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峰,任 勤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所,河南焦作 454000)
清代的怀庆府辖河内县(今沁阳市)、济源县(今济源市)、孟县(今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原武县(今原阳县西南)、阳武县(今原阳县),简称“怀府八县”。清代怀庆府的棉纺织业发达,“孟布”成为知名产品;煤窑蜂拥而起,星罗棋布,煤炭开采呈现繁荣景象。同时,陶瓷业有一定发展,柏山缸远近闻名。竹器加工别具特色,成为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清代怀庆府的棉纺织业发达,“孟布”驰名省内外。
明代时,怀庆府所属的武陟县种植有棉花,[1]卷4《田赋志·物产》同时,棉花在温县也得到广泛种植。[2]卷1《集市》清代,棉花种植扩展到河内、修武、孟县、阳武等县,几乎遍及怀庆府地区。清初,孟县,“女红勤而木绵不产于本土”[3]卷2《风俗》。清乾隆年间,孟县“县西高坡,颇产棉花”[4]卷4上《田赋·附物产》。“孟地无水田,西乡岭坡专种棉花”[5]卷8《社会·职业》,“亩收 50 ~ 80 斤不等”[5]卷8《社会·物产》。该县所产棉花,素以产量高、质量好而倍受推崇。阳武县境内“种棉者颇多”[6]卷7《实业·农业》。修武、武陟、原武、阳武的棉花种植颇具规模,主要用作商品交换。①只是有的地方收成有限,如原武县“棉花有白、紫二种,但今地变瘠,沙多,不甚成”[7]卷2《物产》。
在此基础上,清代怀庆府的棉纺业发达。早在清顺治年间,温县棉织业就很兴旺:“温产惟木棉为多,民间纺织无问男女。每集蚩氓抱布而贸者满市。远商来货,累千累百,指日而足。贫民赋役,全赖于是。”[2]卷上《建置·集市》“机杼之声彻夜”[8]卷6《地理志下·风俗》。而孟县,在清乾隆年间,“服物则棉花,货则白布”[4]卷4《田赋·附物产》。孟县的“货”类仅“白布”一项,说明其棉纺织业在手工业中居于压倒一切的地位。
当时,怀庆府出现了驰名省内外的商品布产区——孟县,“孟布”最为著名。“孟布驰名,自陕甘以至边墙一带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以至“车马辐揍,廛市填咽,诸业毕兴”。[4]卷4《田赋·附物产》“孟县地窄人稠,按口计地,每人不足一亩,通邑男妇唯赖纺织,营生糊口。虽县西高坡颇产棉花,究属不敷,尚赖直隶、山东、湖广以及本省各外郡县棉花货用。”[4]卷4《田赋·附物产》孟县县西高坡生产棉花,但棉花仍供不应求,需直隶、山东、湖广等省的棉花供应。由此可知,孟县棉纺织业发达。
“孟地梭布昔年行销颇广。远至陕甘一带。行军帐篷多喜用孟布,以其致密而能隔雨。”[5]卷8《社会·工业》孟布“不甚精巧,故有‘毛边兔耳朵,才是孟县货’之谣”[9],但质优价廉,因而远商大贾争购。在清代,各省的布匹规格不同,一般一匹布幅宽多在九寸至一尺一寸之间,长度则自一丈六尺至三丈二尺不等。商品布称标布、稀布,约宽—尺二寸、长二丈左右,[9]而孟布“在昔每布宽一尺二寸、长至三丈八尺以上,俱经官为标发杖杆如式,织就布面大书官机白布,登市交易并无欺惑,以故孟布驰名”[4]卷4《田赋·附物产》。若按标准衡量,孟布比标布长出一丈八尺左右。若在宽、长相等的情况下,孟布价格就显得低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孟县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有曲折和波动。孟布“均由机户在家自织,无设立工厂者”[5]卷8《社会·工业》。家庭手工业的经营模式与市场的销售之间就需要有牙行的中介。“因奸牙不为平价估值,机户稍稍无利,则渐为狥巧,窄短尺丈,头抽缕,饰面亏腰,各种弊混不一”,再加上“官复不为经理,或经理不为省视。最后乃至面宽九寸、长仅二丈九尺,不足一领袍衫之用”,其结果“布遂不行。不惟西商不来,即本地买布匹者亦赴山东、湖广等处转买,邑中商贾寥寥。惟无贴小贩沿门收买杂用,亦复有限,行市遂至颓坏,杂业亦罕挹注。民失生活之计,而公私始重困矣”。[4]卷4《田赋·附物产》为此,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鲁鸿“颇为访察,市集稍兴数载,旋又败坏不整”[4]卷4《田赋·附物产》。而至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广东人仇汝瑚出任孟县知县,深知孟县“纺织一项实为生民养命之源”,遂决心加以整顿。适逢白布行头殷和兴等禀请查禁,于是,仇汝瑚告谕行头并商民人等:
