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视域下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的实践

2014-08-15 00:49李沛武范天森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支部资助

李沛武,范天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产党人要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推动经济、教育、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1]。促进教育公平正义是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诉求,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重要历史责任。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举措;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发挥高校基层党建在资助育人中的引领作用,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使命。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1]。高校基层党建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维护公平、服务学生、凝聚人心、促进正义中的作用,成为资助育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重要载体。

一、交往理论——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的理论范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它体现了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深化与延伸,要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基层党建工作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真正做到党建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校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处于学校工作的最前线和育人工作的第一线,是资助育人的重要阵地。基层教工党组织具有群众性、广泛性、直接性、示范性等特点,具有以人为本开展工作的独特优势,能够直接倾听学生呼声、了解学生情况、把握学生脉搏,在实现、维护、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准确把握贫困生需求的基础上,发挥党建优势,引入校内校外各种社会资源,拓宽资助渠道,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把党的关怀传递给每一位贫困生。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把资助工作深入到贫困生素质教育的拓展和提升上来,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浅层次的资助行为;同时,资助工作对于基层党建工作也具有推动和催化作用。资助工作虽然针对贫困生,但其影响力和辐射的广度却不仅仅局限于贫困生这个群体。在开展资助育人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学习与工作,渗透于社会生活,渗透于日常行为,渗透于各个领域”[2]。贫困生个人受资助的过程,也是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并且这种教育和情感体验通过基层党建实现教育面的扩大,以潜移默化式的功能延伸拓展到党员本身和党组织领导下师生群体,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的,最终达到“基层党建→个人受助→个别育人→全面育人→资助目的→党建水平提升”的逻辑演进和良性互动。

资助活动是对大学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引导,从本质上来看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的活动,是主体间在政治思想、文化思想、道德思想等方面的特殊精神交往过程。交往理论为解决资助育人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范式和研究视角,它与资助育人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高校资助工作作为一种交往性教育,内涵着资助交往观,在交往中体现着党的执政理念、教育方针的落实、主体思想政治境界及道德心理的提升。高校资助工作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不仅要物质上扶困,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独立人格、自立自强、感恩励志、积极向上的彰显着生命创造力的人,在交往中把贫困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使受资助者形成符合育人要求的交往理性。“只有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一个社会或语言共同体的成员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理解,建立大家认同一致的伦理道德规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生活世界的合理结构”[3]。

教工党员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教工党员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大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教工党员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视为与其平等的生命主体,发挥党员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既输送物质资助,又传递精神财富的正能量,而且将党员思想道德先进性的本质融合在传递的具体活动中。同时,由于党员对学生的平等尊重,也使学生在受助过程中形成一种主体意识,深刻感知和理解党员的主体性传递,给予党员一种积极合理反馈,使学生能够主动领会党建育人、资助育人的本质,消除二者之间的认知偏差,实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生命互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个案研究——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模式

近年来,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得到积极的实践和落实。针对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学业状态、资助渠道拓展等深层次问题,学校以党建促资助,以党建促育人,提升资助育人的水平和实效。以二级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机关党支部为例,支部党员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以及辅导员、教学秘书、班主任等。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优势,在交往理论和资助交往观的指导下,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实施“大爱教育”,着力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扶困育人,构建了“四扶三温暖”工作模式。“四扶”即生活上扶困、情感上扶爱、心理上扶志、学业上扶智,“三温暖”即温暖贫困生生活、温暖贫困生心灵、温暖贫困生成才之路。

(一)拓展资源,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困难

深入开拓社会资源,加大物质资助的力度,解决贫困生实际生活困难,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支部在工作引入校内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促成了“全员育人”的新局面。支部与有关公司积极开展洽谈,分别与两家公司达成协议,设立了奖励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南环励志奖学金”和“嘉远励志奖学金”。“南环励志奖学金”每年捐赠1万元,奖励5人,每人2千元。“嘉远励志奖学金”每年捐赠5千元,奖励5人,每人1千元。支部与校外企业签署了共建协议,优先推荐贫困生到企业实习、就业。支部联系校外企业,在中秋节、端午节为困难生送上月饼、粽子等。支部联系校内餐厅,为贫困生在节假日送上爱心餐券,传递浓浓的爱意和深深的祝福。

