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止痛药?危害知多少

2014-08-15 09:50陆基宗
科学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成瘾性药源性镇痛药

陆基宗

一、如今滥用解热镇痛药至成瘾的情况十分严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定:自行OTC用药不宜超过5天。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仅仅限于慢性钝痛,如牙痛、神经性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及月经痛这六种痛,而对创伤性剧痛(如骨折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如胆绞痛、肾绞痛等)的绞痛几乎无效。卫计委统计数字表明:解热镇痛药对老百姓的重要性和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故其合理应用的问题非常重要。全国每年要销售解热镇痛药类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年人均20多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其中滥用、成瘾的情况十分严重。

解热镇痛药的滥用,必然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造成多种药源性疾病,包括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二、镇痛药被滥用的原因及其成瘾性

镇痛药之所以滥用,因为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是全社会除抗菌药物之外应用最多的一大类药物;功效广泛、作用明显,其不但具有解热、止痛两大功效,有些还具有消炎、抗风湿等作用;此类药大多数属于OTC(非处方药),药店能随便买到。所以,对此类药物的滥用和成瘾问题,全社会都必须提高警惕,要防患于未然。

为什么久用解热镇痛药可产生“成瘾性”?镇痛药的作用表现为减弱疼痛感觉和改变对疼痛情绪的反应两方面,在解除疼痛的同时,也使伴随疼痛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不安等)减轻,精神上得到安抚,从而使疼痛易于耐受,也使人更易于接受解热镇痛药,此即解热镇痛药反复、多次应用后产生“成瘾性”的原因。

三、滥用镇痛药的危害—种种不良反应

所谓“滥用”,是指患者为了解除疼痛或退热,在数周、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内连续用药,或者随意超剂量用药。医疗实践证实:滥用解热镇痛药,危害不浅。

△滥用镇痛药会打乱某些疾病的“发热”规律,掩盖疾病的真相和症状,延误和加重病情。例如,肺结核的潮热,多在每日下午发低烧;疟疾大多为隔日(或隔二日)发热;大叶性肺炎的体温呈“梯形”上升,若盲目使用镇痛药,可改变病症的发热规律。在感染性疾病发病初期单纯用退热药,的确可达到退热的目的,但“治标不治本”,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贻误诊断,危及生命。

△注意各类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肾损害和过敏反应及皮疹等。如阿司匹林可引起抗凝血功能障碍,诱发胃肠道溃疡、胃肠道出血及“阿司匹林哮喘”;消炎痛具有较好退热、止痛作用,但有消化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等;安乃近具有较强的退热作用,但易因体温下降过快、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布洛芬可导致胃部不适、隐性出血、腹泻、呕吐,及眩晕等。因此,对有过敏史、溃疡史、哮喘史和胃肠道疾病史者,及肝肾功能不好者,应当慎用(尽量不用)退热药。

在10多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中,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WHO推荐的较安全的药物。特别告诫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和有出血倾向者,以及胃溃疡和胃穿孔病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

△腹痛病人不能滥用止痛药。人们所说的腹痛,俗称“肚子痛”,大多为胃肠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平滑肌兴奋、传导和收缩失调引起的,而解热镇痛药是作用于骨骼肌,故腹痛时使用这类药是无效的。腹腔里有很多重要器官,腹痛时并不知晓到底是哪个器官出了毛病。滥用止痛片,虽暂时缓解疼痛,但掩盖了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利于医生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致使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如宫外孕的腹痛可致大出血、阑尾炎的腹痛可继发坏死和穿孔及腹膜炎等,可危及生命,其最初的表现都是腹痛。

△药源性胃炎。镇痛药物能强烈刺激、损伤胃黏膜,轻者中和胃酸,从而影响胃部的消化功能和正常的蠕动,且影响胃体血流,从而诱发胃炎、胃溃疡和胃出血等;重者通过改变胃壁细胞的结构,刺激或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黏膜充血、水肿,造成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等,医药学上称为“药源性胃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和疼痛等消化道症状。

△药源性肾炎——镇痛药如何损害肾脏?

镇痛药的作用原理为抑制体内前列腺素产生,致使可扩张肾血管和肾血流量的前列腺素E2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且解热镇痛药可引起细胞免疫异常,主要是T淋巴细胞被激活而引起肾损害,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加上个人特异体质,这就表现为肾功能障碍。

又因为药物大多由肾脏排泄,特别是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亲和力强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和抗炎镇痛药若用药种类太多、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就会加重肾脏排泄的负担,导致肾功能障碍,诱发“解热镇痛药性肾病”。

四、关注中老年人用药

进入更年期后,不少中老年妇女出现莫名其妙的头痛、关节痛和腰背痛等症状,许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镇痛药。药理学确认镇痛药:一能抑制“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缓解伴随疼痛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二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E)的产生,并抑制可扩张肾血管和肾血流量的前列腺素E2功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且NSAID(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能引起细胞免疫异常,主要是T淋巴细胞被激活而引起肾损害,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导致肾功能障碍。

△老年人不能随便滥用解热镇痛药。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如使用解热药量过大、间隔时间过短,则易导致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甚至休克,这比“发热”要危险得多。且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更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专家提醒老年人,解热镇痛药只是“对症”治疗,而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掩盖病情而贻误诊疗,加重病情,重者危及生命,故不宜长期服用。不少老人对此并不知情,往往陷入用药误区。许多骨折痛、胆绞痛和肾绞痛也用它来止痛当然无效,但老人误以为是“剂量不够”而盲目加大剂量,以致久用后导致多种不良反应,更为严重的是导致“成瘾性”,既浪费了金钱,又贻误了病情。

△老年大多有慢性骨关节疼痛,而不得不常年服用几种止痛药;遇感冒、风寒发热时再加用感冒药。因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解热止痛类的,这无形中造成“重复”用药,毒副作用增加,严重者出现危险。

五、警惕“联合用药”时“重复用药”

如今药物的“一药多名”,使普通百姓只知道药物的商品名,而不太知晓其通用名,这也加重了“重复用药”。故在购买、用药时要认清“主药”,避免重复用药,即不同的药名(商品名)中含有完全相同的主药,联用后毒副作用加倍,不但加重病情,而且导致多种药源性疾病。如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其常用的商品名多达20多个,如扑热息痛、百服宁、百服咛、安佳热、必理通、醋氨酚、小儿百服宁咀嚼片、婴儿百服宁滴剂、静迪、日立清、斯耐普、泰诺林、一滴清,等等。此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品种多达几十个,如速效伤风胶囊、贝诺酯(扑炎痛)、息热痛、白加黑、酚明伪麻片、氨酚伪麻片、氨酚伪麻那敏片、双扑伪麻片、酚咖片、美息伪麻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氨酚葡锌片和泰诺片等等。但一般人的医药知识毕竟较差,不太了解抗炎镇痛药的药理知识,以致应用中出现种种误区,特别是“一药多名”、“联合用药”和“重复用药”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瘾性药源性镇痛药
中国游戏市场依托免费的成瘾性游戏,北京新规能杜绝未成年人玩游戏吗?
核心资产长期投资逻辑未变“成瘾性”的消费均值得投资
成瘾性物质致肠屏障损伤的研究进展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什么是药物依赖性?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药源性甲亢如何治疗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