孟邑地窄民稠,耕作而外,半资纺织。历来孟布宽长俱系官为核定,以故山陕驰名,商贩不绝。近因无贴小贩截买民间自用短窄布匹,遂有无知机户或止图省便而窄小,日形或首尾宽密而中间稀窄,百法混欺,商贾裹足……嗣后机户织布总以裁尺,宽一尺一寸、长三丈六尺为准,方许赴集出卖,其价值随时长落,悉听行头秉公评定成交,或商民两不情愿,仍从其便,不许欺商病民,把持行市……如有不法机户、小贩人等紊乱成规,买卖小布匹者,许该行头指名扭禀以凭尽法究处,决不姑宽。[4]卷4《田赋·附物产》
鉴于“第恐远商大贾尚未周知、玩法好牙从中舞弊,大为商民之累”,而“通商即以利民”,所以,仇汝瑚再行“晓谕”:“孟布向有定制,前因商贾渐稀”而“核定丈尺,通行晓谕”,如今“再严切谕禁”,照得牙行、机户人等知悉,重申“嗣后县境白布总以标发裁尺,宽一尺一寸,长三丈六尺者,方许机户赴集交同各该行头公平交易,不许欺商病民”。“倘有不法机户及小贩人等截买短窄布匹、紊乱成规者”,“一并重究,决不姑宽”。[4]卷4《田赋·附物产》地方政府制定规则以维持行市的正常秩序,保护商民、机户的基本利益,从而促进了孟布的生产和销售。
清代河南集市上棉花、棉线、棉布的价格,清乾隆《孟县志》记曰:“据常而论,每钱百文,买到子花,必须二人昼夜疲瘃,乃可成线,除花价外,仅可得钱三四十文。及机户成布货市,除花线价外,每匹获利不到百文。且一日之内,尚不能成此一布,其为利固已有限,然尚可以糊口营生。”[4]卷4《田赋·附物产》
孟县“人家多丁者有微利而巷陌无丐者,盖商民两得其便”。孟人因此致富,直到清道光年间,仍是“民皆富,问其故,则纺织也”[10]。棉纺织业显然是当地支柱产业和致富的原因。
明代,官府向河南四十八州县征收本色布,共三千九百六十余匹,温县二百一十六匹[8]卷10《田赋下》,孟县七百三十匹[4]卷4《田赋·附物产》,二县布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清代改为折色,官府代为采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怀庆府地区的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
怀庆府棉花的种植以及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可从博爱发现的《耕织图石刻》得以证明。《耕织图石刻》为1984年征集,现存于博爱县文化馆。《耕织图石刻》共20幅,均系线刻。其第二组为织图,计10幅画面,反映棉花从种到纺织成布的全部过程,分为耕种、田间管理、摘棉归家、纺纱绕线、浆线、络线、经线、梳线、织布和丈量新布。石刻作者,无从考证,但运稻的粮袋的“光绪捌年”字样,可能为石刻时间。织图是我国至今发现的较早的加工棉花系列刻石图,尤其是后七组画石,描绘棉花从收摘到纺织成布的过程,与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的程序基本相同,但又有区别,为研究清代棉花的纺织程序增添了实物资料。[11]也可以证明清代怀庆府棉花种植以及棉纺织业的普遍性。
此外,清代怀庆府的桑蚕丝织业还有一定的规模。河内清化镇(今博爱县城)有名产清化绢:“出清化镇者,曰清化绢。”[12]卷10《风土志·物产》武陟,在清光绪年间饲蚕缫丝者“加多数倍”,每岁蚕老丝成,贾客云集,获值约数万金。[13]卷8《食货》
怀庆府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认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的地区之一[14]。清代,怀庆府的民窑煤矿蜂拥而起,星罗棋布,尤其是清嘉庆、道光、光绪年间,河内、修武即今焦作一带的煤炭开采呈现繁荣景象。
