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实实
摘 要: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分析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及基本特征,回顾梳理清洁生产相关评价指标,提出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希望能为国内相关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清洁生产;概念沿革;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8-02
1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环境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日趋国际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逐步认识到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更为有效,于是清洁生产应运而生,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运用清洁生产理念降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钢材、水泥、电力等高碳行业的碳强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应有之义。
2 清洁生产的概念沿革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正式提出“清洁生产”这一术语,认为“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最初的清洁生产概念包括两个层次—生产过程层次以及产品层次。对于生产过程层次,清洁生产侧重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以及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层次,清洁生产概念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1996年,UNEP进一步修订“清洁生产”定义,认为清洁生产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UNEP于1996年的清洁生产定义拓展了清洁生产的范畴,增加了“服务”这一层次,并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修订后的清洁生产内涵更加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西方的清洁生产概念产生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洁生产的产生过程我国清洁生产概念最早于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认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1994年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又一次提出“为了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用清洁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历经近十年的探索与总结,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专门性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将清洁生产推向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并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科学的界定。
“清洁生产”的概念一经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国家和组织的积极推进和实践,虽然国内外推行清洁生产的起步时间不同,但可以认定的是,其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一致的、相似的。综合以上对清洁生产这一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清洁生产是由一系列清洁生产方案组成的生产、管理、规划系统,其目标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污染,实现生产全过程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可取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它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3 清洁生产的特征
清洁生产的实质是一种消耗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系统,强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清洁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图2 清洁生产的基本特征(1)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目前,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电力、水泥、钢材等高碳行业的支撑。如果从这些高碳行业的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调整或改进行业中的高能耗设备,使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强度降低,就实现了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低碳化。
(2)能源使用效率高:能源效率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过程的效率,是一个绝对概念,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指标量化反映出来。在经济意义下,能源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用较少的能源产生等量的有用产出。
(3)废物排放量最小化:清洁生产中的“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产品设计中建立物质闭路循环体系,努力实现污染“零排放”。其次,积极采用资源重组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作为“放错了的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加以利用。最后,当产成品完成使用功能时,仍可以再循环利用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垃圾”。
(4)资源利用效率高:资源利用效率贯穿于以上三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合理利用既是清洁生产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清洁生产的最本质要求,资源利用效率高是区别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主要特征。
4 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具有标杆功能,这些指标为评价清洁生产绩效提供了比较标准,其主要用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用于寻找减废空间;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的基准;展现环境绩效;作为同一工艺前后期清洁程度对比的基准,也可以用于企业间清洁程度的评比。
4.1 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各国没有统一定论。国外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主要包括六种,分别是生态指标(Eco-indicator)、气候变化指标(Climate Change Indicator)、环境绩效指标(EPI)、环境负荷因子(ELF)、废弃物产生率(WR)以及减废情况交换所(PPIC)等。
生态指标是由荷兰National Reuse of Waste Research Program完成的,该指标从生态周期评估的角度出发,将所排放的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并建立量化的Eco-indicator。但生态指标的区域性限定性很强,对其他区域未必适用。
气候变化指标也是由荷兰开发应用,在测算污染物排放量时扩大了选择的标准物质的范围,包括将CO2,CH4,N2O的排放量以及氟氯烃(CFCS)、哈龙(Halon)的使用量转换为CO2当量,逐年记录废气排放量以评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指标适用于政府对全国碳排放量的宏观控制,但是无法指导个别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环境绩效指标由非营利机构——欧盟绿色圆桌组织(European Green Table)设计开发,该指标涉及行业包括油与气勘探与制造业、石油精炼、石化、铝冶炼业、造纸等,其中具体开发出能源指标、空气排放指标、废水排放指标、废弃物指标以及意外事故指标。虽然欧盟所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是对于我国建立各行业的指标体系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环境负荷因子由英国ICI公司开发,这一指标的初衷是为化工工艺开发人员评估新工艺提供参考值,其定义为ELF=废弃物重量/产品重量。公式分子中的废弃物重量不考虑工序用水和空气的重量,不参与反应的氮气(N2)也不算在内,该公式适合于有化学反应的工序。
废弃物产生率由美国3M公司开发,它的定义为WR=废弃物重量/产出量,废弃物产生率与环境负荷因子相似,公式分子中废弃物的定义相同,分母中的产品重量也就是产品销售量。废弃物产率指标以总产出(包括废弃物、副产品和产品)为基准,其值永远小于1。
减废情况交换所由美国环保署开发,这一指标需要经常调查或评估废弃物产生量以及原料、水和能源的耗用量,从而对企业生产进行改善,同时评估改善程度。这类指标适用于评价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
4.2 国内常用的清洁生产指标
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目前我国较常用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是主要有四类: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其中,前两者是定性指标,后两者主要是定量指标。
原材料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材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而产品指标需考虑产品销售、使用过程、报废后的处置以及寿命优化问题四个方面。这两类定性指标比较宏观,评价指标主要是靠专家打分,主观估计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确定相应的等级。
资源指标可以由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能耗和物耗来表示,适用于比较同一工厂工艺改进前后的清洁生产状况。污染物产生指标分为三类,即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类指标同样无法表明真正的环境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完善,达到新的更高、更先进水平,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般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5 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研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展望
自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推动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学术界也在清洁生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使我国清洁生产初具规模。但由于我国清洁生产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仍不成熟,关于清洁生产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
从总体上看,清洁生产研究侧重于技术和政策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非常薄弱,因此完善清洁生产相关法律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另外,清洁生产的研究层次着重于“点上的多、面上的少”,尚未形成我国大多数企业通用的生产模式,实践中一些具体的清洁生产实施仅局限于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导致清洁生产尚未在我国形成规模化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在清洁生产研究方面,我国应对清洁生产法律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法律理论和制度,促进和保障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由污染物末端处理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转变;在清洁生产实践方面,我国应该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规模,例如将清洁生产运用到建设生态工业园中,使清洁生产工作上升到工业园乃至城市或区域范围,构建清洁生产企业群落,建设清洁低碳城市,以实现企业间群落互利共生、信息共享、技术资源集成的循环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崔兆杰.清洁生产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4-109.
[2]廖健等.我国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政策[J].当代石油石化,2005,(2):28-30.
[3]周鹏,B.W.Ang.基于指数分解分析的宏观能源效率评价[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5-8.
[4]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816.
[5]贾爱娟,靳敏,张新龙.国内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综述[J].陕西环境,2003,(10):31-35.
[6]张学毅,王建敏.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研究[J].学习月刊,2010,(12):109-110.
[7]S.Tridech, K.Cheng. Low carbon manufacturing:Characterization,Theoretical Models and Implementation[R].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Research,2008,(9):911th.
[8]许涤龙,欧阳胜银.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2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