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模式对英语作文词汇衔接的效应探究

2014-08-18 08:49李晶晶何咪卡桂林
考试周刊 2014年16期

李晶晶 何咪卡 桂林

摘 要: 本研究采用Coh-Metrix计算机评估系统,提取其中反映词汇衔接的19个指数,对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在接受读写结合模式前后的两次作文进行对比分析,检验读写结合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对反映学生作文词汇衔接的7个因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读写结合模式前后,学生作文水平,尤其是词汇衔接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差异表现在:(1)学生在读写结合模式下形成的作文比在单纯命题作文中运用的词汇衔接手段多,主要体现在词汇同指关系和潜在语义分析上;(2)读写结合模式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的词汇衔接手段更广泛和更丰富,因此,作文质量更高。

关键词: 读写结合模式 词汇衔接 自动评估

1.研究背景与意义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教学中产生了读写结合模式。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或数篇阅读材料后,根据要求完成作文,学生需要仔细理解源文,记忆主要观点,书面回答相关问题;或者比较和对照、综合源文中的不同观点。此外,他们也可运用背景知识、参考书、非文字材料及其他资源完成要求的交际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反映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读写结合模式的效应探究方面,中外学者都得出过大量相关结论。教师采用读写任务,不仅有助于发展学习者的英语能力,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完成各学科的读写任务(Hirvela,2001)。在完成读写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从结构和意义两方面重建源文信息,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Grabe,2003等)。阅读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范例,学生可以模仿、运用其中的观点、词汇、句子结构及组织结构,这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Asencion,2004;Esmaelie,2000;Weigle,2004)。此外,接触不同领域的文本类型,有助于学习者学会该专业领域的语篇规范,从而和该专业其他成员进行有效交际(McCarthyYong,Leinhardt,1998等)。

在国内,张新玲(2009)认为教学过程中融入读写结合的写作任务,不仅有益于阅读教学,而且能促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内容的批判能力。徐浩和高彩凤(2007)通过开展实验,探究应用于英语专业低年级的读写结合模式,发现其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流利性与语法复杂性的发展,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这些研究都明确指出了读写结合模式对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起显著作用。衔接是语篇构建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词汇衔接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教学方式是否对英语作文中词汇衔接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同样有显著作用呢?

对于词汇衔接和语篇质量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做过许多研究。Halliday和Hasan (1976)认为词汇衔接是指由词汇的选择而实现的衔接效果。McCulley(1985)以493篇学生作文作为样本,分析发现词汇衔接和作文质量有着重要关系。Hoey(1991)认为词汇衔接是赋予文章篇章性的主要手段,因为所有衔接手段中唯有词汇衔接才能构成稳定的多层次的语义关系。同时,词汇衔接还起着组织语篇的重要作用。McCarthy(1991)指出,破坏文章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可能会导致语篇层次上的“做作性”和“非真实性”。可见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与语篇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徐伟成(1995)发现作文的质量与衔接纽带总数及词汇衔接纽带总数有一定关系,词汇衔接比起其他衔接手段来说,与写作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但是这些研究只表明词汇衔接对作文质量的影响,而采取何种方法能够提高词汇衔接的应用水平,并从而提高作文质量,尤其是对采用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方式能否提高词汇衔接运用能力的探究鲜有相关研究,更缺乏科学、系统的数据分析。

本文运用Coh-Metrix自动评估软件,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在写作课接受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的作文为语料,对其词汇衔接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别验证采用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学生在词汇衔接运用方面有何差异?即读写结合模式是否会对学生作文的词汇衔接使用能力产生影响?若有影响,会是怎样的影响?期望研究结果能够探究出读写结合模式对英语作文词汇衔接的效应,有助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提升学生的词汇衔接运用水平,从而提高作文质量。

2.研究设计

目前,中国学生英语作文水平提高困难且英语作文教学偏重语法纠错。针对读写结合模式教学方法正得到不断发展又同时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而产生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借助Hailliday和Hasan的语篇衔接及连贯的理论,使用Coh-Metrix自动评估软件,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写作课采用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的作文中词汇衔接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分析读写结合模式对学生英语作文的词汇衔接使用能力产生的影响。笔者以本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写作课的作文为语料库,借助Coh-Metrix软件获得采用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学生在使用词汇衔接手段上各自的特点的数据分析结果,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指出该研究的缺陷。