清顺治《怀庆府志》记载河内、济源产煤:“铁、煤炭、木炭,俱河内、济源出。”[15]卷4《田赋·物产》清康熙年间,汪价《中州杂俎》又记载:怀庆府一带,“家家用之(石炭),黑坚如石,以斧捶碎,拌以黄土同烧,则燃过则竟成土矣。最为省费且视煤无毒”[16]卷20《物考·石炭》。至清道光年间,河内的煤炭开采,“以济民用,所获资利,与地产相仿”[17]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清道光《河内县志》记载河内“物产“的“货之属”有“煤”。[12]卷10《风土志·物产》说明当时河内煤炭的商业性质。汲县(今卫辉)民众的生活用煤来自怀庆府河内的清化镇:“运自怀庆府清化镇地方者,胜于近邑。”[18]卷6《风土志·食货》煤炭广泛用于民间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清代修武的煤炭开采已达相当的规模。清乾隆年间,修武开采的煤炭已经作为“货类”对待:“货类:布、棉、靛、蜡、硝、木炭、煤、石灰、蔴、鹻、蓆。”[19]卷8《物产》清道光《修武县志·物产》亦将“煤炭”记为“货类”[20]卷3《舆地志下·物产》。将 “煤炭”记载为“货类”,其本身就说明其价值、作用及其商业性质。总体而言,清道光年间的怀庆府煤炭开采不仅满足自用,更主要的是用以交易。文献记载,怀庆府河内、修武等县居民,“每多合伙挖井采取,行销山东、直隶、山西等省,以为生计”[21]。据统计,清代仅在今焦作附近先后开凿的小煤井有800多个,小煤窑达100 多家[22]。
怀庆府采煤业兴盛也可以从碑刻记载方面得以证明。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重恩寺》碑记载,现焦作李贵作一带至少有12座煤窑①清嘉庆二年《重修重恩寺》,现藏于焦作李贵作村药王庙。。而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昭惠王行宫碑》则明确指出清嘉庆十五年(1810)李贵作村一带“煤窑兴隆”②清嘉庆十九年《重修昭惠王行宫碑》,现藏于焦作李贵作药王庙。。
清道光年间,修武的煤炭开采又有发展。清道光三年(1823),李贵作一带有众多的煤窑、商号,而清道光七年(1827),修武庙河村老君庙的《创建拜殿碑记》则记载了当地挖煤的情况,碑文说:
……行山为中州名岳,其中足为利赖者为煤为最。而是庙之荫从未闻有行窑之说者。丙戌冬廷杨、□□、广业等,因山势以度利,纠众集合,在庙北里许,创打煤桶十数只,吾乡近颇利之。③清道光七年《创建拜殿碑记》,现藏于焦作庙河小学。
无独有偶,清道光年间,东王封村的煤炭开采也呈现繁荣景象。“近来家北煤窑涌出”④清道光十三年《重修三圣神庙碑》,现藏于焦作东王封村。,四方商贾齐集。清道光十三年(1833),东王封重修三圣庙,以煤窑名义捐资的有魁昶窑、宝兴窑、同盛德窑、东兴窑等12座,占捐资人的三分之一。可见当地煤炭开采的程度。
清光绪七年(1881),寺河村居民即在村西北开采煤炭,获神灵(圣祖)的保佑和庇护,矿务兴旺发达,“窑事果属称意”,因此,开采煤炭者以及商贾“择吉酬神,演剧悬匾”,以谢圣祖之功。⑤清光绪十三年《寺河村圣祖庙碑记》,现藏于焦作寺河老君庙。
此时,著名的矿业家、被誉为“矿界泰斗”的靳法蕙在东冯封村开设了凭心窑。靳法蕙“素日做窑,凡碍庐舍庙宇,莫不公商斟酌,换旧重新,总以厌足人心而后已”。所以,靳法蕙开采煤窑,“到处群情帖服,有始则引颈而望之,终则悬扁以颂之”⑥清光绪三十年《凭心窑修庙碑》,现藏于焦作市博物馆。。在此期间,怀庆府的煤窑已经开始实行股份制,如“致和窑股份公司”、“仝和窑股份公司”,两窑的股份有66人⑦清光绪三十二年《重修龙王庙碑记》,现藏于焦作龙洞乡灵岩寺。,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
当时的煤矿产量,每座煤窑每天可以出煤5 000公斤左右。李希霍芬曾记载:怀庆府“煤区东起修武,西达济源,中心为清化镇。清化10个大坑,每坑每天出煤1 000筐(每筐120~130斤),每担售100文,大块售150文(每斤依20两计)。运到镇上,售价即为每斤2.5文(依16两计),运到黄河渡口,售价为每斤5文”[23]162。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煤炭的开采量和经济效益。
