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肖飞(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初中)
所谓“边缘学生”,即在当前学校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方式下,出现的在学业成绩、纪律操行或个性方面严重弱于班级中其他多数学生的个人或小团体.他们往往被师生视为“差生”、“后进生”、“坏学生”甚至“弱智”学生,在班集体中处于游离于大多数之外的状态,仿佛一群“边缘人”,尽管在班集体中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却似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在目前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这样的“边缘学生”往往被老师视为包袱,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往往被视为“不可救药”,不仅是老师,甚至连他们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放弃,就是对学生合法权利的漠视;任由这样的边缘学生流入社会,则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这些边缘学生回归到集体中来——虽然有时也感到应对无策,不知如何入手,这就更促使我们找到科学的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应详细分析每个“边缘学生”形成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归结起来,应大致以下几个因素:
1.家庭因素.由于家长文化水平、成长背景、职业性质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其家教方式也千差万别.有的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或要求过苛,导致子女对学习心理压力过大,对学习失去信心;有的家庭由于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终日“内战”,影响了子女的心理发展;有的则因忙于生计,忽视或无暇顾及子女,与子女缺少足够的交流等等,均会导致边缘学生的出现.
2.个人因素.有些学生因遗传因素导致先天不足或发育滞后,如学习困难综合征(Learning Disabilities)、形体缺陷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自卑等心理,使其趋向自闭而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富有攻击性,使班级中其他人敬而远之;还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意志品质差,易受不良因素影响,时常在纪律或学习上失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日一久,成为“问题学生”或“后进生”.
3.学校因素.不可否认,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素质教育的彻底贯彻实施受到很大阻力,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便是“分数+纪律”;而领导评价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亦如是.因此,一些教师对成绩落后、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是恨铁不成钢,以致体罚、心罚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出现,几番“挽救”没有成效,便视为不可救药,严重影响这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无形中进一步促成了“边缘学生”的产生.
4.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功利思想逐渐渗入社会各个层级,“读书无用”论思想再次沉渣泛起,影响大批学生的学习热情;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种种科学不科学的思想潮流冲击而来,社会道德水准渐有滑坡之势,校园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学校德育工作在单打独斗之下往往力不从心.在“边缘学生”的身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
其次,多管齐下,综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化解决“边缘学生”问题.
1.老师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改变观念,接受“边缘学生”存在的客观事实,使学校教育回归到素质教育的旗帜下.“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教师要以一个教育者足够的爱心、耐心,不歧视,不漠视,使“边缘学生”也能感受到来自集体和教师的温暖,拥有其应有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管理制度,使教师拥有关爱“边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促进家校沟通.离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力量便显得无比单薄.与每天面对数十及至上百名学生的教师相比,家长对自己子女的了解则要详尽、有效得多,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包括家长的家教方式科学与否等,综合分析,以有效地寻找症结所在,促进“边缘学生”回归.
3.构建校内管理网络.形成由班主任、各任课老师、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处、资深老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有机系统,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合法权利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措施.
4.强化学校与社区的沟通与协作.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学校必须走出“象牙塔”,强化同社区的交流和协作,尤其是一些仅依靠学校力量已难以转化,出现违法犯罪苗头和行为的未成年人,更需要借助于社会力量和资源,齐抓共管,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