(二)结对帮扶,无微不至真情关爱学生

支部贯彻学校党委“两联系三服务”的精神,要求教工党员联系困难学生,教工党员在联系困难学生中开展“结对帮扶服务”。针对15名需要重点帮扶的学生,支部每位党员“一对一”联系一到两名特困生,根据学生不同困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开展“四个一”帮扶活动,即每星期至少与帮扶学生联系一次,每学期至少为帮扶学生做一件解决生活困难的实事,每学期帮扶学生制定实施目标规划,每学期至少与帮扶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另外,支部还为帮扶学生集体过生日,赠送生日贺卡和生日礼物。对于就业困难的“双困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一扶一”就业援助活动,分类指导,动态跟踪,帮扶他们就业。

(三)完善人格,引导学生自信自强自立

支部加强贫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贫困生,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发挥优秀贫困生的榜样力量,使贫困生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举行“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励志笃学”主题征文演讲活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营造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激发广大贫困生以优秀典型为榜样,树立良好的学风,勇于拼搏,励志成才。建立“心灵花园工作室”,支部党员和心理教育专家每周为贫困生开展团体辅导和素质拓展,传递大爱教育、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建立“爱心漂流工作站”,给受资助者发放“爱心漂流卡”,组织他们到敬老院、孤儿院、学校做义工献爱心,并登记入卡。开展“写一封感谢信”、“发一条感谢短信”等感恩教育活动。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启动信用评价反馈机制。依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对贫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支部党员从感恩、励志、珍惜、回报、自立自强等方面与贫困生开展精神交流和指导。

(四)提升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只有全面提升贫困生的能力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支部按照学校提出的“精英、国际、技能”的培养导向,确立了“资助—自助—助人”、“授鱼—授渔”一体化育人理念,实施素质领航“全方位育人”,激发贫困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支部联系校外企业提供1万元基金支持贫困生参加虚拟仪器设计竞赛。支部联系设立“科研助手”勤工助学岗位,选拔30余名学习优秀的贫困生进入教师课题组和实验室,以“技术型”岗位的形式做教师的科研助手,实现“能力回报式”资助转向。支部建立“贫困生人生导师工作室”,联系专业教师担任贫困生的人生导师,进行专业辅导、就业指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全面引领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贫困生开设“就业能力提升课程”,联系培训机构、共建企业、校外专家进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组织贫困生到这些单位培训、实训。

三、主要成效——基层党建引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思考

交往理论使资助育人工作从主客两分的工具理性中摆脱出来,突出了“主体间性”的意识,有利于解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主体性缺失和主体单一化,协调资助者和受助者二者之间的抽象化关系,推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四扶三温暖”模式创新了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促进了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真正具有人性的活力,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实现了资助育人由“物化”思维向“人学”思维的转变,对于交往理论视域下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一)拓展了资助渠道,温暖了贫困生生活

支部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学院贫困生受资助比例达到100%,2012年争取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企业助学金等各项资助总计72万元。实施重点帮扶,党员带头,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为学院两名患重病同学分别募捐18.6万元、9万元。一名同学经过治疗已经康复并完成学业,投身服务社会。一名同学经过治疗已经重返校园,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二)完善了育人体系,温暖了贫困生心灵

截止2012年底,全院学生党员比例为19.36%,贫困生党员比例达到35.23%;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比例达到80%以上,自立自强完成学业。他们主动成为青年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和义务支教等;他们积极响应支部号召,到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工作;贫困生在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多项奖励。学院没有出现贫困生的违约还款现象。学院近年来没有发生贫困生重大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贫困生的抗挫折能力明显增强,对自我和社会有了正确认知,情绪稳定,心态积极,人格完整。个别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支部党员的爱心帮扶,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由厌学厌世转变为学业优秀,工作能力突出,关心帮助同学,成为中共党员。

(三)打造了实践创新扶持平台,温暖了贫困生成才之路

支部通过设立“科研助手”勤工助学岗位和贫困生人生导师,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也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打造了扶持平台。经过老师指导,许多贫困生发表了高水平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2012年学院共有49名贫困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占贫困生总人数的25%。涌现出一名特困生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省级竞赛奖励、保送攻读985高校硕士研究生等这样的突出典型,激励了广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显著提升,如近年来学院贫困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100%,2012届毕业生升学率13%,其中贫困生升学率达到23%。学院贫困生中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如2011届毕业生创办的多火工作室已经入驻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公司影响力和效益不断扩大。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0.

[2]刘和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青年价值取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202.

[3]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36.

猜你喜欢
贫困生支部资助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支部园地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