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茅盾的编辑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4-08-15 00:49陈桂良李首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说月报茅盾刊物

陈桂良,李首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作家的创作同编辑、出版活动紧密相关,因而许多著名作家往往同时也是出色的编辑家或出版家。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茅盾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自1916年进商务印书馆步入编辑生涯,开始文学活动,便与编辑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一生中,编辑工作差不多占去了三分之一时间,参与编辑的报刊不下十余种,且都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报刊,这使他在中国现代报刊编辑史上也写有光辉的一页。因而在对作家茅盾进行深入研究以后,侧重探讨作为编辑家茅盾的特点也是颇有意义的。茅盾的编辑思想与实践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他强调编辑工作的社会使命意识,追求鲜明的期刊个性和强化读者意识,成功进行商业化运作,这些都是其长期编辑实践中得来的。探寻其编辑思想,在大众文化迅速普及的今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茅盾从事文学创作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他编辑期刊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其编辑实践之初已逐渐形成。他编辑第一个刊物《学生杂志》就提出“革新思想”、“创造文明”和“奋斗主义”三点要求[1],以全新的思想在当时的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他对于中国现代期刊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 《小说月报》的改革,更显示出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编辑思想和改革者气度。

改革以前的《小说月报》,原是“鸳鸯蝴蝶派”的集结地,专登“奇情加苦情的小说”,颇不合五四思潮,不但给新文学建设造成极大阻力,读者也大为不满,刊物实际上已难乎为继。商务馆方为重振该刊,决定对刊物实施改革,并将改革重任交与当时年仅20余岁的新文学作家茅盾。茅盾为建设新文学计,毅然担起《小说月报》的改革重任。他认为刊物能否获得新的生命,办刊指导思想十分重要,只有顺应五四新潮,把新文学倡导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意识灌注其中,刊物才能重获读者信任。于是他在《〈小说月报〉改革宣言》申述了如下新文学理念:(1)“一国文艺为一国国民性之反映,亦唯能表见国民性之文艺能有真价值,能在世界的文学中占一席之地”;(2)“中国旧有文学不仅在过去时代有相当之地位而已,即对于将来亦有几分之贡献”;(3)主张广泛介绍欧洲各派文艺思潮以为借鉴,“故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生的艺术,两无所袒”[2]。这一理念就成为他此后编辑《小说月报》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他旗帜鲜明地批判旧文学中的顽固派,特别对来自“礼拜六派”等守旧势力的攻击予以有力的反击,并把该刊中可用一年有余的“礼拜六派”存稿全部封存,以清除其在读者中的恶劣影响;另一方面又广泛容纳各种新文学思潮,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方作者和读者,以壮大新文学阵容。茅盾对《小说月报》实施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重大成功,刊物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发行量急剧上升,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型文学期刊,其在中国现代期刊史上的意义不可小觑,茅盾的首创者功绩也不容忽视。诚如叶圣陶所言:“我不说革新以后的《小说月报》怎样了不起,我只说自从《小说月报》革新以后,我国才有正式的文学杂志,而《小说月报》的革新是雁冰兄的劳绩。”[3]这当中,茅盾顺应历史潮流,重视社会使命意识的编辑理念,则是使其获得成功的根本原由,尤应为我们所记取。

