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实践

2014-08-15 00:46:00曾秋平
教育信息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学生

曾秋平

(广东省兴宁市黄陂中学,广东兴宁 514500)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高中生的写作能力。虽然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但是,我们不应只是满足这一条路径,我们能否利用其他途径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呢?当今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影视媒体,而电影也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成为了高中生课余时间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笔者尝试把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可行性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1]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电影资源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直接给人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迅速有效地传达内容,并且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力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所以,把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就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乐于看,乐于写,乐于积累。”[2]这样提高写作能力就有了可能性。

2.便捷的媒体网络设备,丰富的电影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每个中国家庭都已经拥有电视机,在经济发达的地方,95%以上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能上网。而在学校里,每个教室都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说,媒体网络十分发达,这就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是在学校里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电影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随着近几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与世界电影的接轨,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出现在观众面前,其中有很多都适合高中生观看,所以,丰富的电影资源也使学生课余观看电影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实践

(一)准备阶段

1.列出推荐电影名单

在选择电影时,教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比如,电影要适合高中的认识水平,不要那些艰深晦涩看不懂的电影;主题要积极正面,充满正能量,对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电影里也不能有过多敏感的镜头等等。

笔者今年任教高一年级,早在高一年级未正式开学时,在给学生的推荐书目里就加入了推荐电影的名单,并建议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学生写观后感,家长也要附上简短评语,开学第一周收齐,然后进行评比。下面就是笔者当时为学生推荐的电影:(1)《肖申克的救赎》;(2)《阿甘正传》;(3)《辛德勒的名单》;(4)《音乐之声》;(5)《勇敢的心》;(6)《天堂电影院》;(7)《放牛班的春天》;(8)《闻香识女人》;(9)《美丽人生》;(10)《当幸福来敲门》;(11)《美丽的大脚》;(12)《草房子》;(13)《冤家父子》;(14)《和你在一起》;(15)《一个都不能少》;(16)《我的父亲母亲》;(17)《功夫熊猫》;(18)《海底总动员》。

推荐的电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最新推出的电影也可进入推荐名单。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共同商讨,确定推荐电影名单。比如,这学期,我们的推荐电影就多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疯狂的原始人》。

2.建立班级网站或者公共邮箱,设立专项管理员

建立班级网站或者班级公共邮箱,使其成为电影文件的存放平台,方便学生在家里观看。设立专项管理员(我们给他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影帝),负责管理该平台,定期更新资源等。

(二)实践阶段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地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观看电影是学生都会感兴趣的,但是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专注地观看推荐电影,首先就要让学生一直保持这种兴趣。”[3]对于高中生的写作,相比作品来说,较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他们的写作过程,也就是学生如何运用存于大脑的数据,以应付眼前的写作任务,包括学生如何提取大脑数据,学生如何选择素材等方法。因此,在运用用欣赏电影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中,笔者更重视过程,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1.运用有效的方法,有目的地欣赏电影

一般情况下,每隔两周周末我会给学生布置看电影的任务,有时在语文课堂或者语文阅读课上也会播放一些电影。对于电影,学生一般不会存在看不懂的问题,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有目的地、专注地欣赏电影,我借鉴了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陈儒修的欣赏电影自问的问题的方法,建议学生在欣赏电影时自问如下几个问题:

a.影片片名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

b.影片主题是什么?谁是主角?内容为何?

c.影片描述的年代为何?拍制的时间又为何?

d.这部影片与我看过类似的影片有什么相同或差异之处?

e.本片与这个导演其它作品的差异?

f.这部影片的形式与风格有何特殊之处(例如:音乐的作用)?

g.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开场?如何说故事?又如何结束?

h.这部影片有什么社会政治意涵?