语料为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写作课接受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的两次作文。采用Coh-Metrix自动评估系统对语料进行自动评估,获取词汇衔接使用情况的数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采用读写结合模式教学前后两次作文中的词汇衔接有何区别;(2)读写结合模式是否会对学生的词汇衔接使用能力产生影响;(3)若有影响,会是怎样的影响?以采用读写结合模式前后的学生作文为自变量,其词汇衔接为因变量,得出两次数据,设计表格对两次数据进行统计并逐项对比。Coh-Metrix自动评分系统共有54个测量词汇使用情况的指数,本文将选择数个词汇衔接使用变化较为突出的指数作为测量对象,探究读写结合模式对英语作文词汇衔接的效应,探讨读写结合模式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衔接的运用能力,以及这种教学模式会产生哪些影响。

3.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期读写结合模式的指导训练,本研究发现了两组学生的样本文章词汇衔接中的不同点。此分析的关键在于Coh-Metrix计算评估系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19种指数测试了词汇衔接方法。其中对7种变数的定量分析,显示出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特别在词汇衔接的使用上,有着显著差异。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同一组学生在英语写作使用衔接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其中包括潜在语义分析、连接词、词的上位关系、空间衔接、因果关系和词频。从这些明显的数据差异中可以得出结论: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可以影响学生对词汇衔接的使用。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有:(1)在阅读了相关材料后,写出的文章中使用词汇衔接方法的频率比直接给出题目写出的文章高。潜在语义分析的指数在所有指数中展示了更高的频率。(2)经过一段时间读写结合模式的训练,学生会有意识地使用不同形式的衔接方法来保持写作的一致性和语言的多样性,从而提高了写作的质量。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第一,读写结合模式课题的基本操作方法是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回想起背景知识及信息,从而使他们有特别的东西可写,而不是苦于思考写些什么。第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可以调动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力,发挥他们最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第三,写作不仅是一项创造性的技能,在这之前,它更是一种模仿行为。通过一学期读写模式的应用,可以看到在阅读了大量有用的和他们写作课题密切联系的材料后,学生在进行类似的写作(Lyons,Kroll,1996)时,学会了采用阅读材料中的句式结构和写作想法。这些知识在被重复应用后,逐渐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因此,学生的写作质量比以往要高。第四,一学期的阅读材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不仅培养了写作技巧,而且一定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

4.结语

在进行这项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出现。第一,在阅读完阅读材料之后,学生需要结合以往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意写作。然而,有些学生,特别是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会过于依赖阅读材料,甚至直接采用阅读材料中的词句,这样就毫无创意可言。第二,正如Weigle(2004)所说,评定的可信度也是关键。Coh-Metrix是一个对作文进行评估的计算机工具,它有效并具科学性,但它不能查看学生作文中哪部分内容来自阅读材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准确度。第三,在整个学期的英语写作课程中,通过读写结合模式的训练,学生在写作上有了进步。然而,这种进步可能有多个方面的因素,很难说一定是通过读写结合模式的训练而获得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与词汇衔接之间的联系所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Asencion D Y,Validation of Reading-to-Write Assessment Tasks Performed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D].Flagstaff;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2004.

[2]Esmaeili,H.,The Effects of Content Knowledge from Reading on Adult ESL StudentsWritten Compositions in an English Language Test Using Reading and Writing Modules[D].University of Toronto,2000.

[3]Grabe,W.Reading and Writing Relations:Seco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A].In B. Kroll(ed.)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242-262.

[4]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5]Hirvela,A.Incorporating Reading into EAP Writing Courses[A].In J.Flowerdew &M.Peacock(eds)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330-346.

[6]Hoey,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Comprehension[C].Delawar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91.

[7]McCarthy-Yong,K.&G.Leinhardt.Writing from Primary Documents:A Way of Knowing History[J].Written Communication,1998(15):25-68.

[8]McCulley,G.A.Writing Quality,Coherence and Cohesion[J].Research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1985,19:269-282.

[9]Weigle,S.C,Integra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a Competency Test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J].Assessing Writing,2004(1):27.

[10]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30):184-190.

[11]徐伟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和质量[J].大学英语增刊,1995,43-47.

[12]张新玲.读写结合写作任务研究综述[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