当然,当时煤窑土法开采,资金相对较少,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生产效率较低。清末,英商福公司在焦作的煤炭开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焦作煤炭开采的日趋现代化。
清代怀庆府的硫磺及铁矿的开采也有一定的规模。“煤竭之窑,产有铜核”[24]卷8《经济志》,可以炼硫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巡抚叶存仁奏准开采硫磺矿[25],以李封、冯封、王封等村六窑产矿最多。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立磺厂,由河内“邑宰所司,酌委县丞、典史经理”。次年,“以县丞、典史有河务、监狱之责,改委经历经理”。磺厂设于王封村,至清道光初年,“惟厂屋止正厅五楹,岿然独存,其头、二门及炉户煎磺之所俱已倾圮”,怀庆府经历张曾霈“鸠匠兴工,先将炉房二十间一律修选,次将头、二门及照墙并四面墙垣概行修整”。磺厂又成规模。当初,“令窑户自行开采,备本煎熬”,因“听民采取,涣而难稽,改为官办”。“其窑筒深自一二十丈至三四十丈不等,开采之时,须募窑户谓之管事,雇觅人夫十余人,昼夜分班,用辘轳繸下,每人各用灯火一盏,以铁凿开采。其重实而光润者谓之铜核,可以煎磺;其轻松而枯涩者谓之干,不能煎烧。核之佳者,每百斤烧磺十六、七、八斤不等;核之低者,烧磺十三、四、五斤不等。”“每年约计可出磺三万斤”。窑户开矿炼硫磺,“以备豫东两省各营军需,及各县民壮并民间药料、花炮暨炼硃之用”。[12]卷17《兵际志》据清乾隆三十年(1765)统计,窑户二十七家,炼磺炉七十余座。[26]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记载,河内物产“药之属”有“硫黄”,并指出:“硫黄,其用最大,赋本开采,不专领于知县。盖知县有刑名钱谷之责,而黄厂必用弹压,不能舍本而治末,故以本府经历督之便于事也。”[12]卷10《风土志·物产》
河内县许家河、张家庄、牛家坡、红山岭、锣圈估等山地产铁矿,修武的铁矿“出自凤凰岭一带”[27]卷9《实业》。清乾隆五十年(1785)间,经巡抚毕沅呈准,由江苏商人钱世昌出资,雇用农民采挖,设炉十座,就地取煤,融炼铁砂[28]。开封府鄢陵县的记载称,“铁器自河内清化镇来”[29]卷9《风俗》。清化镇地处山西南部潞安、泽州二府进入河南的必经之路,“界连晋省,商贾云集”,是清代河南的重要商镇之一。不过,该镇并不产铁,由清化镇转运的铁货实际为山西所产。
此外,怀庆府还有铜矿的开采,目前尚存有古铜矿遗址。古铜矿遗址位于今沁阳西北19.5公里的紫陵镇宋寨村北铜谷洞,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古人曾在此开采铜矿。因史料不载,年代莫考,推测应在明、清两代。1958年至1963年当地群众又在原开采矿洞的基础上继续开采。沟东侧有洞3个,中洞分上下二洞,上洞为自然洞,下洞为向内开采的矿洞,主洞长120米,宽2至3米,洞内支洞繁多,呈鱼翅状分布,支洞长10至20米不等。北洞为矿洞,开凿深约20多米。沟西侧洞,口部较大,宽7米左右,向内开凿为矿洞,洞深约60多米。东西矿洞内岩壁上遗留有很多钎孔,分为圆形和抹角三角形两种,因未鉴定故未能断定古矿洞的开凿年代,还待今后作进一步考察论证。古铜矿遗址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古代矿址之一,它对我们研究河南冶金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30]
近些年来,在焦作市区以及修武、博爱境内发现了当阳峪窑、牛庄窑、司窑窑、闫庄窑等41处古瓷窑遗址[31],其烧制时代为宋元至民国时期,形成了以当阳峪和柏山窑为主窑场的集中分布区。