2.说出你的最爱,写出你的感想

欣赏完一部电影后,学生会不自觉地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讨论,这些讨论有时很肤浅,比如男主人公很帅,有个镜头穿帮了等,但有时却很深刻,比如影片中某个镜头其实是伏笔,为下面的情节做了铺垫等,不管怎样,这些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后感!为了让这些有价值的讨论保存下来,也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两个措施:

(1)说出你的最爱。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一直是我任教班级的保留项目,无论课时多么紧张,这三分钟我都会给学生留出来的。演讲主题一般不固定,但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目的地看电影,我建议,演讲的主题暂定为“我最喜爱的一部电影”,至于具体内容不限,既可以分析电影扣人心弦的情节,诙谐而富有哲理的台词,也可以分析主人公的魅力,绚丽多彩的画面,甚至可以分析电影里音乐、道具、服装等。这样的要求比较低,学生们也非常愿意跟同学们分享这个主题,虽然有时,他们分析的电影不在推荐电影行列,但是同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继续看电影、聊电影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演讲我还会用数码相机等拍录下来,一方面方便指导学生改进他的演讲,一方面也作为影像资源,征得学生同意后会存储到班级公共邮箱相关电影的文件夹中。

(2)写出你的感受。在进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主题演讲的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影感受,门槛也非常低,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形式不限。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却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在看完《美丽的大脚》后(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位山村老师张美丽为了山村教育而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学生们写的东西是这样的(摘录):片段一:影片的名字《美丽的大脚》原来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电影主人公张美丽有着一双能穿43 码鞋的大脚,一方面是这双大脚虽然粗糙丑陋,但是踏踏实实地走在自己不幸的命运之路上,它们是美丽的,真是一个好题目,妙妙妙!片段二:影片里的方言真的难懂啊,对于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确实感觉“伤不起”啊。片段三:今有“最美教师”张莉莉,也有最美教师“张美丽”,她们一样善良、坚强。片段四: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有个梦想,就去捍卫它”,美丽的梦想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好的教育,她也是在一直捍卫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学生的“只言片语”,我鼓励他们打成电子word 版本,由“影帝”(班级公共邮箱专项管理员)汇总后上传到相关电影的文件夹中。

3.拓展迁移,全面理解电影

(1)查看阅读相关影评资料,丰富对电影的认识。在学生们对电影有了初步的感知之后,为了让他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电影,我建议学生阅读相关影评。一方面,我会筛选质量高的影评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或者在班级里读给学生听;另一方面,我建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可以到影评网,天涯、豆瓣等网站或者论坛下载资料,认真阅读,领悟。这些资料,也会整理好上传到公共邮箱相关电影文件夹中。

(2)与学校社团电影社合作,相互交流资源,让电影欣赏活动长期进行。

(3)回归文本阅读。很多电影都是改编自一些经典小说,在学生欣赏完电影后,我会引导学生去看原著。在电影的带动下,学生又走回了传统阅读的路途上,这种阅读更加自觉,学生的收获更多,对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益处。

4.积少成多,水到渠成,大胆运用

(1)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不再难。随着欣赏电影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前面两个步骤的积累,学生掌握的电影资源越来越多。这些资源生动而有趣,比起那些生硬的没血没肉的素材来说,学生更容易调动运用。此时,学生把这些素材运用到大作文的写作中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本学年,我们的作文训练话题有如下几个:“温暖”、“执着”、“责任”、“平凡”等,适用于这些作文的经典素材不少,但是学生运用起来往往会胡搬乱套,雷同重复,我的学生却从看过的电影中得到灵感,初步成功地运用了这些与众不同的素材。下面是几个运用电影素材的文段:

文段一:责任有很多种,赡养父母的责任,报效国家的责任,完成使命的责任;学生的责任是好好学习,厨师的责任是做出令客人满意的美味饭菜,警察的责任是守卫社会治安……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告诉我们,所谓责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却必须去做的事。对于辛德勒来说,救助落难的犹太人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责任。而把那段历史搬上银幕,则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艺术家的责任。《辛德勒的名单》包含着对受难者的祭奠,对拯救者的敬意,和对光明一定到来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后的一片赞誉声中,斯皮尔伯格平静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给了美国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他们都默默地承担起了这份沉重的责任。(高一<7>班 雨馨)

