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芝
从教27年,当了27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很重要。针对不同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我想方设法把这些孩子教育成爱学习、爱劳动、讲诚信、助人为乐的学生。
一、教师应该用爱心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般在六到七岁,还没有摆脱幼儿的稚嫩,对学校感到好奇,什么道理都不太懂,一切都得从头做起,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引导呢?首先,需要班主任用爱心来呵护每名学生,像妈妈那样,学生的一切琐事都要亲力亲为,不厌其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他们。这样,教师与学生沟通起来就容易了,不会感到生疏。这时,要想完成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就有了良好基础。第二,教师亲手建立每个学生的档案,从学生入学初就着手准备,把个人信息、当天的表现及时记录下来,而且要持之以恒。第三,对于学生表现好的地方要及时表扬,并号召其他同学学习。第四,随时与学生的家长沟通,把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时向家长汇报,避免报喜不报忧,让家长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第五,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真心感动学生。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状态、性格特征等,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学生,经常做思想工作,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爱,逐渐使他们自信、快乐地生活。
二、教师的班级管理应松弛有度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的技能。若一个班集体管理得好,凡事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尽管对学生百般呵护、精心管理,但依旧会有几名“不听话”的学生,他们会在班级挑起“事端”,遇到这样的事情,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调查事情的原因,既针对发生的事情做出妥善处理,又要批评教育,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其次,通知学生家长,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定决心改正,切不可应付了事。第三,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教育,这能对其他同学起警示作用。
三、学生的优良品质要在教师引导下点滴积累
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靠平时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我平时管理学生特别注重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对于每次要求学生去做什么,要让学生通过做这件事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培养学生哪些优良的品质,事先都要有计划。例如,春季运动会是大型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集体主义荣誉感和顽强的毅力;布置学生擦玻璃、捡垃圾等,可以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课间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在课堂上,让每名学生大胆发言,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组织学生到野外郊游,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每天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给学生讲爱国主义题材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品质;将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教师应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与学生的沟通,教师渐渐与学生熟悉了。此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引导学生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呢,只有认真学习知识,努力充实自己,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我除了教学生书本知识外,每周还和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看完让学生写读后感。在三年级时,班级里有一名同学在她的观后感里这样写:“今天我看了《刘胡兰》这部影片,深受教育。一个15岁的少女为了保护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在敌人屠刀面前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她为了我们今天能在这里安心读书而牺牲了自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当我批改到这名同学的观后感时,我深深地感动了。通过努力,我所教的学生升入初中后都是品质优良、爱学习的学生,他们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有的考入名牌大学,前程似锦。我为他们高兴,为他们自豪。
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呵护,用行动去实践,用真心去付出。教师应不断努力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为每名学生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