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进展

2014-08-15 00:55:15张学燕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噻托特罗溴铵

张学燕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7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由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世界第3大死亡原因,并造成很大的社会经济负担[2]。本文就近年来COPD的现代医学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支气管扩张剂

1.1 β2受体激动剂

(1)茚达特罗:茚达特罗是诺华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商品名Arapta Neohaler。其在体内迅速发挥作用并持续24 h以上,每d只需用药1次,用于具有气流阻塞的COPD成年患者稳定期的维持治疗[3]。茚达特罗是β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接近于完全激动剂,其受体亲和力与福莫特罗相当,而内在活性高于沙美特罗[4]。茚达特罗主要通过活化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转化为cAMP,减少游离钙离子释放而致气道平滑肌松弛。茚达特罗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如组胺、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多种炎症介质,并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血管通透性发挥抗炎作用[5]。临床研究证实,茚达特罗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FEV1和急性加重次数,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多项研究提示,茚达特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和吸入后咳嗽,吸入高剂量的茚达特罗后还可引起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6]。

(2)维兰特罗:维兰特罗是一个新型经口吸入的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1 d给药1次,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有关实验证实,维兰特罗较沙美特罗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持久。此外,维兰特罗对β2受体的亲合力较对β1受体和β3受体高1000倍,具有高度选择性。据有关研究证实,维兰特罗1次/d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且24 h内的支气管扩张效果优于安慰剂。维兰特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大部分不良事件属于轻或中度且与用药剂量与无明显关系[5]。维兰特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鼻咽炎、味觉障碍和恶心等[7]。

1.2 抗胆碱能药物

(1)噻托溴铵:噻托溴铵以18 μg 1次/d的吸入剂型于2002年在美国上市,其结构中包含成季铵盐的托烷结构,它可与5种M受体竞争性的、可逆的结合,其中与M1、M2、M3三种亲和力很高,比异丙托溴铵的活性强100倍[8]。噻托溴铵从M受体上离解的速度排序为M2>M1>M3,从M3受体上的缓慢离解使其拥有长效的舒张平滑肌的作用,而异丙托溴铵从M3受体上离解的速度要快的多[9]。林桦等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为期14 d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将噻托溴铵(18 μg·d-1)与布地奈德(4 ml·d-2)+特布他林(4 ml·d-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噻托溴铵相对于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可显著改善FEV1水平与肺活量[10]。童长刚等对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将噻托溴铵(18 μg·d-1)与一般治疗(抗生素+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氨茶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噻托溴铵相对于一般治疗可显著改善FEV1水平与肺活量、症状及运动耐力[11]。

(2)阿地溴铵:阿地溴铵(Tudorza Pressair)是继异丙托溴铵和噻托溴铵后,第3个上市的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药,其起效速度比噻托溴铵快,接近于异丙托溴铵。其对M3胆碱能受体有高度选择性,进入体内后可与M2和M3受体结合,但其与M3受体结合的更加牢固,半衰期是M2受体的6倍,而其对抗M2受体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等,则相对较少。另外,阿地溴铵将叔氨基季铵化后,降低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及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通过吸入给药后,全身不良反应更少[12]。阿地溴铵配有干粉吸入器,每天需用药2次。阿地溴铵为一种长效抗毒蕈碱药物,能促使肺部大气道周围的肌肉放松,从而改善通气。本品用药者报告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鼻咽炎和咳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反常的支气管痉挛,以及新出现或加重的眼压升高(急性窄角青光眼)和尿储留。本品不应被用作急救药物治疗突发呼吸问题(如急性支气管痉挛),且不被推荐给未满18岁患者使用[13]。

(3)格隆溴铵:格隆溴铵是由诺华公司研发的,规格50 mg,吸入粉剂硬胶囊剂已在欧洲、日本和加拿大被批准为每日1次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本品计划在2014年在美国提交新药申请[14]。格隆溴铵是一种长效季铵类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对人M3受体的选择性是对人M2受体选择性的4倍以上。能产生更持久的支气管保护和支气管扩张作用,起效迅速,支气管扩张作用持续24 h以上[15]。格隆溴胺单用所引起的抗乙酰胆碱作用不足以起到抗炎作用[16]。格隆溴铵就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这种益处能够持续24 h。患者使用格隆溴铵治疗可获得显著的肺功能改善、呼吸急促减少、病情恶化减少、急救药物使用减少、生活质量改善和运动耐受性提高等益处。格隆溴铵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口干,但多数为轻度而非重度;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包括肠胃炎和消化不良)、局部不良反应(喉炎、鼻咽炎、鼻炎和窦炎)、眼问题(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心悸和心律失常(如房颤等)、泌尿系统症状(尿路感染、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以及四肢疼痛、胸痛、龋齿、皮疹、头痛、失眠和认知功能损害等[17]。