在茅盾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强烈的社会使命意识是他始终遵循的期刊编辑指导思想,虽然不同时期使命意识有不同要求,但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左联时期,他作为30年代大型文艺刊物中寿命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文学》的隐形主编(因当时他仍为“通缉”对象,不担负主编其职,但仍是这个刊物的实际主持者),要求刊物的编辑方针是:“内容以创作为主,提倡现实主义,也重视评论和翻译。观点是左倾的,但作者队伍可以广泛,容纳各方面的人。对外还要有一层保护色。”[4]这里,其办刊的现实使命意识依旧表露无疑,而且在复杂情势下更重视期刊编辑应对生存环境的谋略。在茅盾的打理下,《文学》既显示出革命色彩,又容纳多种成分,成为一个思想艺术俱佳品位很高的刊物。抗战时期,茅盾作为自由编辑人主编的《文艺阵地》,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文艺期刊之一。这个刊物把“如何将抗战进行到底”定为办刊宗旨,同样肩负着郑重的历史使命,因而获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为保持这一鲜明特色,茅盾发挥其作为作家理论家的优势,直接参与思想文化论战,抵制、纠正各种有碍于抗战的思想偏向。例如该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张天翼的著名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但因小说揭露讽刺了当局“包办抗战”而又“包而不办”,也引发了争议,有人甚至加上了“破坏抗战”的罪名。茅盾作为主编并未因此而退缩,而是挺身而出,先后撰写了《论加强批评工作》、《八月的感想》等文章,理直气壮地为《华威先生》的思想艺术价值论辩。通过争鸣,人们的认识得到统一,刊物的声誉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茅盾还意识到,刊物既然是服务社会的有力工具,它就应当充分面向社会,尽力拓展作者队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办刊队伍中来。在茅盾的编辑实践中,他始终不忘建设一支作者队伍,为发掘新进作家,扩大文学队伍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或推荐新人新作,或对作品介绍、评论,或以书信联系和谈话等方式,培育扶持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新人,既壮大了本刊作者队伍,又刷新了期刊面貌。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他就有意识地开设了“创作”、“创作批评”、“评论”等栏目,为文学新人发表作品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创作批评”栏内,多次刊登他对冰心作品的评论,如《评冰心女士底三篇小说》、《读冰心底作品志感》、《读冰心女士〈离家的一年〉以后》等。这种点评与讨论对文学新人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冰心后来成为著名的女作家。茅盾这种以刊物组建作者队伍的思路是贯穿在他全部编辑实践活动中的。尤其是在建国以后,他在兼任《人民文学》主编期间,受到他关心、扶植的文学新人更是不胜枚举。如1958年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对文学新人茹志娟写的《百合花》的评价与推荐,不仅鼓起了作者生活的勇气,而且在作者人生道路上产生了转折性的作用。据初步统计,茅盾一生评论过的作家达313人之多,就中多半为其“发现”的文学新人,这可以说是茅盾编辑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成果。马烽说得好,茅盾“关心的不是某一个认识的青年作家,而是文学创作的下一代;他关注的不是某一篇作品,而是整个新中国的文学事业”[5]393。

大凡一种商品倘若具有独特的卖点,那么它就可以比同类的其他商品卖得好;一篇作品如果具备了独特的创作风格,那么它就比其他一般的作品对读者更具有吸引力。同样,期刊编辑的个性特色,也就成为期刊赢得读者、充分占有期刊市场的重要因素。追求鲜明的期刊个性,是茅盾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另一重要特点。他认为“文艺定期刊自然不能专限于一方面,但似亦可以在普遍中有它侧重的一方面。就是各刊物可以有它的个性。此所谓‘个性’不但指它专注重文艺战线的一方面,且亦指它独有的‘作风’而言。”[6]这种追求期刊个性的编辑思想,体现了他对期刊设计的正确定位,贯穿在其熟练运用编辑技巧与方法以及超前思考捕捉潜在的热门话题的期刊编辑实践中。

期刊设计主要是指对期刊蓝图的宏观规划,如制定办刊宗旨,确立期刊诉求的读者对象、刊名与栏目,以形成期刊独有的个性和特色。对此,茅盾总是经过精心谋划,使创办的刊物葆有鲜明的 “个性”。抗战爆发后,茅盾来到武汉创办文艺期刊。在主编《文艺阵地》之前,他对期刊设计的正确定位着实做了一番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个自由编辑人,他所面对的武汉出版业发行的各种报刊已达二百多种,而胡风创办的《七月》半月刊,已成为武汉地区乃至辐射全国的很有影响的进步文艺刊物,将要成立的全国文协又打算筹办 《抗战文艺》,等等。对此,茅盾以其编辑家的敏锐嗅觉,在对武汉地区期刊格局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邀请文艺界的朋友座谈,征求他们对新刊的意见后,初步确定了办一个集合左翼作家力量,刊登多种文学样式的类似于《文学》(此时《文学》已停刊)的文艺期刊。为此,他还向当时的周恩来副主席反映了他出版刊物的计划,希望得到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周恩来派秘书吴奚如回访茅盾时说:“胡风主编的《七月》,主要刊登短小精悍的报告文学、诗,算是游击战,您将出版的《文艺阵地》,多登长点的作品,算是阵地战。两者配合,可构成国统区左翼文艺的完整阵容。”[5]170-171《文艺阵地》的创刊,果然在大型和综合型上显出优势,突出了鲜明的期刊个性。小型期刊的创办亦然。1941年下半年,他在香港主编的以刊登小品文为主的小型文艺刊物《笔谈》,也是考虑到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与氛围中不宜办大型文艺刊物,办中型刊物又容易撞车,为追求期刊个性,才定位于小品文期刊这一富有个性特点的设计上。他说:“我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办一个小品文刊物。”[7]目的就在发挥小型期刊“游击战”式的威力。《笔谈》正是茅盾这一编辑思想与实践的结晶。可以说以上茅盾创办期刊的定位方式与价值取向,为期刊编辑提供了经典的范式。

