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激励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014-08-20 20:58李璐
新课程·小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激励主体学生

李璐

摘 要:激励教育,就是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主动参与,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一种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巧用激励教育,让學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激励;学生;主体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说明能在教学中进行激励教育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激励教育,就是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主动参与,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一种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巧用激励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认为巧用激励教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爱心浇灌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

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教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地学而变为“主动”地学。这恰恰是教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任教1~3年级的9个班,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只能见缝插针地在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位胖胖的小男孩,笔者每次见到他都会微笑着摸摸他的头。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个男孩的母亲高兴地找到笔者说:“老师,我的儿子说您很喜欢他,所以他最喜欢上音乐课了。”由此可见,哪怕只是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纽带。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只是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就必须研究掌握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只有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把握激励的时机与尺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创设恰当的课堂气氛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音乐知识音符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学生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音符,去拼下一个音符,组成一句熟悉的旋律。谁拼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学生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牢牢记住了7个音乐音符的名字。接着笔者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了一道难题。”接着,笔者出示了一些短小的旋律,结果,他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学会了唱音符。这样,既学会了认音符,又学会了唱音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让学生品尝成功

任何人取得了成功都会心情愉悦,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品尝到成功,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取得更多的成功。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激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巧用激励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激励主体学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学生写的话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