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历史人物魅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2014-08-18 10:28唐斌
考试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人格高中生

唐斌

历史是一门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事件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的人文学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方面明确提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高中时代正是青年学生形成人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健全他们的人格,对于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历史人物教学,彰显历史人物魅力,健全学生人格。

一、当代高中生人格现状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人格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影响着人的一生。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多种研究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高中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是性格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当代高中生的人格状况从总体上来看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他们的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遵纪守法,知书明理。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但是,目前部分高中生身上存在人格方面的缺陷,这不容忽视。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进取心,缺乏独立性、自制力,缺乏适应环境、抵御挫折、战胜困难的意志和能力。部分高中生在人格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畸形的人格不仅直接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学校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广大教师要高度重视对高中生的人格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二、历史人物对塑造高中生人格的作用

1.运用历史人物对高中生开展人格教育的优势。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它展现了广阔的历史视野,蕴涵丰富的人文素材,积淀了深刻的人类经验。而且历史是对以往史实的记录反映,真实可信。历史学科以其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内容的客观性令人信服。运用历史人物开展人格教育能使学生感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教师引用司马迁秉笔直书,魏征耿直谏言,布鲁诺为科学献身,罗斯福身残志坚等历史范例教育学生时,均因其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而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可见,历史学科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特殊优势,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强大的感染魅力和促进作用。

2.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是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因此,历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而且在于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学生不断完善人格。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说:“历史教学关键主要有三条,第一条讲做人的道理,第二条讲人类改造自然的道理,第三条讲历代治乱兴衰。在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最要紧的。也就是说学历史首先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历史教师必须确立历史教育的人格本位,变“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为“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为学生开创历史教育的新局面,让学生从历史课程中学到乐趣、学到技能、学到智慧、学到自信。

3.用历史人物传递学生人格形成的正能量。高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历史事件走进“人”创造的历史,感受历史的气息,触摸历史的灵魂,追寻属于人本身的精神与力量。费尼克斯说: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稳定持续的人格。离开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魅力,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传递学生人格形成的正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人物推进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法让历史人物更鲜活。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可以借鉴语文教学的人物刻画手法,利用各种直观的手段,通过引用诗、词、曲、民谣、对联、评论、小说等方法把历史人物讲“活”;用反衬法在讲述正面人物的同时,对历史上的民族败类、国家的蟊贼、革命的叛徒、反动势力的首恶等的嘴脸和罪孽,进行揭露和有声有色的讲述,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革命正义感。如在讲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一课时,可以通过多种史料和革命细节讲活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民主革命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鞠躬尽瘁的一生。同时用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卖国行径的丑恶嘴脸加以衬托,从而使孙中山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法,能使历史人物更加鲜活,从而使学生受到震撼,有利于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发挥历史影视作品在人格教育方面的优越性。历史影视作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宏观、微观及不能亲眼目睹的中外历史事件的过程、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及动作展示在广大学生眼前。这种教学手段以视听并重、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历史课上得更生动形象,把中外历史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更加丰满深刻,对中外历史事件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它能把平面变成立体,把静态变成动态,把无声教材变为形、声、图统一的教材。因此,这种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

3.开设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小专题。目前,高中历史教材对人物刻画存在弊端,导致人格教育存在缺陷:一是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越来越少,鸦片战争中的爱国英雄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人的名字都被删除;李四光、茅以升等人的事迹更是难觅踪迹。二是教材中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过于片面、抽象和枯燥,只讲其一言或一事,不能贴近学生心理。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谈丝绸之路却不知张骞通西域;讲邓小平却不知其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谈罗斯福却不知他是如何用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的。教材存在弊端,导致教师所讲的历史人物不完整、不丰富、不立体,只讲形,不讲神,难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精心遴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人物、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科学家等,构建一个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历史人物的角度,学会科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4.开展课外历史人物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仅凭课堂开展历史人物教学对当前的高中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尽力设计和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促进学生学习其优良品格,达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编写重要人物小传。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二是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教师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后,分阶段、分类型整理,通过办墙报、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展出和讲解,弘扬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三是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就某一历史人物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深入讨论。四是组织参观采访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碑刻、遗址等,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通过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优秀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

总之,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高中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历史人物教学,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彰显历史人物魅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一2).

[2]林建华.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林凡.在历史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3(1).

[4]马廷喜,郑庭.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宁夏教育,2001(6).

[5]黄莉.开展历史人物教学活动塑造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基础教育研究,2007(1).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人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