当然,对期刊设计的正确定位只是形成期刊独特个性的基础,重要的是如何在期刊编辑实践中贯彻办刊宗旨,采用行之有效的编辑方法和技巧,办出期刊的个性来。

首先是期刊内容的系统性和经济性并重。这一原则,是茅盾在介绍西方文学中提出的。编辑《小说月报》期间,茅盾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办刊宗旨,他考虑如何从改造国民性和建设新文学出发,引导读者的阅读走向,凸显期刊的个性,得出的结论是介绍西洋文学一要系统性,二要经济性。“因为西洋新文学杰作,译成华文的,不到百分之几,所以我们现在应选最要紧、最切用的先译,才是时间上人力上的经济办法”[8]。那么选择哪些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才是“最要紧、最切用”的呢?经过分析考虑,茅盾把对俄罗斯文学、世界被损害民族和弱小民族文学确定为翻译介绍的重点。在具体编辑设计中,他采用了图文并茂的编辑技法,着实令读者耳目一新。如对俄国大文豪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介绍,不仅发表了 《陀斯妥也夫斯基的思想》、《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位》、《陀斯妥也夫斯基传略》,同时在栏目首尾登有绘画《陀氏速写》和资料《关于陀斯妥也夫斯基的英文书》,在卷首又以3页铜版插页精印了陀氏的11幅照片。如此全面而形象的介绍,不仅给人一种感性的接触与了解,更体现了主编新颖的编辑技法,从而形成了期刊独特的个性。这一原则还体现在《文学》突出小说刊登,《笔谈》以杂文为重等期刊个性上。

其次是特异的专栏创意,打破文稿之间的封闭性。优秀的文稿可以创意出独特的专栏,特异的专栏创意反过来又能使文稿的潜在价值得以升华。主编《笔谈》期间,茅盾设置的栏目中有一个“掌故·轶闻”专栏。掌故、轶闻类的文章,固然具有可读性强的特点,但如果编辑处理不当,就会给人以零碎、不成整体之感,其价值的显现也就无从说起。茅盾由柳亚子答应以《羿楼日札》为总题写专题系列散文,多谈辛亥革命前后掌故而受到启发,决定以《客座杂忆》为题,由自己执笔写系列散文,以谈大革命前后的小掌故为主。同时又约尚庵以《菰蒲室杂记》为题,谈当时上海的轶闻趣事。原本三个人是写三个不同的时期,内容也各自独立,但茅盾却巧妙地用时间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使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十分平常的“掌故·轶闻”栏目,不仅呈现出纵深感和整体感,而且也使栏中文稿的潜在价值得以升华。专栏的独特个性得以彰显。

再次是超前的思考意识,善于捕捉潜在的热门话题。借助专题专稿切入社会热门话题,吸引读者注意,是期刊编辑学的一般规律。然而要敏锐地捕捉潜在的热门话题,与编辑深入社会底层,深刻地把握时代脉搏,体察人文心态和双向把握作者、题材及所编期刊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文艺阵地》之所以能一炮打响,是因为茅盾早已瞄准社会热点,着手专题专稿的策划组织工作。1938年元月,茅盾在长沙,张天翼与他谈及自己工作中所见的国民党的官老爷摇身一变为“抗战官”这一官场新貌,他很感兴趣,当即向张天翼约稿,并强调最好是短篇小说。茅盾向张天翼约稿,是因为抗战时期的文艺反映社会现实出现了一种偏向,即只歌颂光明而不敢暴露黑暗。他以对现实的超前思考意识到,张天翼所说的题材,是个潜在的社会热门话题,写出来必定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又因当时的文坛对报告文学趋之若鹜,而追求期刊个性化编辑思想的茅盾看来,这一题材如果用报告文学来写,由于其真实性,也许会带来意外的麻烦,而小说则无以上忧虑,而且比报告文学更富有文学性和典型性,所以他要求张天翼将这一题材用小说形式写出。果然,张天翼据此题材写出的《华威先生》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验证了茅盾编辑策略的正确性。如果说《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勇敢切入社会热点的钥匙,那么茅盾就是用这把钥匙打开虽轰轰烈烈却空空洞洞的抗战文艺局面的策划者。