目前,关于甲基黄嘌呤类药物的具体作用还存在争议。甲基黄嘌呤是非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除支气管扩张作用外,还有其他一些非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但仍有争议。

1.3 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不同药理机制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增加支气管扩张的程度,并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的形式是ICS/LABA及LABA/LAMA的组合。LABA/LAMA的组合形式在分子机制上具有协同作用,LABA通过激动β2受体可以降低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的水平,从而增大舒张支气管作用的强度。

(1)与常规治疗对比:龚永莉对COPD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将特布他林(1.25~2 mg/次,3次/d)+异丙托溴铵(50~70 μg/次,3~5次/d)雾化吸入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相对于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FEV1和肺活量[18]。

(2)与单用β2受体激动剂对比:迟玉敏等对稳定期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将噻托溴铵(18μg·d-1)+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d-2)吸入治疗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d-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相对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FEV1、FVC、IC)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8、TNF-α)[19]。史金英等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在基础治疗上将噻托溴铵(18 μg·d-1)+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d-2)吸入治疗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 μg·d-2)吸入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替卡松相对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显著改善肺功能、临床症状、运动耐力、急性加重次数。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20]。

2 抗炎制剂

2.1 单用糖皮质激素

气道炎症是AE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目前唯一的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混悬液,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相似,具有抗炎效果强,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且水溶性高等特点。

与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相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减轻AECOPD患者气道的急性炎症,缓解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动脉血气等临床指标。而且,短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IL-8的表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气流受限状况[21-23]。相比于同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普米克令舒雾化而言,应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后序贯应用普米克令舒治疗AECOPD,增加普米克令舒的沉降深度,增强普米克令舒的抗炎疗效,起效快,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达到最佳支气管舒张效应,改善FEV1和血气指标[24]。

2.2 复合制剂

(1)与常规治疗比较:陆建军等对AECOPD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机、对照实验,将盐酸氨溴索(30 mg·d-2)+布地奈德(1.0 mg·d-2)+沙丁胺醇(2.5 ml·d-2)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药物联合雾化吸入相对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控制病情[25]。赵磊等对AECOPD患者进行为期10 d的实验,将布地奈德(1.0 mg·d-2)+噻托溴铵粉18 μg·d-1)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可显著改善症状[26]。

(2)与β2受体激动剂比较:谭晓霞等对COPD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在基础治疗上将普米克令舒(200 μg·d-2)与万托林(200 μg·d-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普米克令舒相对于万托林可显著改善患者VEGF、NGF、b-FGF水平,改善COPD患者的气道重塑作用更加显著[27]。

(3)与甲基磺酸类比较:王秀川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重度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将布地奈德(1.0 mg·d-2)+氨茶碱(0.1 g·d-3)与布地奈德(1.0 mg·d-2)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治疗相对于单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28]。

2.3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罗氟司特由德国奈科明公司研发,美国FDA于2011年3月1日批准罗氟司特(roflumilast)用于治疗重度COPD,该药商品名称为Daliresp,可每日服用,用于减少COPD发病频率及减缓症状[30]。罗氟司特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募集,对多种炎症介质如TNF-α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2]。罗氟司特可改善肺功能及减少中重度COPD患者急性发作次数,适用于有频繁加重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症状、严重COPD(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后FEV1小于预计值的50%)的维持治疗。罗氟司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体重下降及恶心等。房颤、急性胰腺炎也有报道。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罗氟司特可增加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罗氟司特如失眠、焦虑及抑郁,对于伴有抑郁史、精神病史的患者用药时应慎重考虑治疗利益和风险[31]。