古怀庆府地区拥有烧制瓷器的必要条件:第一,黏土资源、煤炭资源丰富。怀庆府黏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内、修武等地的太行山南麓。黏土类型多样,而且便于开采。同时煤炭资源丰富。怀庆府“煤区东起修武,西达济源,中心为清化镇”[23]162。焦作的煤炭早在西汉时期就用作冶铸燃料。当阳峪宋代窑炉残留有煤迹,是使用煤炭烧制瓷器的有力证明。此外,太行山上的木材资源丰富,也是很好的燃料。第二,具备建窑条件。北部山区的土质具有垂直解理,土壤强度高,耐火度强,在土坎上便于挖建成窑体。第三,具备充足的水源。怀庆府北依太行、南濒黄河,沁水、丹河交汇其中,水资源丰富。目前,所发现的四十余处瓷窑遗址分布在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陆村涝河等河流两岸附近。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水通过地上河的供给得到了保障。因此,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丰富的水源以及良好的土质条件,为制瓷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清代,怀庆府的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已有相当的发展。清顺治《怀庆府志》记载:“瓷,河内、修武俱有。”[15]卷4《田赋·物产》清道光年间,河内县亦产“青瓷”[12]卷10《风土志·物产》。这说明怀庆府的陶瓷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河内柏山窑为河南的重要窑址之一[32]。
清初,柏山的制缸业有相当的规模,清顺治五年(1648)时,柏山村至少有65人从事或参与制缸业。①清顺治五年《重修窑神庙碑记》,现藏于柏山村窑神庙。清乾隆年间,柏山制缸业继续得到发展,规模不仅扩大了,而且还组成了自己的组织——“窑社”,以保证制缸业的正常进行②清乾隆二十四年《流芳——金粧窑神老爷圣像》,现藏于柏山村窑神庙。。
清嘉庆年间,柏山缸的窑主、匠作共同协议,议定四条规则,对各类缸的高低、大小、质地薄厚都作了明确规定,质量不合格者予以罚款③清嘉庆二十三年《柏山窑户公约碑记》,现藏于博爱县博物馆。。以公约的形式约束窑户、匠作彼此的行为,既保证了缸的质量,又促进了匠人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
柏山缸的生产直到清末都比较兴旺。根据碑刻资料推知,清同治三年(1864)柏山村制作陶缸的盘轮至少有44盘①清同治三年献戏扶碑,现藏于柏山村窑神庙。。而至清宣统元年(1909),柏山村至少有67盘轮,拥有201名匠作②清宣统元年窑神庙碑刻,现藏于柏山村窑神庙。。这些都证明了柏山缸的制作规模。
1933年出版的《道清铁路旅游指南》曾记载:柏山村“所制陶器为最著名,……村之两旁皆山,山产石砂,其质软脆,土质亦极粘润,以之和匀石砂,制造水缸、酒坛以及其他陶器,品质极佳,坚实耐久。考商朝有陶窑之设,即在此处,其手艺相传,有自研究极精。每制一器须经数手,历时数月,始得成器,是以每窑每年仅出品两三次,每次出品二千余件,运销各省,皆所欢迎”[33]。陶器制作成为柏山的支柱产业。
历史上,怀庆府河内县是有大量竹子种植的。《山海经·北次三经》说:“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34]记述战国至西汉初,丹河流域一带,已多竹子。河内县处于太行山南麓,资丹水灌溉,是竹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区。
清乾隆《怀庆府志》记载怀庆府“物产”时说,河内有“竹”。[35]卷8《田赋志·附物产》清道光《河内县志》同样记载河内有“竹”,而且指出“木之属”[12]卷10《风土志》,道明其用途所在。清代,河内竹林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主要集中在万北乡(今沁阳王山庄)、许良镇(今博爱许良)、清化镇一带。清化镇在府城东北15公里,“自太行下流泉交汇,最宜竹。居人以艺竹为业,有数十亩者,翠筱垂阴,旅游忘倦”[36]卷下《九府四直隶州沿革·怀庆府沿革》,以至于“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17]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万北里图,资丹水灌溉,种竹者多,虽土地所宜,寔民生攸赖。”“河内县境内竹园颇多,凡有种竹之家,日用饮食,赖此养生。”“河内县万北乡一带地方民稠地狭,全赖种竹养生。”③清嘉庆二年《冯竹园三官庙竹园碑记》,现藏于博爱冯竹园三官庙。“许良镇等处居太行山下,地势稍高,居民种竹成海,获利颇厚。”[17]卷4《河内县水道图说》许良镇“多竹园及水田……物产收入亦因而丰富”[37]第三册《鲁豫晋三省志》。竹子的种植成为当地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