报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力量”,一个能为公众享用的“公共知识空间”[9],还须兼顾到公众——读者的意见和要求,作者和编者须具有鲜明的“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时,自觉地把读者的要求和权益纳入自己的写作思考中去的观念。”[10]作者是这样,一个刊物的编辑更是如此。失去了读者,不仅作品的社会效益难以实现,连刊物的生存都会成为问题。作为编辑家的茅盾也深知这一点,在其编辑生涯中,读者意识始终是他作为编辑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读者意识,针对读者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办刊思路以满足读者新的精神需求,是他又一重要编辑思想,也是他成功地进行期刊编辑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茅盾深知,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是办好刊物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一个文化市场之形成,不能光有作家而无出版家,进一步,又不能说与读者无关。”[11]读者既是文章的接受主体,又是编辑出版家的服务对象,编辑的出版物,其文化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接受过程来实现。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就确立了读者在作者、编辑之间的中心地位,并付诸实践。他先从改革编辑观念着手,即改变以往以作者为主的编辑思维模式为以编辑为主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即编辑对刊物栏目或论题的确定,形式与内容的改变,都以顺应新文学发展潮流,满足读者对刊物的要求为前提。在五四新文学发展的大趋势下,读者普遍认同文学新潮,茅盾对《小说月报》作由旧转新的根本性改革,就首先获得了读者的支持,这为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此外,他又采取刊物页码不变、缩小字号、增刊彩页、减少定价等一系列措施,这虽然是为招揽读者而推出的具有商业经营性的招数,但也由此可看出茅盾对争取新读者群的重视程度,刊物以其崭新的内容和形式面向读者,对新读者群产生了较强的刺激力和吸引力,带来了销售量的翻番,在实现期刊社会文化效应的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大型文学期刊须注重读者意识,小型刊物也不例外。茅盾主编的《社会写真》,原是《民国日报》副刊性质的小专栏,因其内容范围较狭窄,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使专栏贴近生活,茅盾借吴稚晖形容工人做工时所喊的口号“杭育”为专栏名称,替换了硬梆梆的“社会写真”,同时增设了插画、小言论、革命珍闻、社会写真、小新闻、舶来品、学界趣闻、常识顾问、小门槛、人事介绍、上天下地等十几个小栏目,使刊物内容一下子就丰富、充实起来。专栏扩版改名的目的是“要满足阅者的欲望,增加阅者的趣味”,却也表现出茅盾从“软化”传播内容入手,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的编辑思想。

文章写作与文章阅读是写作活动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文章写作为文章阅读提供对象,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文章阅读则是作者写作实践在读者方面的继续和延伸,读者阅读鉴赏水平的提高,又反作用于作者,推动其文章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茅盾认为:“读者与作者意见的沟通是必要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意见的路是应当及早建立的。”[12]在建构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上,茅盾首先开设了“通信”专栏。他非常重视读者对刊物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他都给予认真的答复,连同来信一并刊发在“通信”栏。“通信”栏的设立,无疑为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心灵沟通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桥梁。后又增设“最后一页”栏目,用于针对读者要求给以解释、说明,或告知相关事项等,与“通信”栏互为补充。

针对广大读者高涨的阅读写作热情,经常有短篇作品论文投稿等现象,他又特辟 “读者文坛”专栏,使读者在对作品阅读鉴赏的基础上,着手动笔写作,从而使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加深入。后又增设了 “评论”、“故书新评”、“欧美最近出版的文学书籍”等专栏,充分表现出茅盾针对读者需要,自觉为其服务的读者意识。这种改原有对读者单向灌输为现在注重作者、编者与读者多向交流的新颖举措,不仅在当时的期刊编辑策略中属于进步,即使在今天对各种现代媒体的编辑出版也不无借鉴意义。

强化读者意识,其目的是为了培育、争取众多的读者,以实现期刊的社会效益,因为这是实现期刊经济效益的前提。读者越多,期刊的发行量就越大,期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越强。由此可见,茅盾改革商业性期刊《小说月报》的成功,是与他从一开始就注重读者意识,把期刊经营纳入办好期刊的编辑思想与实践分不开的。也因此更能见出茅盾强化读者意识的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可贵之处,这对于今天文学期刊的编辑进行期刊商业化运作的改革,是不无指导意义的。

[1] 茅盾.一九一八年之学生[J].学生杂志,1918,5(1).

[2] 茅盾.小说月报改革宣言[J].小说月报,1921,12(1).

[3]叶圣陶.略谈雁冰兄的文学工作[N].新华日报,1945-06-24.

[4]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4.

[5]文化艺术出版社.忆茅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6] 茅盾.再多些,再多方面些[J].文学,1936,6(6).

[7]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68.

[8]茅盾.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N].时事新报,1920-02-04.

[9]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第2版.北京:三联书店,2005:125.

[10]朱伯石.现代写作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128.

[11]茅盾.茅盾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490.

[12]茅盾.一个小小的提议[J].文学,1936,6(5).

猜你喜欢
小说月报茅盾刊物
2022年《小说月报·原创版》总目录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打的
茅盾手稿管窥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生日礼物
我最喜欢的刊物