文段二:你我皆平凡,但不应甘于平凡。的确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是不是我们就应该这样平凡下去呢?一个平凡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这本是每一个平凡人不错的选择。只是张美丽没有这样安排自己,她总想“成功”,命运带给她太多的不幸,但也让她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于是她决定,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来慰藉平凡的人生。在她身上,我看到一种非凡的豪情,一种非凡的英雄气质。(高一<8>班 陈润泉)

文段三:办法总比问题多。生活中总是能看见有的人遇到困难时摇着头说道“唉!没办法!”可是我想说,困难很多,问题很多,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肯定更多。电影《疯狂的原始人》中那个啰啰嗦嗦的老爸盖,带领一家人一次次的逃难,他们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说是危及生命的,但是他们最后都能顺利过关。那是因为在问题面前,他们积极地想办法,分工合作找食物,制作工具渡难关,他们永远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生活就是如此,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不应害怕面对,选在躲进山洞逃避,而应该努力寻找办法,努力寻找前方的光明。(高一<8>班 陈惠敏)

以上几个文段当然不是完美的,甚至是有些瑕疵的,但是学生在写作中能大胆运用电影素材,活学活用,让写作不再成为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另外拥有这些新鲜新颖素材的作文会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相应的在得分上有一定的提高。

(2)借用电影手法,提高写作技巧。“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其精妙的艺术技巧、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取之不尽的富贵财富和精神食粮。它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4]一部好的电影或电视剧,往往都有令观者难以忘怀的镜头、曲折引人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惊艳动人的色彩展示。所以我引导学生自觉地借鉴和应用影视的某些表现手法,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技能,丰富自身的语文写作技巧。在实践中,笔者选取了一些电影片断,如:影片《背起爸爸去上学》的末尾,石娃背着爸爸过河的片断;影片《一个也不能少》的开头魏敏芝向村子走去的片断……这些极富表现力的片断场景开阔、画面丰富,在简单的动作背后是人物丰富微妙的内心世界。这些精彩的场景、美妙的画面、生动的细节,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素材。一个欣喜的眼神,一弯紧整的眼眉,一个佝偻的背影,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多些细节描写,少些平铺直叙,学生在认真欣赏仔细分析下,动笔进行细节描写练习,效果很好。

三、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反思

1.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局限性

虽然把电影欣赏和写作训练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电影自身的局限性:电影语言缺乏思维的深度,电影画面束缚了想象力,电影改编制约着文本阅读。”[5]

2.电影欣赏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要慎重地合理选用电影资源,电影欣赏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处于辅助性地位,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影视艺术修养和运用的能力。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影视艺术修养和运用能力。“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用教育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让实践更加有效。”[6]另外这一活动还要求指导教师具备较高的影视艺术修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注意培养自身这方面的能力,多阅读,多思考,多学习,以更好地为学生筛选优秀电影,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规范研究过程,细致研究环节。此次研究仅由笔者一人设计策划实施,研究过程有很多纰漏,环节上也比较粗糙。例如,在电影资源的选择上,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于电影没有进行非常细致的审查,只是凭借以往的观影感受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笔者将壮大指导教师队伍,集思广益,让此次实践更加规范,细致,有效,也让这种方法加以推广,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1]杜殿坤编译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9.(5).

[2]戴苏伟.中学生写作原理与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M]2006.(7).

[3]宋家玲.影视艺术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M]2010.(2).

[4]邓 琳 .重现影视文学经典的教育魅力,江西教育科研,[J]2006,(11) .

[5]肖智成.论影视改编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使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05,(10).

[6]吴亮奎.问题与反思 :走向课改深处的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J]2008(06) .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电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