理底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进步,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利用“填鸭式”“灌入式”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或多或少打压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改革后的“游戏式”体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上的启蒙者,学生是课堂上的实践者。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去,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在快乐的运动中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随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不仅改善了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同时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都有所提升。这项措施也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体格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双发展。随着体育教学中需要的游戏越来越多,如何设计科学、合理、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国.试论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网络科技时代,2010(08).

[2]涂士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好体育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4:10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3:05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7:25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