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和原理,还要提高探究和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掌握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寻找出新的、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形式。本文从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灵活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等三个方面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反思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强调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与时俱进,通过对教学观念、过程、方法、效果等的不断反思,发现新问题,改进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教师的一切改变和努力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使教师“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根据多年生物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我谈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一、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懂得激励和指导学生探索知识,而不是在课堂上传达知识和解释知识。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包办代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样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记”住了知识,“背”会了知识,一旦涉及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便茫然不知所措。为了改变生物教学中这种学习现状,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认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该将“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参与总结本节重点内容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章节学习了DNA的复制过程,对基因的结构非常了解,因此我尝试让学生观看DNA转录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过程,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1)转录条件: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模板: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______ 产物:___________酶:________________能量:_____________
(2)简述转录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录过程中怎样确保遗传信息从DNA稳定传递给RNA?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通过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二、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无定法,学无定论。只要能帮助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课堂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一本正经,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地讲解,学生则在课下“被动接受”,课堂氛围沉闷,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感到上生物课就是一种煎熬。被动地、强制地接受生物知识,容易使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大大降低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无机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以此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学生甲:我认为铁能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状。
学生乙:我认为缺铁会导致贫血是因为缺铁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当铁缺乏时,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阻碍,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问题二:为什么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学生甲:我认为是因为植物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
同学乙:我认为植物叶绿素的分子中含有镁元素。
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正确,光合作用不能缺少叶绿素,而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中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镁,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问题提出后,我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思考、探究,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纷纷对问题进行了讨论,课堂教学氛围极其活跃。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灵活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束于教材内容,而应该主动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借助网上学科教学资源、电子图书等工具,整合教学内容,化繁为简,解决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缺乏和学习资料不足而产生的学习障碍。对于抽象的教学内容,高中生物教师要借助直观教具和课件等辅助手段进行讲解。生物教师要熟悉生物模型、标本、图片、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适用范围和运用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通过生物教具的演示,让学生在观察实物,观看挂图、模型、视频中学习。恰当地设计生物教学过程,选择生物直观教具,熟练运用教具帮助教学。此外生物教师还要能制作常见的生物模型、标本,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能进行常规的操作,并能独立设计、制作课件。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和形象化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在直观的图像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
例如:我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在讲完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之后,设计了一个课堂小游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程度:
步骤一:请六位同学上来模拟磷脂双分子层站好(身体的前面代表磷脂头部,后背代表尾部)。
步骤二:请两位同学上来模拟葡萄糖和K+载体蛋白站好。
步骤三:另请六位同学参与活动,上台随机领取纸片,上面写有O2、K+、葡萄糖(进红细胞、进小肠上皮细胞)、病菌、ATP。拿到纸片的同学报出自己代表的物质,说出自己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特点,边说边通过细胞膜。班上其他学生观看进入细胞膜方式正确与否。
利用这样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但能使得枯燥的生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趁着改革之风,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寻找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储量的增加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敏.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7).
[2]周玉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反思[J].科技信息,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