河内竹子的种植虽然历史悠久,但多数是出售原竹,除在当地销售外,有相当一部分原竹由竹商筏至山东、天津等地。道清铁路通车(1906)后,竹子外运分陆运和水运。陆运由道清铁路运出;水运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先短途陆运至修武县,由卫河南支流放筏经新乡、道口再经运河直达山东临清。临清是山东重要码头之一,也是著名的竹编业基地。民国《临清县志·经济志》记载:“竹由河南清化束筏运至。”[24]卷4《经济志·商业》另一条水路,就是从武陟县木栾店在沁河里放筏,进入黄河,由黄河运至山东。
将竹子加工成竹器产品进行销售,距现在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说,由于战乱频繁,筏运不通,当地竹农开始学做竹器,把竹子编制成篮、筐、帘、竹桌、竹椅等,到市场销售,用以增加经济收入,由此竹产品加工就成为竹农常年的家庭手工副业。明末清初时,一些外来商贾,在河内竹区开办竹业作坊,诸如篦梳作坊、门帘作坊等竹器作坊,雇用当地有技术的竹农,加工制作各种竹器,运至外地销售。
清代以前以及清初,河内向朝廷贡竹,影响了竹业的发展。清康熙年间裁免竹贡,[12]卷10《风土志·物产》竹器生产慢慢发展起来,以“清化竹货”(或“许良竹器”或“清化竹器”)行销华北诸省。
当时,从事竹编生产的村庄有许良、南道、下水磨、三栗庄、王庄、中道、亚王、冯竹园、前庄西、后庄西、皂角树、上庄、大牛磨、小牛磨、泗沟、侯三村、柳庄、丁庄、吕店等村。清末民初,道清铁路通车,竹器生产得到迅猛发展。一种竹器常常集中在一两个村镇生产,出现了“牛磨门帘”、“泗沟篦梳”、“许良竹桌椅”、“中道爬齿”、“南道竹篮”、“小辛庄簸箩”、“下水磨竹筷”、“冯竹园竹筐”等著名的竹器产品。
经营竹货的商家以河内许良镇和清化镇居多。许良镇古有“竹坞”之称,不仅是竹区的中心地带,又是通往山西晋城的要道。协兴西、宜兴东、宜兴西、西凡、发兴店、西复兴等,都是著名的竹货行店。发兴店的商客大都来自天津,因此,亦称“天津发兴店”。许良的“小南集”是专卖竹货的集市,周围数十里的竹农,每天都要挑竹货来这里赶集,买竹货的商贩络绎不绝,市场十分繁荣。在许良东大街的关帝庙里,清朝时,还设有晋、冀、鲁、豫“四省会馆”,主要是竹商联办的,为常年住宿之处,专为四省竹商办事,处理有关收购、发运等事宜。1906年道清铁路建成,竹集市场逐步由许良镇转移到清化镇。清化镇火车站设有大同、义立等竹货转运站,专为竹商转运竹货。清化镇经营竹货有20余家,德泰祥、一心、华兴、吉兴、久义、育立等都是专门生产和经营竹器的店铺,所生产的竹桌、竹椅、茶几、藤躺椅、竹床、竹盆架等产品,样式新颖,工艺考究,远销山东、河北等地。1914年,清化竹器曾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参赛商品有嵌花藤心竹大拉床、竹帘子、嵌花漆面竹圆桌、嵌花漆面带屉半桌、嵌花漆面花几、嵌花拆卸带拉盖西式书桌、嵌花藤心六角凳、竹藤心太师椅、竹藤心连椅、竹藤心摇椅、竹镜柜、嵌花漆面五层三角架、嵌花漆面书桌、嵌花活腿藤心六角凳达14种之多,得到了广泛地赞誉。
河内竹器品种繁多,大约有200余种,部分产品相当驰名,被列为名优产品。竹器加工成为河内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1][明]秦之英.武陟县志[M].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2][清]李若廙,吴国用.温县志[M].清顺治十五年刻本.
[3][清]乔腾凤.孟县志[M].清康熙三十四年刻本.