研究发现,磷酸二酯酶7(PDE7)抑制剂的生物学功能类似于PDE4,且PDE7抑制剂在免疫炎症方面的应用效果比PDE4抑制剂更加显著,副作用更小,有可能作为新的抗炎免疫类药物的潜在靶点[32]。

3 其他药物

3.1 抗生素

(1)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降低亚洲人群中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服用罗红霉素的COPD患者较采取辅助治疗(吸氧、服用茶碱等)的患者急性加重频率下降,可能成为预防COPD急性加重的有效药物,且使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价格较便宜[33]。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可以使稳定期COPD患者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频率,且副作用少,治疗方便,费用低[34-35]。

(2)喹诺酮类:谢根英等系统评价了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分别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莫西沙星治疗AECOPD的总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考虑用莫西沙星代替左氧氟沙星用于AECOPD的治疗[38]。袁雅冬等考察左氧氟沙星对多索茶碱稳态谷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2种药物合用在AECOPD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临床上两药合用时,虽然左氧氟沙星对多索茶碱的分布动力学有所影响,但不影响人体内多索茶碱稳态谷血药浓度,合用时多索茶碱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37]。

3.2 α1-抗蛋白酶

李永峰等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机、对照实验,将达那唑(8~10 mg/kg·d-3)与常规治疗比较,结果显示达那唑相对于常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38]。

3.3 流感疫苗

茅蓉等对稳定期的COPDⅠ~Ⅱ级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实验,接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上臂三角肌注射凡尔灵(0.5 ml/支),结果显示流感疫苗相对于常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低且轻微,但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改善、病死率等尚需追踪观察[39]。

3.4 血管扩张剂

汪彤等发现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COPD,可以缓解肺功能的下降,减少急性加重及插管通气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防治心血管疾病并发症[40]。

3.5 麻醉药品

杨贺英等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的实验,将咪达唑仑(5~10 mg)+吗啡(5~10 mg)与咪达唑仑(5~10 mg)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COPD有创通气的患者进行控制性的镇静、联合镇痛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可明显减少咪达唑仑的用量,增加脱机成功率,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缩短ICU的入住时间[41]。

3.6 免疫抑制剂

氧化/抗氧化失衡,是COPD的重要发病机制。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及活性氮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肺组织,加重炎症反应,在COPD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减少活性氮的生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在COPD抗氧化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42]。陈淼等对AECOPD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随机、对照实验,将胸腺肽(1.6 mg/d)+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结果显示胸腺肽可纠正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现象,改善COPD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43]。

3.7 祛痰药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基础治疗加用盐酸氨溴索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发作[44-45]。一项系统评价显示,应用标准桃金娘油治疗COPD的总有效率不劣与盐酸氨溴索;而在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方面,明显优于盐酸氨溴索,但是此结论需谨慎对待,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验证[46]。

3.8 气管肺泡灌洗

陈昌远等对AECOPD患者进行为期9 d的随机、对照实验,将氨溴索+地塞米松灌洗与生理盐水灌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氨溴索+地塞米松灌洗相对于生理盐水灌洗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更好[47]。

3.9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研究显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可以辅助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的患者,除具有改善肺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功能外,还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48-49]。

3.10 维生素D

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及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应注意对COPD患者补充维生素D[50]。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气和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缓解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51]。

总之,COPD的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支气管扩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主要药物,而控制气道炎症是COPD治疗的目标,目前的药物尚不能缓解COPD患者肺功能长期下降的趋势。每一项药物治疗措施的实施需要因人而异,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现有的药物和患者的治疗反应综合考虑。已有大量针对COPD炎症的药物正处于研发阶段,开发具有更高效能的药物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1] 柳 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 李梅华,钟小宁.大环内酯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711-5.

[3] 王丹丹,孙铁英.茚达特罗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3(1):1-2,22.

[4] Feldman G,Siler T,Prasad N,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dacaterol 150 microg once-daily in COPD:a double-blind,randomised,12-week study[J].BMC Pulm Med,2010,10:11.

[5] 蔡柏蔷.茚达特罗-GOLD推荐的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S1):21-2.

[6] 张 旻,周 新.超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茚达特罗[J].上海医药,2013(15):13-5,16.

[7] 梁 丽,周 新.新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三氟甲磺酸维兰特罗[J].上海医药,2013(15):16-8.

