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2014-08-18 19:02张旭明
艺术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发展历程

张旭明

摘 要:本文以福安市公岐村龚氏宗祠为例,介绍了惠安石雕形成的条件和文化特质,阐述了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尤其是宗祠寺庙建筑应用的特点,进一步剖析了惠安石雕多元的文化内涵及工艺技巧上等,旨在传承惠安石雕文化,探索地域建筑设计,弘扬地域建筑历史文化,不断推动惠安石雕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惠安石雕;发展历程;传统建筑;石雕文化

0 前言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被誉为中国“石雕之都”。一千六百多年以来,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粤文化在此融合交汇,伴随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惠安石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宗祠寺庙建筑中。惠安石雕是一门永久性的艺术,堪称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惠安石匠精巧的技艺更被赋予“中华一绝”的美称。福安市公岐村龚氏宗祠——一座传统的祠堂,凝聚着整个村庄、整个龚氏家族所有人的心,体现着浓浓的爱乡爱民情怀。本文以公岐村龚氏宗祠为例,阐述了惠安石雕应用于传统建筑之中的特点,旨在探索地域建筑设计,弘扬地域建筑历史文化,传承惠安石雕文化。

1 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的特点

宋代的桥、塔、寺,明清的蟠龙石柱、石狮、古建筑民居,建国后的许多纪念性雕刻工程……惠安石雕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与传统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惠安石雕在传统石雕的应用上,不仅仅是材料和技艺的体现,更蕴含着浓厚的历史信息和生机蓬勃的时代特征。惠安石雕与传统建筑交相辉映,不断融合、深化,促进了两者共同向前发展。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的应用中也具有以下这些特点,值得我们探索:

(1)内涵上与传统文化结合紧密。一种文化的形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

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综合作用而成的。惠安县历史悠久,传统石雕是其主体和特色,也是世代惠安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惠安石雕艺术源于黄河流域,汇聚了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其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在生活中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已经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在内涵上与传统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魅力恒久。惠安传统石雕艺术与传统建筑的紧密结合,是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惠安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创造力的表现。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题材丰富、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惠安石雕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最初纯粹的石头的质朴的魅力,在技艺保持上也具有很好的延续性,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福安市公岐村龚氏宗祠,惠安石雕在这座宗祠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装饰的作用,更是表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助推器,深刻体现了当地人“崇孝”、“尊礼”的优良传统。

(2)题材上被广泛应用于宗祠寺庙建筑。长久以来,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上的应用就很普遍,不论是建筑园林装饰雕刻、室外大型雕塑,还是室内摆设观赏品、日用器皿等,都可看见其身影。而值得一提的是,惠安石雕在宗祠寺庙建筑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如:寺庙、宗祠、牌坊、古桥、民居和陵园等建筑上。首先,惠安石雕广泛应用于宗祠建筑。中国人尤其是福建人历来讲究孝道,特别重视祠堂、宗谱的修建和编撰。福安市公岐村宗祠修建极其讲究,祠堂从2013年2月份开始装修,历时9个多月,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其门面设计以山门风格为主,正面总长13.91m,高7.03 m,大门中间内空176cm×283cm,采用了四根12cm厚的门柱,显得厚重庄严。而采用灰色蓝底的惠安花岗岩,让整体建筑显得更加豪华高档,青石雕刻相互协调、搭配光亮,尤为精致,门柱上面点缀者垂花雕刻,立体感十足又颇显新颖。山门四柱光面的对联用阳刻字雕,整体精致整齐,字扁阳刻雕出主题精致大气,笔者在上面做了双层设计,屋瓦余石雕刻荔枝面和火烧面和光面雕花相互结合,每一种手法都不同,衬托出宗祠立体大方、精致显眼。其次是惠安石雕被广泛运用于宗教建筑上。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内外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汇。佛教、道教、儒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及明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乃至犹太教,都曾经在古泉州流传和发展。因此,早期服务于宗教的惠安石雕,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被广泛应用于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上。寺庙内外的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的雕刻等,也推动了惠安石雕的发展。福安市公岐村龚氏宗祠也是惠安石雕在宗教建筑上的体现。祠堂大门门洞边上起脚倒圆美观,圆滑不割手,边上设计砖面风格,中间独挂鹿竹松鹤的传统青石,立体感十足。大门正前楼梯两边各做了一个门鼓,门鼓左右两边雕刻龙凤呈祥的花饰,精细圆润,特别是仿古手法加工,使其更具古建传统风格的韵味,别具一格。大门左右两边上下两段设计更为立体,采用的装饰工艺精细不同,中间雕刻吉祥浮雕,因为左右两边中间窗户的位置不能透空,笔者特意设计了两个传统草龙浮雕假窗133 cm×133cm,并用鲁班尺吉祥鼓字,旁边辅以草花浮雕筐边,传统的万字筐塔台,装饰美观显得非常精致。笔者在窗里面使用红色光面板材,透空出来渗透出红底雕刻,显得立体清晰,并有吉祥的寓意。

(3)艺术风格上讲究形神兼备。惠安石雕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雕法并存,在建筑上被应用后,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风格或雄伟壮观,或精微细巧,每一个石雕作品都可谓是形神兼备。惠安石雕的艺术风格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重复和对西方雕刻的简单模仿,其在命题、技法、意念和刀功上都融入了现代的诸多元素,呈现出了现代审美观念,洋溢着生生不息的艺术创造力。特别是被应用于庙宇宗祠和大型建筑配套上时,更能让人感受到灵动的质感和磅礴的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如笔者在装修福安市公岐村龚氏宗祠时,所采用的雕刻就独具匠心,整个大门门面没有通风的窗户。因此,笔者特在左右上角设计了两个透花窗,既美观实用又通风采光,整个正面山门式除外,其他空间用粉红色系的花岗岩2.5cm板挂起装饰,耐用美观相互衬托,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整体的雕刻上,笔者突出了惠安石雕纤巧、流丽、繁缛、精细、神奇的特点,尤其是在细节的设计上毫不含糊,使之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进一步体现惠安南派石雕婉约精美的特色,具有艺术的独创性。门口的两只石狮,大气磅礴,颇有征服者睥睨一切的帝王气派,也使这座宗祠建筑的风格显得更为俊朗和潇洒。

2 结束语

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是一种文化在建筑中流淌的外在物化载体,其在地域文化和审美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不断地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在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和弘扬惠安石雕文化,探索宗祠寺庙地域建筑设计,弘扬地域建筑历史文化,能够不断推动惠安石雕的创新设计,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怀钏.惠安石雕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华侨大学,2007(05).

[2] 童焱.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闽南惠安石雕艺术[J].福建师范大学,2011(03).

[3] 刘文镇,庄志建.千年石雕文化 今朝绽放异彩——福建惠安石雕产业蓬勃发展[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11).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发展历程
岭南社区住宅建筑保护与创作探索
刍议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探析陕西关中地区“东府”与“西府”传统木窗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试论传统建筑的礼制特征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