[4][清]仇汝瑚,冯敏昌.孟县志[M].清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5][民国]阮藩济,宋立梧.孟县志[M].民国二十一年刊本.
[6][民国]窦经魁,耿愔.阳武县志[M].民国二十五年刊本.
[7][清]吴文炘.原武县志[M].清乾隆十二年刻本.
[8][清]王其华.温县志[M].清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9]邓亦兵.清代孟县经济的演变[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7(4):24-28.
[10][清]周际华.一瞚录[M].清咸丰八年家萌堂藏版.
[11]焦作市文物局.焦作市文物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202-203.
[12][清]袁通.河内县志[M].清道光五年刻本.
[13][民国]史延寿,王士杰 .续武陟县志[M].民国二十年刊本.
[14]程峰,程谦.焦作煤炭开采的考古学观察——以碑刻资料为中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7-115.
[15][清]彭清典,萧家芝.怀庆府志[M].清顺治十七年刻本.
[16][清]汪价.中州杂俎[M].民国十年安阳三怡堂排印本.
[17][清]王凤生.河北采风录[M].清道光六年刻本.
[18][清]徐汝瓒.汲县志[M].清乾隆二十年刻本.
[19][清]吴映白,戈云锦.修武县志[M].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20][清]冯继照.修武县志[M].清道光二十年刻本.
[21]记事[J].东方杂志,1909(7):185.
[22]焦作矿务局史志编纂委员会.焦作煤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63.
[2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年)(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民国]张自清、徐子尚.临清县志[M].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25]清高宗实录(卷715)[M].北京: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1:16.
[26]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史教研室.清代的矿业(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639-600.
[27][民国]蕉封桐,萧国桢.修武县志[M].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28]马世璘.成案所见三集[M].收录户部题本.
[29]苏源生.鄢陵文献志[M].同治四年刻本.
[30]田中华,靳爱萍.沁阳文物[A].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40-41.
[31]杨贵金.焦作“瓷窑”历史文化调查[A].焦作文史资料·焦作陶瓷史料专辑(第11辑)[M].2007:83-91.
[32]任勤,程峰.博爱柏山缸制作调查[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3.
[33]河南省政府.道清铁路旅游指南[M].油印本,1933:190.
[34]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90.
[35][清]唐侍陛、杜琮.怀庆府志[M].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36][清]朱云锦.豫乘识小录[M].清嘉庆二十二年刻本.
[37][民国]白眉初.中华民国省区全志[M].民国十四年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