[8] Disse B,Reichl R,Speck G,et al.Ba 679 BR,a novel long-acting anticholinergic bronchodilator[J].Life Sci,1993,52(5/6):537-44.

[9] Keating GM.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powder: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Drugs,2012,72(2):273-300.

[10]林 桦.噻托溴铵改善COPD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6):118-9,161.

[11]童长刚.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92-3.

[12] Gavaldà A,Miralpeix M,Ramos I,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clidinium bromide,a novel inhaled muscarinic antagonist,with long duration of action and a favorable pharmacological profile[J].J Pharmacol Exp Ther,2009,331(2):740-51.

[13]杨臻峥.阿地溴铵吸入性粉剂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J].药学进展,2012(8):355.

[14]佚 名.[14]世界新药之窗[J].中国新药杂志,2012(24):16.

[15]郭海英,周 新.新抗胆碱能药物格隆溴铵[J].上海医药,2013(15):10-2.

[16]邢 爽.抗胆碱能药格隆溴铵与抗炎药的协同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2):155.

[17]郭海英,周 新.新抗胆碱能药物格隆溴铵[J].上海医药,2013(15):10-2.

[18]龚永莉.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0-1.

[19]玉 敏,吕 静,杜俊凤,等.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60-2.

[20]史金英,李艳肖,柴书坤,等.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3,12(10):789-90.

[21]赵 磊,王媛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372-3.

[22]莫万勇,李再清,肖进国,等.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5):118-9.

[23]朱 丹,赵建平,陈 慧,等.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中炎性标志物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21(13):14-5.

[24]王树宪.普米克令舒在氧驱动雾化中不同时间应用对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28-9.

[25]陆建军.药物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3):4716-7.

[26]赵 磊,王媛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372-3.

[27]谭小霞.万托林与普米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88-9.

[28]王秀川.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169-70.

[29]夏训明.美国FDA批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新药罗氟司特(roflumilast)[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182.

[30]王瑞倩,卞 涛.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罗氟司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2012,6(6):441-6.

[31]宋 琳,郭雪君.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3(15):3-5.

[32]饶 勇,龚晓华,马卫列,等.磷酸二酯酶7及其抑制剂[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10):906-12.

[33]何 杰,杨济桥,童 翔,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率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1):12-8.

[34]董 菊,严锦兰,朱 琼.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7):42-3,44.

[35]周伟雄,许 婷,吴北林.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3-4.

[36]谢根英,何拉结,吴荔嘉,等.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分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7):594-8.

[37]袁雅冬,赵 芳,王淑梅.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房,2012(34):3206-9.

[38]李永锋,张彩凤,许志强,等.达那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43-4.

[39]茅 蓉,陈 莺.流感疫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7):524-6.

[40]汪 彤.他汀类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效用[J].疑难病杂志,2011,10(9):722-5.

[41]杨贺英,朱 明,曲 海,等.咪达唑仑和吗啡联合治疗COPD有创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1):115-7.

[42]张明灯.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抗氧化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669-72.

[43]陈 淼,张红璇,詹伟峰,等.胸腺肽α1对AECOPD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87-8.

[44]周文波,聂秀红.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沙美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171-3.

[45]孙岚英.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80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9):117-8.

[46]张秀贤,时 涛,聂新华.标准桃金娘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5):36-9.

[47]陈昌远,刘海丽,邝秋秋,等.氨溴索、地塞米松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3(9):1163-4.

[48]贾中山,张文强,苏筠霞,等.孟鲁司特治疗重度稳定期COPD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分析[J].甘肃医药,2013,32(9):671-3.

[49]陶绍华,陈 培,杨 恂.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对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IC变化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25):1-2.

[50]黄建华.维生素D对COPD的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江西医药,2013,48(8):668-70.

[51]刘永文,张倩云,钟 文.营养支持治疗对AECOPD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870-1.

猜你喜欢
噻托特罗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中外文摘(2018年8期)2018-03-27 08:34:30
那个最会画“胖子” 的老头儿——费尔南多·博特罗
艺术品鉴(2017年5期)2018-01-31 02:06:40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49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8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合成化学(2015年4期)2016-01-17 09:00:56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